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遼寧當代“愚公”:八旬翁15年自費20萬舉債2萬義務修路13公里

作者:由 央廣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6-15

做人太實誠了是不是太傻

遼寧當代“愚公”:八旬翁15年自費20萬舉債2萬義務修路13公里

央廣網葫蘆島4月10日訊息(記者張靜 葫蘆島臺記者馮玉興)他從領導崗位退休後回到老家農村,為改變家鄉禿山和狹窄土路等落後面貌,讓父老鄉親和後世子孫生活環境好一些,他不但拿出工資,還讓子孫晚輩出錢,20年綠化荒山26公頃投入15萬,15年義務修路13公里。為此花去20餘萬元,為修路甚至不惜借高利貸。

他不愁吃穿用的,為啥搭功夫出力和花錢如此拼命幹?他到底圖個啥?很多人都難以理解,有人稱他是當代“愚公”;有人乾脆說他傻。可他說自己少呆會、多幹些也不會累死;另外這錢夠花就行,有生之年做些有意義的好事實事心裡踏實。如果這樣就是“傻子”的話,他願意做這樣的“傻子。”

他叫劉中華,家住遼寧葫蘆島市南票區缸窯嶺鎮松閆村,今年83歲。黝黑麵孔,滿頭白髮、雙手佈滿老繭且纏著膠布,這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1995年老人從南票區土地局局長崗位退休後就回到農村老家,看到家鄉荒山禿嶺,道路狹窄且都是土路特別難走。村民外出賣菜和賣水果等都比別的村便宜,讓他心理受到極大震顫。“是家鄉的山水養育了我,我吃穿不愁,退休後還有數千元退休金,人應該知足常樂和感恩,更應該用實際行動和付出來回報家鄉父老”

遼寧當代“愚公”:八旬翁15年自費20萬舉債2萬義務修路13公里

想到這些,老人就把心事兒說給老伴遲淑珍。“老頭兒是個倔脾氣,9頭牛都拉不回來,我想日子好了,身體也還不錯,他閒在家裡還不如想幹點兒啥就幹啥,只要他高興我就支援。”

為改變家鄉貧困面貌,老人決定盡己所能來綠化荒山和修路。1998年,經過前提考察調研後,劉中華開始承包兩座荒山。“其實我不圖利,就是覺得把荒山禿嶺和狹窄土路留給兒孫對不住後人。”

為此他拿出夫妻攢下的十多萬元和4個子女湊的10萬元錢,開始蓋房子、打井、修路、栽樹。雨天裡土路特別泥濘,粘在鞋上的泥能有三五斤,更別提走路;下雪天坡陡路滑,老兩口拄個棍深一腳淺一腳摸索前行。風裡來雨裡去,終於在兩座總面積近260公頃荒山上,劉中華栽下落葉松、槐樹、杏樹、梨樹、柏樹、核桃樹等,昔日荒山目前到處是滿眼蒼翠。

如今,山上各種果樹都已結果,可劉中華卻從未賣過,大都被村民、朋友和遊客摘走。一次有個收果人來山裡摘了十幾箱杏,拿出300元錢,可他說啥也不要。後來收果人表示不收錢就不要杏,劉中華只好留下100元錢。還有一次外地遊客來摘櫻桃,他發現後幫著一起摘,遊客知道是他種的樹後挺不好意思。“咱家種樹不為賣果,不管是誰,只要上山來喜歡啥吃啥拿走也可以。這東西多咱家根本吃不了,但有一點就是別破壞樹。”

20年勤奮耕耘,他將荒山變成了青山。曾有人想出高價買下山,可劉中華堅決不賣。“我雖然吃苦受累,但山林綠意蔥蔥,就好像小孩長成成人。種了一輩子樹和樹已經離不開,這種生態環境無法用金錢衡量。儘管年紀越來越大,有些幹不動,可我要看護好這些資源。”

2003年,劉中華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此時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家鄉土路上。每天吃完早飯,他拿著鍬鎬就出去溜達,看到哪裡坑坑窪窪開始修補。有的村民受其感染也加入進來。同時,他也積極爭取上級支援,為修建家鄉土路奔走呼籲。

