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金代遺存在太原

作者:由 錦繡太原城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30

乙卯是多少點

金代遺存在太原

金朝立國後,先建都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遷中都大興府(今北京,見金中都),最後遷至南京開封府。中都建設規模宏偉,宮殿用漢白玉為臺基欄杆,綠琉璃瓦,色彩強烈,裝飾華麗,奠定了元、明宮殿建築的基本風格。現存重要的金代建築有大同善化寺的三聖殿和山門,五臺佛光寺文殊殿,朔州崇福寺,繁峙巖山寺等。後者還儲存大幅金代壁畫,是現存最早的寺院壁畫遺物。

金代統治者崇儒,修復曲阜孔廟,又修理諸岳廟、瀆廟和后土廟。重修後留下的鐫刻平面圖碑,是關於古代建築群的重要資料(可查閱金后土廟碑)。

金代建築頗富創造性,所謂“制度不經”,如採用大額承重樑架,大量減柱移柱(如佛光寺文殊殿、崇福寺彌陀殿),對元代建築頗有影響。

宋、遼、金時期仿木磚作常見於磚石塔、磚石墓室。侯馬金代董氏墓中的磚雕舞臺場景是中國劇場建築的最早資料。

金時期目前現存地面上的構築物,除了木結構房子以外還有少量磚塔和石橋等散落在北方大地上。

金代遺存在太原

太原現存金代木結構古建築

金代遺存在太原

金代建築風格不同於宋代建築,是因其文化有別於漢文化,建造理念及營造手法也發生一定的變化。金王朝於公元1115年建立至公元1234年滅亡計存國120年。太原劃入金國版圖是在公元1126年9月,即北宋滅亡前一年。這一時期太原地區的建築結構形制既有宋代漢文化的精髓,也摻雜著北方文化的風格,因此形成了太原金代建築的獨有特徵。

山西古建界對金代建築的發展演變過程多有研究。其中有以地域劃分南、北建築風格說,有以金大定中期為界的早、晚兩期說(以晉東南為主)等多種說法。但太原位於山西中部,其金代建築受多種因素影響,以上說法在太原都或有體現而又不完全相同。下面就太原現存的金代木構建築開展分析,找出屬於太原金代建築的風格及分期節點。

太原地區現存三座金代建築,分別是:清源文廟大成殿、陽曲不二寺三聖殿、晉祠獻殿。

一、清源文廟大成殿

據清順治《清源縣誌》記載,金泰和三年(1203年)知縣張德元建清源文廟。金代建築現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闊三間(13。15米)、進深三間(13。3米),平面呈方形,六架椽單簷廈兩頭造。用柱16根,身內雙槽。殿前設月臺。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一清源文廟大成殿

大成殿樑架結構形式為:簷部於柱頭施闌額、普拍枋連構。前簷柱頭施闌額、普拍枋,上承裡外雙杪五鋪作。明間樑架為乳栿對四椽栿用四柱。梁頭不外出。前向,殿身內柱上施五鋪作,二層華栱上承乳袱後尾及四椽栿頭。乳栿上設駝峰,駝峰上施四鋪作斗栱,華栱、泥道栱上承十字相交的襻間枋。橫向襻間枋上刻出影栱,上置散鬥承託替木、剳牽。縱向泥道慢栱上設襻間枋,其上置散鬥承二層襻間枋。乳袱及四椽栿頭上置二瓣駝峰,駝峰上設裡外單杪四鋪作,其華栱上承剳牽後尾及三椽栿頭,縱向施泥道栱,栱上置散鬥託第一層襻間枋,第一層襻間枋上刻出影栱,上置散鬥託第二層襻間枋。次間襻間斗栱之泥道慢栱上置散鬥承託山面乳栿。後向,內柱柱頭未用斗栱,柱頭直抵四椽栿下皮。山面乳袱插入內柱柱頭,丁栿後尾搭在四椽栿上,其上施柱承託三椽栿。明間於兩丁栿後尾南側施順栿串縱向連構。兩次間乳栿與丁栿間用墊墩隔承。三椽栿與平梁間亦用駝峰及十字相交斗栱墊承,託腳斜戧於中平槫。平梁上設蜀柱,加以合踏穩固。蜀柱間設順脊枋。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二清源文廟大成殿柱頭鋪作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三清源文廟大成殿樑架

大成殿柱頭、樑架皆設鋪作。其簷部鋪作共計36 朵,除柱頭鋪作外,明、次間及進深方向每間均設補間鋪作兩朵。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四清源文廟大成殿樑架圖

