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作者:由 羊仔陪你聽歌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3-02-04

《歸來》誰唱的

近日,陳道明當選了中國影協的主席,而吳京、成龍、黃渤等人則是當選副主席。結果一出,許多網友都大呼實至名歸。陳道明演技精湛,才華橫溢,是眾多人心中的男神。從藝以來他獲獎無數,包攬了兩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男演員獎;兩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第2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第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第4屆亞太電影大獎最佳男演員,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演技標杆。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而陳道明最近的一部電影是2014的《歸來》,《歸來》是張藝謀導演拍攝的劇情文藝電影,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陸犯焉識》的尾點,由鄒靜之編劇,陳道明、鞏俐、張慧雯等主演。該片主要講述了知識分子陸焉識與妻子馮婉瑜的在大時代際遇下的情感變遷故事。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陳道明演活了陸焉識這個人物,片中最感人的一幕當屬陸焉識彈奏《漁光曲》的那一段了。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直至影片結束,馮婉瑜都沒有認出丈夫陸焉識。在婉瑜的印象中,丈夫的琴聲無比悠揚、動聽,所以他在等待丈夫“歸來”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師傅調鋼琴,等待著那個風度翩翩、熟諳音律、通曉多國語言的大學教授丈夫歸來。在老舊的宿舍樓裡,狹窄的樓道上,視窗投射出傍晚的柔光,馮婉瑜半信半疑地拾級而上,那個似曾相識、讓她魂牽夢縈的鋼琴聲再次響起,讓她心中猶疑更重,繼而加速了腳步——“是焉識回來了嗎?”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電影《歸來》由享譽國際的作曲大師,導演多年的音樂搭檔陳其鋼創作,他曾為電影《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及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等配樂,而這次的合作還加入了不少的新生力量,演奏部分由郎朗、朱亦兵助陣,演唱部分由新生代抒情花腔女高音陳小朵、常石磊等擔任,此影片配樂榮獲了2014年金馬獎最佳電影原聲獎。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此電影在音樂配樂上採用了標題性主題的形式,分別為我的家,漁光曲,心中的她(他),思念,咫尺天涯,默默地情懷等六個標題,以主題音樂《漁光曲》為例,在電影前半段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的正式見面時出現,“她尋著鋼琴的聲音,那個曾經的讓她百轉千回的聲音在今天又響起,是他回來了嗎……“主人公正式相遇的場景就是被安排在這樣的配樂氛圍之下的,這個有著25個小節的四拍子的C大調《漁光曲》由著名作曲家陳其鋼改編,運用中國民間音樂五聲調式,郎朗演奏,全曲沒有變奏,沒有太多矯情修飾,僅有的也只是幾個左手低音的幾個主音調的暫時離調,和絃也是最簡單的柱式和絃和分解和絃,就如電影本身那樣,音樂配樂方面的處理也是潔簡的,除了主題音樂出彩之外,其他的標題主題音樂也是和電影互相呼應,相得益彰,以思念為例,描述了男主角勞改回家看著認不出自己的妻子,陷入了情感的漩渦中,音樂第一次將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相繼出現,可以不需要任何臺詞,音樂的旋律起伏暗示著影片中人物的情感波動。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電影開篇最早出現的歌曲《紅色娘子軍》,算是影片中唯一的濃重色彩,與電影厚重的歷史感是不大相符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女兒丹丹就是影片中最逆行的因素,一個風流倜儻,能說幾國語言的文人才子,一個婉約沉靜的女子,一個被時代逼催的新生代,三個人,一臺戲,音樂符合了衝突性的戲劇要求,由快到慢,由喜到悲。在觀看電影中後部分時,第五標題音樂———“咫尺天涯”由曾擔任過歐洲重要管弦樂團的首席大提琴手朱亦兵參與演奏,那種相見未見,相見未識,近在咫尺卻無法相戀的痛,逐步加強濃烈的感傷,又掀起了電影的又一個情感的高潮。“音樂的戲劇性通常會運用音響性質的運動張力,來表達其戲劇性,造成情緒的轉換,變化和強烈對比。抒情花腔女高音陳小朵的加盟,人聲,鋼琴,小提琴,大提琴,一層層疊加,一步步遞進,一點點逝去,電影裡的那個曾經把所有的愛都傾盡給一個男人的女性,是怎樣的思念和後悔會讓她失去了記憶,她,全部的記憶都在等待中,往事都已隨風,拿著紙牌,每天定時去等待她的良人……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歸來》在某種意義上算是張藝謀的一次不同尋常的突破和改變。簡潔、冷靜、樸實,無論是初出茅廬時的《黃土地》、《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還是走進商業時代之後的《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直至上一部作品《金陵十三釵》,他努力的營造出那個年代的氣息,褪掉濃豔華麗的服飾,以“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方式,讓電影創造出了本真的生活質感。“靜”,電影氣氛靜靜的,大概這是影片在前十幾分鍾從銀幕傳遞出的最強訊號。在電影配樂上也是同樣採用了精簡的手法,以第三標題音樂——“心中的她(他)”為例,右手鋼琴保持著一個音,像是心跳動的聲音,咚咚咚咚,也像是漸遠漸進的腳步聲,音樂營造出來的氣氛,讓觀者彷彿也走入了電影的幻境,電影的氛圍是靜,而音樂的材料當然是減,這樣,就能理解這次張藝謀的逆向之為了,最讓人記憶猶新的最後一幕,男女主人公雙雙在場,主題音樂響起,鋼琴與小提琴柔美互鳴,引發傳遞著心底的悸動,那扇火車站的大門緩緩地關上,感傷之情久久無法退去,故事終於結束了,從而留給觀者太多的餘白。

一首《漁光曲》催人淚下,陳道明在《歸來》中的表演震撼人心

這樣的一部電影,在現如今缺乏誠心、浮誇成風的花花大電影世界裡,顯得獨樹一幟,對白少於肢體語言,配樂不炫技,特寫位元技用得多,就連場景也被限制在房間和火車站這兩個範圍內,主要的人物僅限三人……在導演的合理調配下,一切都是如此的恰如其分,如果要說批判性只是點到即止的話,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歷史的大環境才是一切因緣際會的始作俑者,沒有任何人物是可以脫離現實而孤獨地存活的,反而這種欲說還休的敘事批判方法,更加的引人深思和遺憾……這次張藝謀導演的電影路上的迴歸,不驚豔卻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