首頁 > 曲藝

八旗排名:正黃旗只能排第二,鑲藍旗始終墊底

作者:由 參習處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3-25

正藍旗是什麼民族

鑲黃(皇帝)、正黃(皇帝)、正白(皇帝)、正紅(代善)、鑲白(豪格)、鑲紅(代善)、正藍(多爾袞)、鑲藍(舒爾哈齊)。

八旗排名,要看括號裡的“含金量”。而“含金量”,則需要考察八旗的變遷。沒錯,八旗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尤其在清朝前期,八旗存在著頻繁的換旗現象。最初的八旗早就變得面目全非了。

下面,就把八旗的變遷,簡單梳理一遍。從而也就知道,哪個旗等級最低了。

八旗排名:正黃旗只能排第二,鑲藍旗始終墊底

從二旗到四旗:努爾哈赤對外擴張的同時,也不斷鞏固自己在內部的權力

最初是兩個旗,努爾哈赤、舒爾哈齊兄弟倆,各自統領黃旗、藍旗。之後,迎來了一次很大的兼併。曾經強盛一時的哈達部被努爾哈赤征服。努爾哈赤特意新增了一個旗,將一部分哈達部部眾編入。新增的這個白旗,則由努爾哈赤的長子褚英統領。

還有一部分哈達部部眾,被編入藍旗。藍旗的旗主是舒爾哈齊,但這部分被新編入藍旗的部眾,則由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統領。

所以,看似是藍旗得到了擴充,實則舒爾哈齊自己並沒有得到多大實惠,由原來的二分之一,變成了六分之一。

也就是說,努爾哈赤父子三人,一共掌握了兩個半旗。舒爾哈齊只有半個旗。

此時,是最初的三旗,即:

黃旗(努爾哈赤)、白旗(褚英)、藍旗(舒爾哈齊、代善)

幾年後,舒爾哈齊鬧獨立,被努爾哈赤幽禁。舒爾哈齊所屬的藍旗,也被其次子阿敏繼承。而努爾哈赤的次子代善則從藍旗中脫離出來,建立紅旗。

再後來,褚英也因罪被幽禁。他的白旗劃給了皇太極、杜度(褚英長子)。

如此,便是四個旗,即:

黃旗(努爾哈赤)、白旗(皇太極、杜度)、紅旗(代善)、藍旗阿敏

八旗正式出現

褚英被幽禁的第二年,努爾哈赤將原有的四旗擴充,也就形成了最初的八旗。

紅旗

分為正紅、鑲紅兩旗,仍由

代善

統領。此時,代善的兒子們也成長起來了,所以其子嶽託、碩託成為鑲紅旗旗主。此後,代善及其後代長期與兩紅旗繫結,穩得一批。

而按照穩定程度來說,僅次於代善家族的是

舒爾哈齊家族

。舒爾哈齊獲罪後,由其子阿敏接任藍旗旗主。阿敏又被皇太極搞倒後,將藍旗交給舒爾哈齊另一個兒子濟爾哈朗。藍旗也在八旗整體擴充後,改為

鑲藍旗

。此後,

舒爾哈齊——濟爾哈朗家族與鑲藍旗長期繫結。

兩黃旗

,則是由原黃旗擴充而來,仍由努爾哈赤統領。

兩白旗

,由原白旗擴充而來。原白旗旗主皇太極繼續統領正白旗。原白旗小旗主杜度成為鑲白旗旗主。同時,阿巴泰(努爾哈赤第七子)被安插進鑲白旗,成為鑲白旗小旗主。

八旗排名:正黃旗只能排第二,鑲藍旗始終墊底

以上是八旗中的七個旗,剩下的

正藍旗出現的有些突兀

。據不可靠來源,是由原來

褚英的白旗

分出的。這個新冒出來的正藍旗的旗主,則由努爾哈赤的兩個嫡子

莽古爾泰、德格類擔任。

這兄弟倆的母親是

努爾哈赤的第三個正妃富察袞代

。子憑母貴,才有資格成為旗主。

努爾哈赤有十六個兒子,地位卻不一樣,主要看其母親是否為正妃。

努爾哈赤先後四任正妃及其所生子,分別是:

佟佳哈哈納扎青,生褚英(長子)、代善(次子);

富察袞代,生莽古爾泰(五子)、德格類(十子);

