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假名媛和假靳東,為什麼會存在

作者:由 荊楚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04

假名媛為什麼那麼多

上週,拼單的上海“名媛”和愛上“靳東”的六旬婦女幾乎同時成為了輿論場熱議的話題,這兩個不盡相同的事件都帶有虛假、荒誕的色彩,但令人發笑的表面之下,潛藏的都是發人深省的社會症候。

假名媛和假靳東,為什麼會存在

網路配圖

假名媛:虛榮、消費主義與階層焦慮

“假名媛事件”因一篇題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文章而為世人所知。要加入所謂的“名媛群”需要500元入會費和10萬元的資產證明,得到的是和群友交流奢侈品資訊和結交精英男士的機會,而作者入群后發現,群友們的主要活動是拼單高階下午茶、頂級酒店房間、奢侈品包租賃乃至二手大牌絲襪,而後拍攝照片釋出在社交網路以營造“名媛”人設。

假名媛和假靳東,為什麼會存在

事件曝光後,不少聲音指責這些女性的行為是虛榮的表現。但這種聽起來匪夷所思的做法並非孤例,也並不限於某一性別,很快“男版名媛”話題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事實上,此前關於不良PUA的很多報道中都曾提到,這些男性在和女性接觸的初期,都會透過朋友圈打造高階人設,即所謂的“展示面”。公眾號“廢品加工站”9月釋出的一篇文章指出,在淘寶花19。8元就可以買到每天更新的朋友圈高階圖,涵蓋美食、旅行、工作、學習、奢侈品等不同型別。這些男性如出一轍甚至更為虛假的行為似乎並未受到與“假名媛”同等程度的虛榮指責。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羅翔在B站賬號釋出了一則題為“對上海名媛指責過後,我發現錯誤在我”的影片,講述自己在指責假名媛虛榮之後進行的自我反思。

羅翔說,“當你一根指頭指向別人時,其他指頭都在指向自己,我不也是這麼虛榮嗎?”他指出,我們的朋友圈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虛榮,被炫耀的除了財富還可能是知識、道德、孩子甚至於看透功名利祿的出世情懷……然而我們卻總是輕易對他人進行道德指責,因為這樣做可以滿足我們想象中的道德優越,甚或掩蓋我們事實上的道德敗壞,而這種行為實質上就是道德的雙重標準。

羅翔在影片中引用了《倫敦日報》向作家切斯特頓徵稿的軼事,針對“社會亂象根源何在?”這個徵稿題目,切斯特頓回覆道:“在我,社會亂象的根源在我。”正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幽暗導致了社會亂象的存在,如果一個人總是盯著他人的黑暗而無視自己內心的幽暗,終有一天會被這暗影所吞噬。羅翔指出,虛榮的問題在於它不真實,因而在邏輯上不自洽,人不可能永遠虛假(比如在看醫生的時候),只有真實才是在邏輯上自洽的。

除了虛榮,還有人指責這些女性是被消費主義洗了腦,公眾號“黑羊公社”釋出的“拼團名媛們其實是消費主義的敵人”一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該文作者認為,如果從“反對消費主義”的立場出發,批評者才是消費主義的共謀,而撇開主觀心態,“拼團名媛”們的行為正是對消費主義最有力的反抗和破壞。文章認為,當人們不滿這些女孩透過拼團來消費超出她們經濟實力的東西時,其實就是默認了表示權力、地位、等級等社會關係內涵的“符號系統”。鮑德里亞區分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符號價值,奢侈品的高昂價格主要來自後者,而“名媛”們透過拼單的方式,以低廉的價格消費了經過資本精心包裝的符號價值,這種行為恰恰構成了對消費主義的刻薄嘲諷,並且衝擊甚至動搖了這套符號系統,構成了對消費主義美學漏洞的反向剝削,這也正是此次事件中被提到的高階酒店急於撇清的原因所在。