2015年夏秋時分,老人正組織村裡修松樹底下屯到四道溝屯道路的關鍵時刻,時年55歲的大兒子因病死於家中。白髮人送黑髮人,老人強忍悲痛將兒子火化。本以為老人還得休息幾天才能緩解心情,可不料火化第二天他就再次出現在修路現場。村民們都勸他多休息幾天,可他一擺手說:“眼下工期很緊,多搶修才是硬道理,早修好一天,百姓就能早享一天福。”此後,他繼續帶領村民劈山開路進行路基改造。為修好該條路,老人自掏腰包5000元,其他村民家集資每戶300元。幾經努力,終於修好了這條3公里長的水泥路。

松樹底下屯與連山區山神廟鄉上塔村僅一山之隔,山神廟大集是附近村屯百姓去的最多且大型集市。為去趕該地大集走近路,無奈村民或是挑著擔子,或者趕驢車走那條連腳踏車都騎不了的毛毛道。以前該條道路也曾經用推土機和鉤機開山修整過,也曾用炸藥崩山開過路,老人還為此花過2。4萬元錢。儘管這條路曾修過5次,但因佔地和資金等方面種種原因持續了10年,每次修一段後再擱置都被雨水沖壞,所以以往5次勞動幾乎都前功盡棄。因此早日修好這條路為百姓造福,成為老人今生最大心願。用老人話來說,此路不修死不瞑目。

2017年9月,各方準備工作就緒,老人開始組織人車等開始修松樹底下屯到連山區山神廟鄉上塔村雅肅溝屯道路。為修該條路,老人操碎心,磨破了嘴皮子勸說兩個村村民支援。村民們看到八旬老人如此為修路奔走都很受感動,紛紛表態支援,有很多村民家的大樹被佔都沒要求補償,尤其有個村民家有27棵10多年生的大槐樹因修路被佔也沒要一分錢。經過不懈努力,該條長近6公里、寬6米的道路於去年11月路基改造完成。

在修路期間,幾乎每天都要僱鉤機作業,為此劉中華的81歲老伴就多了項工作,每天都給鉤機師傅做飯菜,這一做就是2個月,老伴從沒有絲毫怨言。

眼下儘管路基改造完工,可資金又遇到問題,擔心汛期來臨前仍然鋪不上水泥路面,路基再次被雨水沖壞。目前老人正透過各種途徑尋求幫助,村民為修該條路可以出義務工,希望在今年將這條路修好。“畢竟年紀大了,眼睛和手腳等都不聽使喚,修好這條路後再幹別的我可能真沒有精力,所以希望有關部門幫一把鋪上水泥路面,好讓我在九泉之下能夠瞑目。否則這條路基改造今年又白弄了!”

遼寧當代“愚公”:八旬翁15年自費20萬舉債2萬義務修路13公里

修路10多年來,老人幾乎花光夫妻工資和積蓄,然而還是不夠。為此老人拿出家長作風,又讓女兒給掏出2萬元,讓孫子給送來1萬,從妻侄兒處借2萬。然而這些還不夠,老人豁出去了,為趕修路進度,不耽誤工期,乾脆以1分利借了2萬元高利貸,至今這2萬元高利貸款還沒能還上。截至目前,老人為修路共花去20餘萬元,如果不修路,這些錢在當地可以購買1棟樓房和1輛小轎車,可老人卻完全奉獻出來,此舉在當地被傳為佳話。“錢財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綠化荒山和修路是為後代造福的惠民工程,我這樣做不圖別,只為百姓出行更方便一些!”

老人至今儲存一個日記本,本上密密麻麻記著為修路借錢的來往賬目,其中以1分利貸款所借的2萬元用粗黑體字記錄非常顯眼。“沒辦法才借的高利貸,還有不帶利息的2萬多沒還清,不過這些欠款都會還上,我絕不會欠別人的離開。”

老人的誠實守信在當地出了名。在擔任村支書期間,為全村興修水利,上級財政給撥款11。5萬元,最終決算實際只花了8萬。後來老人特意將剩餘3。5萬元錢返回,此舉也讓上級領導對他刮目相看。對此有人說他太實誠,更有人直接就說他太傻,哪有還把到手的錢往回退的?可他卻說:“做人應該講良心,更要講誠信,絕不能佔國家便宜,該花多少就是多少,這是做人根本。”

松閆村黨支部書記張俊才說,稱劉中華為當代“愚公”一點兒也不過,老人覺悟相當高,花光積蓄舉債修路、摘樹和修壩等造福後代的大益善舉不但被全村人稱頌,更應該為社會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