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作者:由 夢離我很遠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4-26

義兵起是什麼意思

1、荀灌

西晉臨潁人,尚書左僕射荀嵩小女。13歲時,其父以都督荊州江北諸軍事平南將軍之職,鎮守南陽,被賊將杜曾圍困,糧盡援絕,危在旦夕。荀灌見此情景,自薦出城討救,率勇士數十人於夜晚縋城突圍。賊兵發現,緊緊追趕,荀灌奮勇當先,激勵將士,且戰且進,直到進入魯陽山,才擺脫追兵。急速趕往石覽將軍處乞求發兵救助,接著又帶父親書信向南中郎將周訪請援,周訪當即派遣其子周撫率三千人會同石覽前去救嵩,杜曾聞訊,撤兵逃走,宛城解圍。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2、唐賽兒

自唐賽兒起義以來,她的事蹟便成了山東濱州、青州一帶群眾茶餘飯後的話題。有的說唐賽兒在牢獄裡被戴上了手銬腳鐐,可她輕輕一抖,手銬腳鐐便全掉下來了,從此她便升到天上;還有的說唐賽兒跑到大草原成了一個部落的首領……如今唐賽兒當年起義的地方——卸石棚寨被稱唐三寨。寨頂現有清同治二年(1863年)所立石碑:‘’唐三寨由來久矣,自永樂十八年(1420年),蒲臺民林三之妻唐賽兒者創修此寨,而山因以名焉。‘’直到現在,卸石棚寨仍存留寨牆、舂米石臼等遺物。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在唐賽兒起義失敗後,明朝統治者派柳升指揮軍隊追擊從卸石棚寨突圍的起義軍,把俘獲的起義軍將領全部處死。但是起義軍首領唐賽兒卻已逃走,這使永樂帝震怒,下令將柳升下獄,將參議、按察使、布政使以及出現起義各縣的官吏全部處死。為了防止唐賽兒出家為尼,混入道姑行列,永樂帝在同年三月和五月下令:‘’凡北京和山東境內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師詰問之。‘’‘’凡軍民婦女出家為尼及道者,悉關京師。‘’ 於是先後有一萬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師詰問,但是唐賽兒還是‘’不知所終‘’。後懷疑唐賽兒削髮為尼,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但‘’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今在她的故鄉舊址蒲湖主島上建有‘’唐塞兒紀念祠‘’,並在附近的濱州黃河大橋北端建有她的戎裝塑像。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3、楊娥

明朝未年,西南邊陲昆明的黔國公沐天波府中有一位女護衛,名叫楊娥,她容貌嬌豔,武藝高強,在當地甚有名氣,一般的飛盜毛賊對她莫不聞風喪膽。娥為報國仇家恨投身義軍,反清復明,但終因行刺吳三桂事敗而犧牲。

劉鈞《楊娥傳》中楊娥是一位忠君報主的女俠典型。楊娥的祖父、父親都是雲南黔國公沐府中的武藝教習。楊娥少學藝於父、兄,長嫁沐府護衛張小將。明末大亂,永明王入雲南,楊娥與夫、兄奉黔國公之令護衛永明王;後永明王兵敗逃至緬甸,三人又忠心追隨。永明王終被吳三桂弒,楊娥丈夫悲憤而死,楊娥與兄發誓報仇,回昆明於平西王府西側賣酒,欲以色藝接近吳三桂。娥日施脂粉,麗質天人,當壚賣酒。吳三桂麾下的兵丁借酒戲楊娥,被娥當眾痛打,從而引起了吳三桂的注意。吳三桂欲納之為妾,娥卻身染重病,抱恨而死。小說中楊娥一家皆為盡忠報主之士,作為女流之輩的楊娥更是讓人肅然起敬。永明王生前,她隨之顛沛流離,百般護衛;永明王逝後,雖勢單力薄,但仍不遺餘力為主復仇。赤膽忠心,實為可鑑。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4、葛嫩娘

清兵入侵中原時,其父戰死,葛嫩娘無所依侍,被歹徒拐賣至妓院。在一次偶遇中,葛嫩娘結識孫克鹹,兩人一同投入抗清軍隊中。但因清兵的力量太大,終至戰敗被俘,清兵主將欲娶葛嫩娘為妾,葛嫩娘大怒,嚼碎了自己的舌頭,滿口鮮血噴向清將,清將來不及防備,猛地吃了一驚,順勢將劍一挑,刺入了葛嫩孃的胸膛,鮮血噴湧而出,染紅了大片的土地。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5、王聰兒

王聰兒是一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性,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後,還能讓經受打擊的白蓮教恢復,並且成功領導起義。這一點既可以看出其優秀的領導才能,也可以看出她堅毅的品格。王聰兒後來領導義軍四處征戰,轉戰各地,使用打游擊的方式,多次取得戰爭的勝利,則可以看出王聰兒其優秀的統兵才能。歷史記載,王聰兒是一位貌美如花的女性,十分漂亮。又因為他自幼跟隨母親行走江湖,賣藝為生,所以又學習了一身高超的武藝。可以說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女強人。

嘉慶三年三月,因戰鬥失利,被清軍追擊包圍於鄖西卸花坡。義軍多次與清軍激戰,未能破圍。四月一日,防線被清軍突破,王聰兒率領十幾名女義兵且戰且退。在寡不敵眾、箭矢用盡又無後援的情況下,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年僅21歲。

歷史上不知名的五位女英雄,她和十幾名女義兵全部跳崖壯烈犧牲!

白蓮教起義最後失敗了。但是白蓮教起義給清朝以極為沉重的打擊,成為清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在歷史上具有極為深刻的意義。白蓮教起義雖然並沒有像清朝末年太平天國運動那般轟轟烈烈,但是卻也在農民戰爭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