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作者:由 子蘇說歷史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8-11

蘇洵衡論主要講的什麼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在現如今的社會發展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格言:“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提出這樣的說法,就是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能夠腳踏實地的去工作,不斷的提高個人能力和素質修養,不要只知道長篇大論說一些對於個人規劃或者是國家建設的言論,將所思所想付諸實際之中才是真正重要的。

而對於這一點結論在歷史上也是有著真實的反面案例的,就比如在宋代的時候蘇轍的一篇雄文,打破了大宋復興的希望,誰能想到文人誤國竟然有比武將更加嚴重,那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轍為何會這樣被人們評價呢?這其中有著怎樣的隱情?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01

宋朝重文輕武的國策和理念

在我國曆史上眾多朝代之中,宋朝的經濟文化發展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別看宋朝時期的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很低下,但是在其他方面的發展絕對是非常強勢的,就比如在宋朝時期出臺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民生的建設,更是放開了對外貿易的限制,其海上貿易比以前更加的開放,以至於在工商業發展繁榮的同時還出現了最早的紙幣——交子。

除此之外,宋朝的文化發展也是非常突出的,在當時出現了不少的文學大家以及我們所熟知的很多詩人,那這樣來看,宋朝應該是一個比較強盛的王朝,可為什麼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共同進步的同時,軍事力量卻沒有得到顯著的提高呢?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究其這背後的原因,還要從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說起,我們都知道宋太祖在很早之前舉兵起義,是身為武將黃袍加身奪取政權的,說白了就是身為將領的他沒有忠於國家和帝王,反而謀權篡位。

雖然說他這樣做是因為當時時局混亂,再加上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才導致的這一結果,但是歸根結底這種做法並不是值得提倡的,身為帝王的他對此也是心懷芥蒂。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所以等到宋太祖登基稱帝之後,他便立下了中文輕度的國策,為了避免武將手握兵權,掌控朝堂政治局面,所以不斷削弱武將手中的權力,重用文官,並且將文官的地位置於武將之上,

再後來更是杯酒釋兵權,讓自己手下那些將領紛紛卸甲歸田,回家養老,這一頓操作下來,宋朝的軍事實力在無形之中也就被大大降低。

而後世的宋朝皇帝也是基於這樣的理念以及曾經的歷史經驗,一直秉持著這樣的國策,久而久之,宋朝的文人逐漸被統治者所重視,文人治國的局面也逐漸形成,雖然說這樣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穩固了宋朝統治者對於政權的把控。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卻也造成了很大的弊端,那就是文人要比那些武將缺乏戰鬥經驗以及對於很多事情實際應對策略,難免會有著誤國誤民的思想和做法。

02

一代文學詩人,卻阻礙國家變革

在這種重用文人的風氣之下,越來越多有學識的人進入到朝廷之中,成為執掌一方的官員,而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弟弟蘇轍也是宋朝官員之一,別看他的名氣沒有蘇軾那樣高,但是他的才華並不遜色與他的哥哥,更何況他們的父親蘇洵在當時也是名震一時的文人學者,那兄弟二人所接受的教育自然不會差。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只不過從總體上來看,蘇軾的發展以及他在文學創作這方面比他的弟弟更有天賦罷了,蘇轍只能緊跟其後,不過他和蘇軾一樣被當時的宋神宗加以重用,正好當時王安石任參知政事,蘇轍就被安排在他手下工作,可是好景不長,再後來王安石掀起了變法運動,希望能改變當時宋朝比較腐敗的官僚體系和政治局面。

從客觀的角度上來看,王安石上的想法以及提出來的改革措施是沒有錯的,的確是有利於宋朝的發展,他所提出來的青苗法在不觸動官僚體制的情況下,緩解冗官現象,同時也給當時宋朝的官府帶來了很大一筆的財政收入,從長遠的角度上來說,是能夠實現富國強兵的目的的。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但是隻要是變革措施就難免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王安石所提出來的一些改革措施則觸動了當時保守派的既得利益,

蘇轍恰好也是這其中之一,於是接下來他便上書阻礙王安石變法,並且向宋神宗揭示了很多措施的弊端,這樣保守的觀念以及他這種做法也是他影響宋朝國家發展一個開端。

03

固守己見,空談誤國

對於蘇轍的提議以及一些意見,宋神宗並沒有採納,而是繼續支援王安石進行變法運動,另一方面王安石等人對蘇轍這種做法感到不滿,所以在眾人的排擠下,蘇轍慘遭貶謫,要是換作其他人肯定會思索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或者是對於此事不再去提及,畢竟怎麼說王安石都是他的上司,頂撞上司,公然與之作對,絕對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可誰能想到在後來王安石退休之後,宋哲宗繼位,蘇轍得到機會被提拔重用,他還是反對這些變革措施,不僅如此,

他還寫了不少的長篇大論來勸誡宋哲宗,其中就有這樣一段“而元佑以來,上下奉行,未嘗失墜也。至於其他,事有失當,何世無之……”,這句話翻譯過來其實就是說王安石變法是錯的,這並不會改變宋朝的局面,元佑更化才是最好的選擇。

再就是他寫的一篇文章中說道“漢武帝外事四徵,內興宮室,財用匱竭……昭帝委任霍光,罷去煩苛,漢室乃定”,這段話則更加明確,他把宋神宗比作漢武帝,說他大興土木,變革政治體制,這導致很多百姓過的並不是很好,而宋哲宗應該好好學習漢昭帝,休養生息,同時也要廢除變法。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不管蘇轍所寫的這些是他為了保護自己所屬派別的利益,還是說他一直受時代文化發展的影響固守己見,總之這最後所達到的效果並不好,

因為他寫的這些無疑是隱含著對宋神宗以及王安石等人的一種貶低,更是挑明瞭他們這種做法的錯誤,這當著宋哲宗的面指責他的父親,宋哲宗怎麼可能採納他的提議呢。

04

結語

雖然蘇轍多次上書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是因為當時官僚體系的腐敗,王安石變法在後來的確是遭到了不少人的抵制,很多人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並沒有從宋朝未來的發展上去考慮,所以最終王安石變法宣告失敗。

蘇轍的一篇雄文,卻掐滅了大宋復興的希望,文人誤國卻比武將更甚

而蘇轍在幾經輾轉之後也是又被貶逐,直到宋徽宗時期才被平反,但是總的來說,宋朝文人誤國的局面還是很明顯的,而且這種影響要比武將所造成的影響更為深遠和重大。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