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二人臺和武利平

作者:由 人民融媒體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2-08-19

聲韻是為什麼舞蹈做基礎的

本文轉自:呼和浩特日報

●高培萱

二人臺是內蒙古的地方戲,主要流行於內蒙古中西部地區。2006年,二人臺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二人臺是融民歌、舞蹈、曲藝、牌子曲、戲曲為一體的地方戲,其發源地在晉陝,但發展壯大在內蒙古。兩百多年來,二人臺除在內蒙古中西部廣為流行以外,還同時流行於晉北、陝北、冀北(張家口地區)、銀北(銀川北部)等地區。

內蒙古中西部的漢族,是清朝初年大量的山西、陝西人“走西口”來到內蒙古的。經過幾百年來長期和當地各族人民的融合,內蒙古中西部的漢族,逐漸形成了和山西、陝北語音相近的一種新的地方方言,即“內蒙古方言”。二人臺就是以內蒙古方言為主形成的唱腔。因內蒙古方言的語音差異,二人臺又分為東路二人臺和西路二人臺。西路二人臺初名“打玩藝兒”“小玩藝兒”,主要流行於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和陝西榆林地區、山西忻州地區;東路二人臺初名“蹦蹦”“玩藝兒”或二人臺,主要流行於烏蘭察布市、雁北地區和張家口地區。東路獨有的劇目是《回關南》《拉毛驢》《摘花椒》《賣麻糖》等。西路獨有的劇目是《打金錢》《打櫻桃》《打後套》《轉山頭》等。

二人臺誕生初期,僅是一種簡單的說唱藝術,表演形式僅侷限於走街串巷打地攤的民間活動,演唱的劇目大多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他們的喜怒哀樂。是一種不成熟的地方小戲。那時,二人臺地位不高,被稱為“玩藝兒”。二人臺藝人被稱為“打玩藝兒的”。

早期二人臺的表演形式比較單一,角色只有一醜一旦,服裝、化妝仿效晉劇,道具簡單,主要有摺扇、手絹、霸王鞭等。樂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揚琴、四塊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一類的小曲,《紅雲》《十段錦》《十對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異。多以第三人稱進行演唱,情節簡單,少有鮮明的人物形象。後來二人臺發展出小旦、彩旦、老旦、娃娃旦、小生、老生、娃娃生、小丑等,但仍以醜、旦二人演唱為主。丑旦又稱“滾邊兒的”“丟醜的”,旦角又稱“抹粉的”。旦角一般頭載鳳冠,身穿紅襖綠裙;丑角戴氈帽,身穿黑襖彩褲,鼻樑畫一蛤蟆或蠍子圖案。表演時亦說亦唱,邊歌邊舞。過去二人臺演出有一套習慣,一般先由丑旦上場說“呱嘴”。“呱嘴”都是第三人稱的現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選取。然後透過問答的方式(稱“叫門對子”)把旦角叫上場接演正戲。正戲的表演有兩種型別,一種是載歌載舞的表演唱,俗稱“火爆曲子”或“帶鞭戲”,如《打金錢》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勝。起舞時,摺扇二人共同,霸王鞭系丑角專用,有時舞雙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數,舞姿猶如蛟龍盤柱,上下翻飛。手絹系旦角專用。建國初期,二人臺曾吸收二人轉檯轉耍手絹的傳統技巧,將手絹改為八角形,並發展為各種“出手”。不論哪種歌舞,都由慢轉快,形成高潮後戛然而止。另一種是以唱為主的情節戲,俗稱“硬碼戲”。其中也有一些採取跳進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鞦韆》等。這類戲表演比較接近生活,但也有一些虛擬、誇張的動作。如旦角的摸鬢、走碎步、開門、關門;丑角的出場亮相等。唱詞、數板、完場詩、道白中的“串話”,都講究合轍押韻,因完全用當地方言,故與普通話的聲韻不同。語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常用比興的手法。兩百年來,隨著二人臺的向外傳播,在演出中,藝人們對二人臺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從民歌中汲取素材,並加以改編,如《走西口》原來是以第二人稱對唱的形式演出,改編後成為以第一人稱進行表演,加進了情節和人物的小戲。隨著二人臺演出內容的豐富,它的音樂、表演和服飾也有所創新。在音樂唱腔方面,由原來的專曲專用,一曲到底,發展為多曲聯用;唱腔也出現了亮調、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簡單的板式變化,同時,二人臺在發展中還吸收了許多蒙古族民歌。在表演方面,根據劇目內容的不同,形成了載歌載舞的“火爆曲子”(又稱“帶鞭戲”)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碼戲”。二人臺的舞蹈程式有“大圓場”“大半月兒”“套月兒”“風旋門”“裡外羅城”“藥葫蘆”“搬門”“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兒撲瓜”等。此外,旦角還有一種叫做“打閃”的舞蹈動作,即右腳別於左腿上,兩臂畫一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礎上,吸收戲曲旦角“臥魚”身段而創造,為其他劇種所罕見。