葉赫那拉孟古,生皇太極(八子);

烏拉那拉阿巴亥,生阿濟格(十二子)、多爾袞(十四子)、多鐸(十五子)

努爾哈赤的這八個兒子,都屬於嫡子,後來的八旗旗主也主要從這些人中挑選,

後來的多爾袞三兄弟在努爾哈赤晚年,也成為兩黃旗小旗主。但由於生的晚,所以沒趕上這次擴充。所以,最初的

八旗及其首任旗主,就是這樣:

兩黃旗(太祖);

兩紅旗(代善及其子孫);

正白旗(皇太極);

鑲白旗(杜度、阿巴泰);

正藍旗(莽古爾泰、德格類);

鑲藍旗(阿敏);

誰有資格做八旗旗主?哪個旗地位最高?

對照上面的兩個表,可以看出:除了阿敏是作為最初的股東之一舒爾哈齊的兒子,享有一個鑲藍旗之外,其他新任的旗主,都是努爾哈赤的後代。主要是努爾哈赤的嫡子,但這裡有兩個異類——阿巴泰、杜度,一個是庶子,一個是父親(褚英)被廢的嫡長孫。

阿巴泰

的母親不是正妃,卻也混了個小旗主。這也是由於他生得早(努爾哈赤第七子,比皇太極還年長),且早期的人手又不夠,阿巴泰確實也有能力,就自然被頂上去了。阿巴泰之後的非正妃之子,則再沒有機會獲得這個待遇。

杜度

是努爾哈赤嫡長孫,顯然是繼承了其父褚英。

在努爾哈赤的其他嫡子中。代善統領兩個旗。莽古爾、德格類兄弟由於生的晚,則兩個兄弟共掌一旗。而皇太極則是因為不僅是嫡子,而且還正當紅(後面的多爾袞兄弟還沒出生,前面的莽古爾泰兄弟之母又被廢掉),所以獨掌一個正白旗。

八個嫡子中五個已經做(過)旗主,剩下的三個是親兄弟:阿濟格、多爾袞、多鐸。

努爾哈赤晚年,以

嫡長子繼位,嫡幼子繼產

的原則,讓三個嫡幼子阿濟格(18歲)、多爾袞(11歲)、多鐸(9歲)成為兩黃旗的旗主——正黃旗(阿濟格、多爾袞);鑲黃旗(努爾哈赤、多鐸)。

也就是說,

努爾哈赤晚年,其名下只有鑲黃旗的半個旗。

而且,他也交代:等自己死後,剩下的半個旗也交給多鐸。

多鐸作為嫡幼子,地位尊貴,在當時遠超多爾袞。

多爾袞的地位則是皇太極即位後,為了分化其他貝勒被刻意拉高的。可皇太極也沒料到,這卻成了給自己埋的雷。

因為鑲黃旗是努爾哈赤最後掌握的旗,列陣之時,鑲黃旗列於左翼第一,正黃旗列於右翼第一,其餘六旗依次排開。

由此,鑲黃旗成為頭旗。

努爾哈赤生前,還曾計劃把杜度(鑲白旗旗主)調到鑲紅旗,讓多爾袞做鑲白旗旗主。由於努爾哈赤突然去世,只完成了一半——杜度被調到了鑲紅旗,多爾袞卻沒來得及進入鑲白旗。鑲白旗便落在了新即位的皇太極手中。