其木構架在延續宋代做法的同時,採用了丁華抹頦栱,蜀柱施合踏穩固,叉手的做法採用的是抱榑扶脊式。而丁華抹頦栱是在宋代開始出現,金大定以後普遍使用的構件,同時也成為建築分期依據。託腳斜戧於替木及平槫之間,丁栿為斜直式等建築手法又與宋代建築相異。從以上結構上可以看出,大成殿具有山西中部金代建築的明顯特徵,與史書記載相符,雖經後世修繕做過部分改動,但主體沒發生大的變動。

二、陽曲不二寺三聖殿

三聖殿脊槫有題記三條:“大漢乾祐玖年丙辰歲建造都維那宋會徐德”;“鹹平六年庚子歲重建”,“大金明昌六年歲次乙卯八月癸丑月十七日重建法堂記”,分別寫於明間脊槫下皮中部和兩頭替木遮擋處,應為同期題寫。從題記可判定三聖殿的建立年代為五代北漢乾祐九年,現狀為金明昌六年維修後的面貌。另據清雍正二年(1724年)碑文記載,寺“創自金明昌六年,重修於元至正十二年”。更可充分證明不二寺三聖殿為金明昌六年修建。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五不二寺三聖殿

建築坐北朝南,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平面近正方形,建築面積147。6平方米。單簷懸山頂,前簷出廊,簷下施五鋪作斗栱。簷出2。31米。其栱枋用材為高21釐米,寬13釐米,栔高9釐米,合《營造法式》規定之五等材。從用材之大來看,體現出其受北方遼代建築文化的影響,以莊重大氣、豪放淳厚為主的建築風格。

樑架為四椽栿前後剳牽用四柱,前廊式單簷不廈兩頭造。舉折比例為1:3。7,與宋《營造法式》中規定相近。前向下平槫重心不與簷柱相同而是落在剳牽後端,這時的剳牽已承重,其目的是擴大廊部使用空間。簷柱柱頭設櫨鬥承四椽栿,四椽栿後端置於後內柱之上由櫨鬥隔承,前端與剳牽之間設有駝峰承櫨鬥隔承。四椽栿之上以駝峰及櫨鬥承平梁。平梁之上設蜀柱以駝峰承之,蜀柱上設捧節令栱承脊槫,脊部襻間設雙叉手。上道叉手捧戧於脊槫,用丁華抹頦栱穩固,下道叉手捧戧於丁華抹頦栱底部。雙叉手的設立,為北宋晚期至金早期一個基本建築特徵。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六不二寺三聖殿樑架圖

從樑架整體結構來看,梁枋各交接點均用駝峰,上、下平槫均與託腳相接,形成“託腳抱槫”。梁、柱、斗栱及構件用材規格等均依《營造法式》之規定。

三、晉祠獻殿

獻殿位於距太原市南20公里晉祠內,聖母殿前,兩殿相隔魚沼飛樑,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是用作放置供奉晉國立國始祖唐叔虞母親邑姜祭品的享殿。殿面闊三間(1256釐米)、進深三間四架椽(757釐米),單簷歇山頂。明間樑架採用前後通簷用二柱,梁栿之間施駝峰承墊。四椽栿兩端伸入柱頭鋪作,栿頭與令栱交出耍頭。四椽栿之上施駝峰,駝峰上承平梁,不設隔架斗栱。平梁上置蜀柱,蜀柱兩側以合踏穩固。蜀柱上施襻間枋、替木承脊槫。襻間枋兩側設叉手,託腳上端斜撐平槫。平梁之上蜀柱繼承了山西中部地區的五代及宋代結構形制。柱頭鋪作為平出雙下昂五鋪作裡轉出雙杪偷心造。補間鋪作為單杪單下昂五鋪作裡轉出雙杪。其結構點延續宋代之制。從對比聖母殿結構可以看出,獻殿與聖母殿中、下平槫相同,鋪作與聖母殿廊部鋪作相同,說明獻殿結構受聖母殿影響較大。梁思成先生在《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對晉祠獻殿有如下描述:“獻殿在正殿之前,中隔放生池。殿三間,歇山頂。與正殿結構法手法完全是同一時代同一規制之下的。”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七晉祠獻殿

四、太原地區金代建築對比

晉祠獻殿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不二寺三聖殿建於金明昌六年(1195年)。清源文廟大成殿建於金泰和三年(1203年)。由於晉祠獻殿承宋制,金代特徵不明顯,這裡不做對比。