二人臺的傳統劇目有百餘個。經典曲目有《打金錢》《走西口》《打櫻桃》《打連城》《掛紅燈》《王成賣碗》等,多以描寫農家勞動生活和婚姻愛情等為主要內容,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神話故事和歷史故事。二人臺可分為“硬碼戲”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於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帶鞭戲”是載歌載舞,如《掛紅燈》《打金錢》等。二人臺的一些傳統劇目如《打後套》《水刮西包頭》《轉山頭》《水淹壩口子》等,是民間藝人們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二人臺在表演上既有草原遼闊粗獷的風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它那短小活潑的劇情,豐富細膩的情感,粗獷豪放的舞蹈,悠揚高亢而略帶粗野的曲調,逗趣而不乏寓教,詼諧而不乏莊重的語言表達形式,深受蒙漢等各族人民的喜愛。但是,由於二人臺土腥味十足的特點,使這一傳統地方戲多年來主要在農村流行。城裡人來自五湖四海,對內蒙古方言的二人臺許多人聽不懂,這就制約了二人臺在城市的發展。所以,二人臺要從農村走向城市,從天然俗文化蛻變成高雅藝術,從方言土語向普通話方向發展就成了二人臺改革的必然。二人臺的改革,除了語言上、唱腔上的革新外,在題材上和劇情方面也應該進行大膽的嘗試。這些年來,呼和浩特的二人臺藝術家搞了許多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如前些年演出的二人臺歌劇《花開花落》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該劇在二人臺音樂素材、表演風格、普通話道白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嘗試,把二人臺的地方俗文化與高雅藝術進行了成功的嫁接,從而得到了社會的一致好評。

新時期二人臺的領軍人物應該是二人臺知名藝人武利平。武利平出生於梨園之家。十六七歲便被選拔到縣劇團當演員。武利平對二人臺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加入了許多現代因素,還使二人臺和小品相結合,更貼近生活。他主演的戲曲小品《打金錢》《走西口》《探病》《第十次約會》《路遇》《分糧》等受到了專家、同行與觀眾們的讚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都錄影、錄音向國內外播放。

他表演的二人臺《摘花椒》,1989年參加華北三省二人臺大獎賽獲特等獎;1992年參加全國首屆戲劇小品大賽獲戲曲組第一名和優秀表演獎;他表演的小品《喜上喜》,1993年參加全國地方戲比賽、1995年參加全國“95重光杯”百優小品電視大賽均獲優秀表演獎;他表演的《賣油》,1996年參加全國第二屆戲劇小品大賽獲優秀表演獎。

武利平還涉足影視劇,在電視劇《武則天》《水滸傳》《英雄無淚》,以及電影《兩廂情願》《五月波洛》中分別擔任重要角色。

1989年,武利平被自治區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1993年,被批准享受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員。1997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

我們有理由相信,二人臺,這個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土生土長的地方戲,一定會走向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