八旗排名:正黃旗只能排第二,鑲藍旗始終墊底

皇太極與多爾袞

皇太極做了大汗,自然要鞏固權力。所以,在其即位前後,就安排長子

豪格成為鑲白旗旗主。

原鑲紅旗旗主杜度

在被調到鑲紅旗後,繼續遭到皇太極的排擠。去世前兩年,太祖長子長孫杜度被皇太極削爵。至此,

褚英家族徹底出局

皇太極、豪格父子,分掌正白旗、鑲白旗。

隨後,又以黃色是國主之色為由,將兩白旗(皇太極父子)與兩黃旗(多爾袞兄弟)交換顏色——只是旗色調換,人員不動。

也就是,

皇太極時期的兩黃旗,實則是最初的兩白旗

。而最初的兩黃旗,則被換成了兩白旗。但鑲黃旗是頭旗的定製未變。

正藍旗

旗主莽古爾泰、德格類兄弟先後去世,又被揭發有謀反的打算。所以,莽古爾泰之子的

旗主之位被剝奪,正藍旗也被拆分

。一部分

劃入鑲黃旗

(豪格、阿巴泰),一部分

皇太極自己統領

之後,皇太極將自己的正黃旗和正藍旗混編,改組為新的正黃旗、正藍旗。又將新的正藍旗改名為鑲黃旗。這樣,皇太極由原來的一個旗(正黃),變成了兩個旗(兩黃旗)。

而原來由豪格統領的鑲黃旗,則再次變換旗色為正藍旗。

阿巴泰也是穩得一批,他所在的旗,旗色從鑲白變成鑲黃,再變成正藍,旗主由杜度換成了豪格,而他始終是小旗主。

至此,調整後的八旗旗主如下:

兩黃旗(皇太極)

正藍旗(豪格、阿巴泰)

鑲藍旗(濟爾哈朗)

兩紅旗(代善家族)

兩白旗(多爾袞三兄弟)

別以為這樣就完了。皇太極死後,多爾袞掌權,又開始了新一撥的調整。

多爾袞第一次調換,是對自己的親弟弟多鐸下手。原本,多爾袞與阿濟格共同統領正白旗(最初的正黃旗),多鐸獨自統領整個鑲白旗(最初的鑲黃旗)。

多爾袞趁著多鐸犯了一個小錯,將其一半的旗份奪去,收為自己所有。這樣,多爾袞就掌握了一半的正白旗和一半的鑲白旗。隨後,又將多鐸的鑲白旗與自己的正白旗調換旗色,就組成了一個新的正白旗。

至此,多鐸由獨領一正白旗,變成與阿濟格共領鑲白旗。阿濟格原地不動。多爾袞則由半個正白旗,變成獨領一個正白旗。

幾年後,

豪格、多鐸相繼去世

。兩人屬下的正藍旗、鑲白旗佐領都被收歸多爾袞手中。多爾袞先將正藍旗與鑲白旗對調。

原屬豪格的正藍旗再次變色為鑲白旗,與正白旗一起,由多爾袞獨自統領。

還記得阿巴泰嗎?此時已死,其子博洛、嶽樂繼承了他的小旗主之位,被多爾袞分到換色後的正藍旗。這樣,

正藍旗有了四個旗主

:阿濟格、多尼(多鐸之子)、博洛、嶽樂。

豪格是多爾袞害死的,豪格的正藍旗(此時是鑲白旗)又被多爾袞統領。等於是多爾袞搶了豪格的旗。

八旗排名:正黃旗只能排第二,鑲藍旗始終墊底

最終定型以及什麼事抬旗

多爾袞死後,其統領的

正白旗被順治帝收回

,與兩黃旗構成

天子自將的上三旗

。多爾袞的

鑲白旗(原屬豪格的正藍旗)

,則被順治帝還給了

豪格之子富綬

而在多爾袞、順治時期,兩紅旗(代善家族)、鑲藍旗(舒爾哈齊家族)也一直沒有變動。兩紅旗在八旗中的排名一直穩定在中等,而鑲藍旗則從舒爾哈齊之後就開始墊底。

最不穩定的則是正藍旗。阿濟格獲罪被奪爵,其所屬佐領被拆分到正白、鑲白、正藍。可最初的最初,阿濟格所屬的正藍旗,正是努爾哈赤時期的鑲黃旗。到此時,已經屬於下五旗了。

康熙時期開始,皇子們被分到下五旗做小旗主,進一步分化宗室王公的旗權。以至於,反倒是下五旗出來的皇族血統更近。

理論上,

旗人不論在哪個旗,地位都是一樣的。

但除了旗人,還有大量旗奴。之所以分成上三旗和下五旗,也正是因為上三旗的旗奴,是皇家旗奴,地位不比旗人差。

而下五旗的旗奴則分屬於各家旗主,則沒那麼好的待遇了。比如,旗主家有什麼婚喪嫁娶,旗奴都要去盡義務,還不管是否做多大的官。因為旗奴的身份是依附在旗主家的。類似於,旗奴沒有單獨的戶口本。

有些后妃出身下五旗旗奴家庭,如果其家族再給下五旗旗主使喚,就有失皇帝的身份。所以,就有了抬旗一說。就是把旗奴的旗籍從下五旗更換到上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