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民勤人:民勤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作者:由 民勤縣那些事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4-23

僧人生肖是什麼

民勤元宵節習俗

樊澤民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農曆正月十五日晚上叫“元宵”,因而稱“元宵節”,民間有觀燈的風俗,故又叫“燈節”。這天是道教上元天官大帝聖誕,為天官賜福之辰,古稱“上元節”。民間俗稱大破五。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民勤人:民勤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在民勤,元宵節有許多習俗講究。清《乾隆鎮番縣誌風俗志》載:正月十四日黃昏後,里門豎坊懸燈,迤邐連線,三夕乃已。煙花、局戲間有。又云:元宵節,舊稱上元日、燈節。這一日,鬧社火、吃元宵、獻長面,晚上觀焰火、掛燈籠、遊行逛燈、猜燈謎。

焚香化錢

城鄉各家皆焚香、化金錢。金錢是用黃白兩種顏色的紙,裁成七寸寬三尺長,印上龍鳳圖案等,農戶自制或買來金錢,將上邊貼於供壇,自然垂下。焚三炷香插在供壇中,在供桌上用碗獻上長面。以祭奠先祖、神靈,祈求護佑全家全年安康如意。

吃元宵

這一日,城鄉百姓多吃元寶(餃子),或吃長面。後來,演化為吃元宵。

元寶是把餃子包成元寶狀,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等,又叫“湯糰”或“湯圓”。元寶、元宵,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鬧社火

白天,城鄉各處鬧社火。主要有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耍獅子、舞龍燈等。多以鑼鼓伴奏,排場大的還有嗩吶吹奏。秧歌社火有多種陣勢,在喧天的鑼鼓聲中,好樂的男男女女興致高時,可以隨時加入秧歌隊的行列。

民勤人:民勤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耍獅子常有一對獅子,每個獅子由三人完成,二人裝扮成獅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另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繡球等動作。

龍燈一般由竹木、彩紙、布等紮成,節數為單數,長達數丈,節內能燃燭的稱“龍燈”,不能燃燭的稱“布龍”。舞龍時,一個持繡球引龍,領舞者手持龍頭,數十人舉起緊連龍身的木棍,隨於其後,整條龍在鼓樂聲中沿著規定的路線和佇列奔跑,龍就像活了一樣。民間以此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民勤人:民勤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鬧完社火,下午,社火角子到廟上磕頭謝身子(脫去戲衣),鑼、鼓、鈸等入庫,不準再敲打。

燈山會

正月十五日晚上稱“元宵”,又稱“元夜”、“元夕”。元夕是元宵節的高潮,依舊俗要放燈三日。正月十四黃昏,城鄉家家戶戶掛花燈,入夜之後,點燃燈燭,萬家華燈齊放。縣城則盛行燃放煙花、遊行逛燈。

民勤人:民勤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舊時縣城東北隅有“燈山樓”,自明代以來,每年舉行盛大的燈山會。元夕之夜,不論商鋪字號、機關學校,還是豪門大院、尋常人家,都點亮彩燈,大街小巷被五彩的華燈照得一片通明。晚上,群眾各提一盞燈籠,從四面八方彙集燈山樓下,結成遊行隊伍,鑼鼓開道,遊街串巷。街市萬頭攢動,移燈耀暉,人流成河。繞城一週之後,人們又集結於燈山樓前,把手中的彩燈依次懸掛到燈樓上。無數燈盞從樓頂一直垂到地面,層層落落,將一座巍峨的高樓裝點成燦爛的“燈山”,故名之為“燈山會”。

與此同時,事先預備好的千百隻焰火次第點燃,空中頓時騰起無數姿態紛呈、七彩絢爛的金花銀朵,群眾也紛紛從小商販手裡買來煙花爆竹,就地燃放助興,整個燈山樓前便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天”。更有儒雅之士,將謎語寫在燈籠上,供觀燈的群眾競猜,燈海雲影之中,遊人如織,三教九流,意氣相投者三五結伴,一邊賞燈,一邊猜謎,歡聲雷動,人語如潮。

民勤人:民勤元宵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燒柏鬥

元宵這天,在農村,本溝會總,請木匠做一至兩個柏木鬥,如同市斗子大。將村民表誠心、求好運而敬送到廟裡的香、表紙、棗兒、年饃及銅錢,讓年長有經驗的村民,在廟宇大殿門前設壇,上擺柏鬥,用長短不一的香,一把子一把子地層層交錯,豎裝於柏鬥中,並裝入錢饃等。底座方而小,身首圓而粗壯,猶如寶塔,其大者高約六米左右,甚是壯觀。

柏鬥裝好後,月亮已爬上樹梢頭。廟院中人山人海,諸會總村民代表,皆叩頭焚表,以求在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百病不生,物阜民康;皇天保佑,萬事如意!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從柏鬥頂端以碎柏枝引火點燃。之後,越燃越旺,火舌卷天,香菸繚繞,光芒照得廟院內外如同白晝,那情景既肅穆,又熱鬧!

燒柏鬥,從晚上七點點燃,至夜裡十二點才燒完。當會總將香灰燼以木棒攪開時,村民們不論男女老少,俱撲上去搶拾銅錢,或者香燒棗兒。相傳凡拾到者,就可圓發財得子的好夢。

另外,還有敬佛祈福,觀螯山,唱小曲,盪鞦韆等習俗。

鬧罷元宵,一年一歲的春節就在這歡樂、吉祥的氣氛中過完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燒柏鬥、觀螯山的風俗和燈山會的部分習俗逐漸失傳。元宵節的特有習俗需要保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