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曲藝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作者:由 賢說歷史 發表于 曲藝日期:2021-08-29

擂鼓什麼什麼的成語

我們都知道,戰機轉瞬即逝,只有抓住有利戰機,才能取得勝利。可是,這位將領到好,敵軍渡河混亂不堪,攻之必勝,他卻說不打,要等他們過來布好陣。是不是很奇怪?那這位將領是誰呢?翩翩君子宋襄公。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如果用今天的角度去看待春秋時期的戰爭,估計都會覺得為什麼那時候的戰爭會如此的簡單,甚至就像是走過場呢?在各類的史學書籍中,我們不難發現在那個時候的行軍打仗形式很是簡單,例如在陣型上主要都是用的衝鋒模式,如果稍微豐富一點的就會在開戰前進行士氣的鼓舞,從而就開戰了。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我們現今經常說的“鳴金收兵”其實就是春秋時期的一個打仗規則,此外,在這個詞之前還有一個四字成語的,那就是“擂鼓出擊”。也就是說對戰雙方需要在打仗之前,首先需要先敲打戰鼓,等對方也以同樣的方式迴應後,才可以正式的開戰。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可有一次,那是發生在齊魯兩國之間的戰事,戰前齊國還是一如既往的擊鼓示意,可是接連三次魯軍都硬是沒有迴應,因而,齊軍就很好地為“一鼓作氣”到“再而衰”再到“三而竭”做了一回生動的註解。但魯國的這種行徑,在當時是為人所不齒的。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我們再回到今天的主人公宋襄公身上,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五霸之名,卻無霸業之實。有一次,和楚國開戰,宋襄公率領的軍隊早已列隊等待出擊,而楚軍正在渡河,並且列隊陣型等都混亂不堪。如果此時攻擊,必能攻其不備,取得很好的戰績。但是宋襄公並沒有出擊以攻之。如果是現在,肯定會遭到了許多人的恥笑,畢竟戰機轉瞬即逝。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可是,在當時可不是這麼看的。並非宋襄公不懂兵法,那時候可是有戰爭禮儀一說的。例如,哪怕是敵人受傷了就不會再二次攻擊他;如果是頭髮鬢白的老者則不能抓其為虜。宋襄公的等待,成就了他的“仁義”之名。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其實在春秋時期,幾乎天底下都是風度翩翩的人,少了一點爾虞我詐,多了一些真心實意。例如,有一回齊桓公在燕國請求之下幫忙征討山戎,戰役很快就勝利了,為了歡迎以及感謝齊軍的凱旋而歸,燕國君是親自送了齊桓公一程又一程,最後甚至都快把齊桓公給直接送回家了。事後因為齊桓公覺得自己只是一個諸侯國的國君而非天子,按照以往的禮數這不合規矩。於是乎他就把燕國君送他時所到過的齊國土地都直接割讓給了燕國。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雖然此舉在我們現今的人眼裡顯得無法理解,畢竟活你幫別人幹了,不要工錢也就算了,但竟然還倒貼?對的,的確難以理解,可這事在當時可是一時的佳話呀,並且許多周邊的諸侯們聽聞此事還陸續的擁護起了齊桓公,因為這些諸侯們都認為這是一種仁義之舉。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春秋時期為何會有這麼多仁義之師發生呢?為什麼就連打仗這種生死相搏的時候都要講求禮數呢?這與當時的土地分封制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因為當時天子所設的封地共計七十一個,其中的五十三個都是皇室宗親,餘下的則基本都是有恩有功於當時王朝的臣子們。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那在古時候,姓氏相同是不通婚的,所以在那五十一個皇室宗親的封地裡就不會發生通婚的事情,那如果想找門當戶對的,則只有來到餘下的十八個分封地中去尋找了。那一段時間過去之後,就會產生一種十分有趣的現象:這七十一個分封地中,相互間基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點親戚關係。

敵軍混亂不堪攻之必勝,將領偏要等他們布好陣,網友:什麼鬼?

另外,大家的封地都是天子賜封了,如果打仗時真的一不小心把別人給滅國了,這也等同於是在天子的臉上狠狠地打了一耳光了吧?而且在那個時候天底下還是比較和平的,大家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所以打起仗來也就沒有必要死磕到底了,只要打一下架,拳頭不夠別人大的,跟拳頭大一點的誠心認個錯、道下歉,就凡事都能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