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作者: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7-14

記者怎樣強四力

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圍繞產業整建制推進聯村黨委建設

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FormatImgID_1#

郭莊西村的土地綜合整治專案即將動工。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郭莊西村在獼猴桃示範基地旁建了一間平房,準備開展線上直播銷售。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南博山中村的村民在獼猴桃種植園裡忙碌著。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上瓦泉村的村民在大棚裡採摘葡萄。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上瓦泉村的大榛子種植園。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上瓦泉的特色種植大棚

走基層強四力|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一個山區鎮的“抱團”發展實踐

鄭象財去年買的二輪摩托車。

淄博市博山區博山鎮遠離市區,山、河賦予了博山鎮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但也帶來了地少、交通不便、生產分散、資訊閉塞等諸多不利於發展的因素。

為了破解發展難題,博山鎮圍繞產業整建制推進聯村黨委建設,“抱團”發展帶動9個村的村民走上致富路。記者近日蹲點博山鎮,瞭解這個山區鎮的鄉村振興實踐。

“火車頭”帶動好“錢景”

“走!出發。”早上7點06分,在博山鎮上瓦泉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金成剛吃過早飯,便吆喝記者一同前往位於村東山坡的榛子園,準備和施工隊商量修路的事。

“還得想辦法把看護房前面的空地擴出去一塊,等以後用來晾曬榛子。”王金成開啟車窗深嗅兩口清冽的空氣,小聲嘟囔著。

從空中俯瞰,千畝榛子園連成一片,從山腳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走在榛子園裡,噴灌、滴灌等設施一應俱全,樹上的榛子已經在國慶節前完成採摘。高1至2米的榛子樹樹幹只比成年人的大拇指粗點,但在王金成和上瓦泉的老百姓看來,卻是名副其實的“致富樹”。

2018年初冬,上瓦泉村開始試種榛子。“榛子的果實經濟價值高,既可以作為鮮果出售,也可以曬乾後當乾果賣,容易長期儲存。”王金成說,隨著扶貧資金、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的注入,適應了上瓦泉水土的榛子樹很快便在山坡上鋪展開來。

村民劉擁華笑著告訴記者,今年最先種下的一批榛子樹,50畝地收穫0。6萬多斤果實,鮮果賣了4萬多元。要知道,進入盛果期後的產量大約是現在的10倍,由此帶來的收入增加可想而知。

對榛子產業,瓦泉片區聯村黨委班子想得更遠一些。他們近期瞄準的是榛子粗加工市場——榨油、做糖果,遠期則瞄準了各種具有食用和保健價值的榛子提取物。

榛子試種成功的訊息,給上瓦泉的村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讓片區其他村莊看到了這個新產業的“錢景”。

產業興則鄉村興。上瓦泉是有名的“有機之鄉”,更是如今瓦泉片區鄉村振興的“火車頭”。過去上瓦泉的特色種植引來了周邊村莊的效仿,整個片區的特色種植、果蔬採摘得以逐漸形成產業。如今有了聯村黨委的牽頭,片區集中土地、人力等資源,把產業做大做強成為各村的共識。

1月到5月草莓採摘,3月到5月櫻桃、油桃、藍莓採摘,6月到7月葡萄(早熟品種)採摘,7月到10月水蜜桃、黃桃、獼猴桃、蘋果採摘,11月到12月葡萄、蔬菜採摘……經過多年的發展,瓦泉片區已經實現了一年四季瓜果飄香。

聯村黨委,強弱“抱團”謀發展

與許多地方一樣,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鄉村振興發展的新要求,博山鎮大村與小村、強村與弱村發展不平衡問題逐漸凸顯,普遍存在著“弱村難發展、強村難突破”的問題。