(一)樑架結構對比分析

1。脊部襻間、叉手及丁華抹頦栱

金代早期,脊部襻間大多以兩材造為主。在金大定以後,單材造才開始成為主流。從清源文廟大成殿與不二寺三聖殿脊部襻間均為單材造這一點來說,可以看出建築風格的傳承及流變。

清源文廟大成殿為單叉手,叉手捧戧於替木及脊槫之間,延續了宋代做法。不二寺三聖殿為雙叉手,上道叉手捧戧於替木及脊槫間並由丁華抹頦栱穩固,下道叉手捧戧於櫨鬥與丁華抹頦栱間。對於叉手之變化,李會智先生在《山西現存元代以前木結構建築區域特徵》的研究中指出:“宋代中期平梁之上結構發生變化,出現複合式叉手的結構技術,且延續至金代初期,即下叉手結構點與五代、宋初相同,上叉手直接捧戧脊槫,金代中期複用單叉手,且叉手與脊部結構點上移至脊槫。”依上而論,雖然不二寺三聖殿建成年代僅比清源文廟大成殿早8 年,但已分為兩個建築時間段。另外,同時對丁華抹頦栱設定年代和地域也有論述:“金代以後木結構建築脊部多施丁華抹頦栱,蜀柱之腳全部施以合踏穩固。梁栿之間的承託構件,(山西)東南部施以蜀柱,且施合踏穩固;(山西)西南部延續宋代施以駝峰和襻間栱。”太原這兩座金代建築均設有丁華抹頦栱,使太原金代建築結構更具有科學性和觀賞性。而雙叉手的設定,在山西境內現存古建築十分稀少,成為研究太原地區古建築結構發展脈絡不可多得的珍品。

2。 駝峰、合踏及蜀柱

這兩座建築之平梁均以駝峰和櫨鬥承墊。蜀柱均為方形抹稜造。但清源文廟大成殿蜀柱是以合踏穩固。不二寺三聖殿蜀柱則立於駝峰和櫨鬥之上,蜀柱腳部結構點的變化,是先期為駝峰承之,後期為以合踏穩固。而這也成為建築分期和受地區建築風格影響的一個特徵。

(二)鋪作對比分析

清源文廟大成殿鋪作為四鋪作單杪,裡轉五鋪作單栱出兩杪,計心造。斗栱單材高5。46寸(17。5釐米),材寬3。36 寸(11。5釐米),與宋《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規定的第七等材相符。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八清源文廟大成殿柱頭鋪作圖

不二寺三聖殿鋪作為五鋪作斗栱,計心造,柱頭鋪作單杪單下昂斗栱,裡轉五鋪作出雙杪,後尾令栱用異形栱。補間鋪作後尾使用真昂作挑杆構件,承挑下平槫,即清代所稱的溜金斗科挑金造。橫栱全為單材,泥道慢栱上層柱頭隱刻橫栱兩層,栱頭置散鬥。斗栱單材高6。55寸(21釐米),材寬3。8寸(13釐米),與宋《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規定的第五等材相近。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九不二寺三聖殿柱頭鋪作圖

金代遺存在太原

圖一○不二寺三聖殿補間鋪作圖

從用材來看,不二寺三聖殿高於清源文廟大成殿兩個等級。但兩座建築同為三間殿,且清源文廟大成殿為歇山頂形制,而不二寺三聖殿為懸山頂形制,理應清源文廟大成殿用材高於不二寺三聖殿,這裡卻出現相反的現象,正好說明了兩座建築處於建築分期的時間節點上。現在普遍觀點認為金代建築是以金大定中期作為金代建築分期節點,特別是山西晉東南最為明顯,但是太原地區相對較為靠北,因此分期節點應後移到金泰和年以後。從金初到金章宗明昌年間,太原地區木構建築在採用宋《營造法式》的基礎上,結合北方遼代建築的一些用材手法,形成與宋代建築相似而又不完全雷同於宋式建築的一種新的建築風格。說明金代早期太原地區建築受遼代建築風格影響較大,樑架體系和鋪作製作風格受遼文化影響頗深。只是到了金泰和以後,受中原建築影響漸強,遼風漸失。金代建築也朝著用材制度化、樑架結構簡潔化、建築造型高雅化方向發展。建築風格也由莊嚴厚重向靈活雅逸轉化,且直接影響到太原地區元代以後的建築形制定型。

參考文獻

1。 李會智《山西現存元代以前木結構建築區域特徵》,《山西文物建築保護五十年》,山西省文物局編,2006年。

2。 賀大龍《晉東南早期建築專題研究》,文物出版社,2015 年。

原標題:山西太原現存的金代木結構古建築是哪幾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