一般情況下,消費主義的符號系統作用的物件往往是中產階層,並與這個階層的身份焦慮密不可分。《文化縱橫》刊登的“‘假名媛背後’:困於鄙視網的中國人,真正在意什麼?”一文中,作者熊易寒指出,中國的中產階層之所以熱衷於透過消費行為對社會分層進行“精細化”的想象,首先是因為這個階層本身是一個鬆散的集合體,內部存在諸如中小企業主、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自由職業者等多種地位群體,消費特定品牌形成的社會區隔和身份邊界是他們對自身所屬地位群體的認同的體現;其次今日中國的社會結構尚未定型,對於一部分中產而言向下流動的“地位威脅”始終存在,這促使他們無意識地透過攀比來強化自身的安全感;最後不同於基於血統、資產、權力界定身份的上層和消費能力匱乏的底層,中產階層的身份認同主要是透過消費行為和生活方式構建的。因此,一些中產之所以對“拼團名媛”的行為感到不恥,也可能是自身身份焦慮的體現。

假靳東:中老年婦女的愛情與孤獨

上週,江西贛州61歲的黃女士因迷戀短影片平臺上的“假靳東”與家人吵鬧甚至離家出走的事件引發了關注。很快就有網友就發現,短影片平臺上冒充靳東的假賬號不在少數,釋出的影片多是靳東的電視畫面配上誘導“姐姐”們關注、互動、購物的“甜言蜜語”,然而就是在這樣的賬號之下,很多農村中老年婦女寫下了一段段夾雜著錯別字卻情真意切的回覆,向“假靳東”們講述著自己失意的人生和忐忑的愛戀。

假名媛和假靳東,為什麼會存在

微博網友“愁容騎士典當記”對此事發表的評論十分精當。該網友指出,這些女性大多身處網際網路環境相對閉塞的農村,缺少對新媒體的認知,也缺少身邊人的關愛,每日辛勤勞作,透過追星尋求能夠短暫逃離現實的美好夢境,本質上和年輕人對偶像的追捧並無二致,只是因為對網路世界的缺乏理解,以為看到真人出現就是真人,因此全情投入,陷入“迷局”。

澎湃新聞生活方式欄目的“愛上假靳東:中老年女性的情愛覺醒”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更為正面的解讀。文章認為,這麼多中老年女性正大光明地在短影片平臺上示愛,因為著時代正在變化,隨著網際網路世界的擴充套件,越來越多的中老年女性得以突破封閉的環境,發現原世界上有更多的選擇和接觸,她們越來越不願意忽視自己在情愛中的不幸和缺失,不再把丈夫、兒子作為人生的一切,開始追去自己的愛情。文章引用了情感大號火養的一則斷語:“我們現在兩性關係和婚姻的主要矛盾,是落後的傳統男性思維同女性群體日益增長的情感需求之間的矛盾。”從這個角度來看,愛上假靳東這一事件代表著一種正在言說的力量。

公眾號“丁香醫生”日前釋出了“‘61歲女性出軌假靳東’,背後是農村婦女被忽視的一生”一文,文章指出,靳東是假的,但這些女性的孤獨卻是真的,假靳東賬號裡的告白、關心對她們來說都是真實的溫暖。在現實世界中,2009 年針對陝西省農村老年女性的調查發現,將近八成農村老年女性都感到“心裡空”、“孤零零”;世衛組織的調查顯示中國老年女性的抑鬱症狀自我報告率高於男性,而在中國,每100個有抑鬱症狀的老人會去醫院治療的少於10人,在農村這個資料還要減半。除了精神貧困,農村老年女性罹患多種慢性疾病的情況明顯高於老年男性,帶有禁忌色彩的婦科疾病在中老年女性中十分常見。

文章進一步指出,農村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狀況之所以比男性糟糕,是因為她們承擔了繁重的家務和照料工作,這不僅損害了她們的健康,還影響了她們的經濟收入,使她們更加難以負擔自己的醫療支出。更有甚者,由於在家庭地位排序中處於靠後的位置,她們往往不能及時就醫。一項針對浙江、甘肅兩省55歲以上農村女性的調查顯示,獨居的中老年女性生病後就醫檢查的比例(77%)遠高於和丈夫一起生活的女性(23%)。這就是假靳東事件背後農村中老年女性的真實人生。

編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