2019年,博山鎮開始在擁有獼猴桃產業基礎的南博山片區和榛子產業基礎的瓦泉片區,試點推行產業聯村黨委建設,突出以產業發展為支撐,聚合村級資源,促進連片打造,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20年6月,博山鎮開始整鎮制推進聯村黨委、構建農村區域化黨建工作機制,按照“地域相鄰、人緣相親、產業相近、生態相依”的原則,將全鎮規劃為六大片區,建成六個聯村黨委。

“我們以聯村黨委為基礎,在全鎮構建了‘鎮黨委+片區聯村黨委+村級黨組織+網格’的四級聯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促進了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和聯村基礎設施一體化、便民服務一體化、村級治理一體化、經濟發展一體化。”博山區委副書記、博山鎮黨委書記朱玉友說。

獼猴桃是南博山片區的主要產業,在最近兩年內,南博山片區獼猴桃種植園的水肥一體化普及率提高到了80%,澆水施肥的人工投入減少了近四成。

“為了解決普通獼猴桃抗倒春寒能力差的問題,同時也為了打造博山鎮的獨有優勢,我們今年試種了新品軟棗獼猴桃,效果非常不錯。”博山鎮人大主席孫兆傑說。

同時,為了延長獼猴桃的“貨櫃期”,聯村黨委在南博山中村建設了800立方米的冷庫,能使獼猴桃的銷售時長延長2個月,充分搶佔中秋、國慶市場,每年效益增長遠超10萬元以上。

青年回鄉,鄉村振興有奔頭

年輕人不願意回鄉,農村老齡化、空心化是絕大多數農村面臨的現實問題,博山鎮也不例外。

位於博山鎮東北角的郭莊西村,淄河沖積帶來的肥沃土壤,曾經使這裡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蔬菜之鄉。然而,“土豆+白菜”的種植模式很難實現村民穩定增收。且村裡常住人口中,超過一半是60歲以上的老人,種植蔬菜的人力遠遠不夠。

急需調整種植結構的郭莊西村,在2018年迎來了由政府投資的孝水源獼猴桃示範基地專案。300畝優質土地透過流轉的方式,集中交由孝水源使用,郭莊西村則因此每年可收入20萬元土地流轉費。

“示範基地不但讓村集體有了一個穩定的增收渠道,還解決了不少村民就近就業的問題。”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兆強說。

而示範基地專案落戶郭莊西村,不僅因為這裡有山區難得的連片肥沃土地,更得益於馬兆強的積極爭取。

2014年11月,“90後”馬兆強當選郭莊西村村委會主任。“90後”年輕人回家鄉參選,一度成為當地人熱議的話題。後來書記主任一人兼,馬兆強成了1300多名父老鄉親的“帶頭人”。去年,年僅25歲的返鄉大學生楊夢瑩當選村委委員。

如今,在年輕人的帶領下,郭莊西村積極爭取繼續在博山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專案”中嶄露頭角。郭莊西村東南方向有一片約500畝的一般耕地,在完成土地整治和流轉後,這裡將建設郭莊片區高標準生態農業專案。一期工程將先建設組培實驗室、現代化蔬菜種植大棚和冷庫等專案。專案全部建成後,這裡將成為一個集育苗、種植、採摘、儲存、銷售於一體的農文旅融合專案。

記者瞭解到,博山鎮近兩年實施“育苗”工程,2020年年底換屆前全鎮共儲備後備人才116名。在2020年年底的基層換屆選舉中,博山區多名“80後”“90後”成為村“兩委”主力。在博山鎮,各村“兩委”成員的平均年齡下降了2。8歲,實現了連續3屆下降,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增加了20%。

村“兩委”年輕成員的新觀念、新思路,給郭莊西村的發展提供了智力保障。一個個增收專案的落地,讓郭莊西村村民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回鄉的年輕人,也逐漸贏得了信任、增強了自信。好日子還在後頭,這背後是村民們不斷加碼的信心。

採訪結束,馬兆強邀請記者明年開春一定要再來村裡轉轉,看看這裡的變化。

記者 馬景陽 韓凱 劉磊 通訊員 孫兆傑 徐慧

【來源:大眾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