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好施“仁義”的戰國首霸——魏文侯

作者:由 歷史行程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12-01

盡地力之教怎麼教

魏國作為戰國七雄首霸,曾西向奪秦河東之地,又南下伐楚佔領大梁,再對東部齊國造成巨大戰略威脅,還攜手三晉,儼然晉國公室再世,其威風可謂一時無兩。但追根溯源,在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於公元前453年滅智氏而分晉之初,三晉中勢力較大的是趙國,而不是魏國。事實上,魏國能由一弱小國家迅速成長為一大強國,進而在中原稱霸,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當時的君主——魏文侯。

好施“仁義”的戰國首霸——魏文侯

魏文侯斯出生於公元前472年,在公元前446年魏桓子去世後接任魏氏宗主,他在其後長達五十年之久的執政生涯中,主要做了破除世卿世祿、發展農業生產、維護三晉聯盟這三件小事,遂成魏國霸業之基。

先說破除世卿世祿。在戰國變法之前,中原諸侯皆以血緣關係遠近用人,且一旦進入大貴族行列,幾乎就可以確保世代為卿而不必擔心失業問題,這固然保證了上層統治集團的政治穩定,卻也使整個社會的人才幾乎沒有出路,更不利於社會向前發展。魏斯執掌魏氏大權後,曾與李悝有過一段經典對話,經過一番討論,雙方達成共識,要想治理好國家,一定要做到“使有能”,“來四方之士”,“因能而授官”,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講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經過魏文侯改革,翟璜、李悝、吳起、樂羊等一大批出身小貴族——士階層的能人異士得以依其才能脫穎而出,這種做法在當時來看,無疑是很先進的,這也奠定了魏國首霸的人才基礎。

有了人才,還要有能夠讓人才充分發揮效用的物質基礎,具體到當時的魏國,就是強調發展農業生產,“盡地力之教”。據《漢書·食貨志》記載:“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治田勤謹,則畝益三鬥;不勤,則損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減,輒為粟百八十萬石矣。”

好施“仁義”的戰國首霸——魏文侯

關於“治田勤謹”的具體情形,據《太平御覽·卷八二一》引古書所言:“還廬樹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蕆,植於疆場。”“必雜五穀,以備災害;力耕數芸,收穫如寇盜之至。”也就是說,要根據作物抗災能力的不同而雜種五穀,以免種植單一作物遇到災害時難以補救;在耕作技術上,要講求深耕易耨,收穫時要抓緊時間,以免因風災而受到損失;充分利用耕地,多種經營,環廬植桑,蔬菜瓜果種於疆場,使農、桑、園藝同時並舉,保證農民的生活需要。由國家政府部門制定如此具體的發展農業生產的政策和措施,即便從整個中國歷史上來看,也是首次出現於魏文侯改革中的。

透過破除世卿世祿、發展農業生產,魏國獲得了比其他國家更為豐厚的人力資源與物質基礎,但如果僅靠魏國自己的力量,其成就可能未必有如此巨大,事實上,魏國首霸與其說是魏國一家的成功,不如說是三晉諸侯的集體力量。

戰國初期,韓借師於魏以伐趙。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也,不敢聞命。”趙借師於魏以伐韓,文侯應之亦然,二國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構於己也,皆朝於魏,魏由是始大於趙、韓兩國,諸侯莫能與之爭。由此可見,魏國早期很重視與韓、趙兩國間的關係,而魏國的霸主之位,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與趙、韓兩國的政治聯盟。如公元前405年,魏國所發動的東向伐齊之戰,就是因三國聯軍協同作戰才取得最後勝利。稍後進行的對楚戰爭,也是三國共同進行的,就在這次戰爭中,三晉聯軍攻克了楚國大梁城,後來成為魏國根基。但隨著魏國的逐漸強大,其國策也隨之發生改變,至魏惠王時期,就不再重視與韓、趙兩國間聯盟,甚至想消滅韓、趙兩國,這就給了齊國、秦國以可乘之機,令魏國先敗於桂陵、馬陵,後喪河西之地於秦孝公,其霸主地位也就隨之喪失了。

好施“仁義”的戰國首霸——魏文侯

當然,魏國的衰落也並不僅僅是魏惠王一人的責任,究其根源,魏文侯雖然能採納李悝的建議,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魏成所舉薦的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等儒家人士都成為了魏文侯的老師,翟璜所舉薦的吳起、樂羊、西門豹等法家人士卻都僅僅是魏文侯的下屬,而李悝對吳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弗能過也”的評價,影響了他一輩子,讓他自文侯到武侯,最高只做到西河守,未能成相,最後還被迫逃到楚國。這就充分說明,魏文侯在用人上重道德虛名而輕治理實才,待這一風氣傳之後世子孫,就更往往“慕虛名而處實禍也”,今人不可不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