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作者:由 鋒芒智庫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3-01-31

指月集團上市了嗎

文丨指月

2019年開春,上證指數久違地回到3000點,今年以來(截至3月11日,下同)上漲了21。38%,資本市場整體有了回暖的趨勢。

影視文化傳媒板塊在經歷2018年的寒冬後,同樣也在甦醒之中,尤以受科創板、5G等題材影響的公司上漲最快。如奧飛娛樂今年以來上漲了54。06%,電廣傳媒上漲了31。94%,實控人變更的慈文傳媒也上漲了33。7%。

雖然資本市場有回暖跡象,但王健林父子也許並不會太輕鬆。

王思聰建立的熊貓直播在上週宣佈破產,曾經殺入直播領域第一集團的品牌如今黯然散場。而另一邊拖了一年多的大事——萬達影視併入上市公司萬達電影的重組計劃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獲得了證監會有條件透過。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從2016年宣佈重組已經過去太長時間,方案也一波三折,從一開始包含傳奇影業到剔除、並且全部透過發行股份收購,方案總金額也在經歷2018年資本市場整體下滑後有所下降。如今重組已有眉目,萬達電影能夠如願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巨無霸”嗎?

單銀幕產出下滑,院線仍在持續洗牌

萬達電影2018年業績快報和2019年2月經營簡報都已經披露,稱不上樂觀。

業績快報顯示,萬達電影2018年實現營收141億,同比增長6。59%,實現歸母淨利潤12。9億,同比下降14。72%。公告稱:“主要原因系全國影城和銀幕數量保持較快增長,市場競爭加劇,新開影城市場培育期有所延長,

影城單銀幕產出下降

所致。”

3月8日,萬達電影公佈經營簡報顯示,2019年2月萬達電影實現票房 14。9億元,觀影人次3,034。1萬人次。1-2月累計票房21。3億元,同比下降1。74%,累計觀影人次4,516。9萬人次,同比下降12。37%。截止2019年2月28日,萬達電影擁有已開業直營影院609家,5,387塊銀幕。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2019年2月的電影市場是一個完整的春節檔。根據貓眼專業版資料,2019年2月電影票房共計110。94億元,較去年同期101。48億元票房,同比增長9。33%。但春節檔七天觀影人次同比減少1500萬,票價提升成為票房增長動力。

就在觀影人次增長停滯的這一年間,包括萬達電影、橫店影視在內的院線公司卻在不斷擴張,銀幕數量不斷增長。據官方資料,2018年全國銀幕數量已經超過6萬塊,增長18。32%——作為對比,2018年全國觀影人次增加僅為1。49%。

也就是說,現在的影院擴張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觀影人群的增長速度。

大量的空置銀幕必然導致行業洗牌的加速,在這個加速過程中無人能夠置身事外,越洗牌,越讓頭部院線有動力去放棄短期收益爭奪佔有率。橫店影視2018年單銀幕產出為101。89萬,同比下滑11。1%,就是一個縮影。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因此,短期之內,所有院線公司盈利難度可能會繼續加大,如2018年星美院線那樣的的關店潮也有可能會再現,橫店影視在年報中甚至已經表示2019年會主動關閉5家經營困難的影院。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觀影人群增長速度下滑,影院、銀幕數量卻不斷上升,意味著院線公司彼此競爭走向垂直、精細化。擴張較快院線裡,橫店影視專注於二三線城市下沉,萬達電影則仍然保持著萬達影院的高階品牌效應,隨著觀眾對觀影體驗的需求不斷深入細化,萬達的院線業務穩定站在前列是沒有問題的。

萬達院線為市場終端的頭部資源,意義遠不只於賣票賺吆喝和爆米花賺錢。短期內單銀幕產出下降並不會過於影響對萬達的未來預期。

上游業務風險巨大,萬達影視能否完成業績承諾?

重組標的萬達影視是國內大型影視製作公司,主營電影和電視劇製作、遊戲運營和發行業務。位於產業鏈上游的萬達影視與主要為院線資源、位於產業鏈下游的萬達電影結合之後,理想情況下未來顯然不可限量。

但如果考慮到電影製作、發行業務的不確定性,即使是萬達這樣等級的巨無霸也不能說穩操勝券。

至少從2019年開年至今來說,萬達影視的成績頗有些悽慘——未能參與春節檔冠軍《流浪地球》的出品或發行,與排名第二的《瘋狂的外星人》也沒關係,僅僅是參與出品了《熊出沒·原始時代》以及《飛馳人生》《廉政風雲》的聯合出品。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這裡面,僅有《熊出沒·原始時代》票房略超預期,擊敗了《小豬佩奇過大年》斬獲超7億元票房,站穩了兒童家長觀影市場。市場的風頭沒搶到就算了,萬達影視出品的《情聖2》原本也是其春節檔規劃的重頭戲,結果因為吳秀波事件波及臨時撤檔,極有可能血本無歸。

萬達影視2019年目前曝出的其他作品也很難看到太多潛力。情人節上映的《一吻定情》斬獲1。73億元票房匆匆下檔,《過春天》口碑雖佳受眾有限票房尚未突破百萬,《未來機器城》仍未定檔。

3月29日上映孫周導演、艾倫主演的《人間·喜劇》從題材和陣容來看,也許會成為決定萬達影視上半年出品電影成績單的重頭戲。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萬達影視的併購業績承諾期限有四年,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承諾淨利潤數分別不低於7。63億元、8。88億元、10。69億元、12。74 億元,累計承諾時限淨利潤合計39。94億元。作為對比來看,2016、2017年萬達影視的淨利潤分別為3。64億、5。97億,

目標完成並不簡單。

萬達面臨的是一個有充分競爭的市場。

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出色的競爭對手,來自網際網路的票務平臺已經成為線上宣發的中心平臺,搶走了發行端的大量份額;騰訊影業、阿里影業紛紛進軍電影產業鏈上游,光線華誼仍然有自己的經驗積累優勢;院線端的橫店影視、金逸透過差異化的戰略下沉站穩腳跟,院線端也並非任由萬達主宰。

因此強大的萬達電影也需要抱團取暖。

2月5日,萬達電影宣佈與阿里巴巴、文投控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阿里巴巴出資46。8億元、投控股出資31。2億元成為萬達電影的第二三大股東。重組過後,萬達電影與阿里大文娛的業務會有更多交叉互補,兩者的特性分別位於線下線上,巨頭攜手。

萬達電影重組後,離影視業中的“大而不倒”還差了什麼?

總的來說,重組成功的萬達電影還未到“大而不倒”的境界,但作為電影產業中明確的頭部公司被各方看好是必然事件,至於能否完成業績承諾,還要看接下來參投電影的具體成績。

結語

早在2015年,王健林就在演講中表達了萬達集團轉型的決心:“我希望三到五年之內把‘地產’去掉,變成商業發展公司或者商業服務公司,我們正在為此努力。”

可以說,推動萬達電影與萬達影視的重組結合,是王健林的轉型戰略中極為重要的一環。過去的兩年裡,萬達經歷了股債雙殺、重組方案不斷修改、停牌一年多復牌連續跌停,可以說是歷經了無數質疑。

近幾年裡,萬達賣掉了大量文旅、酒店等重資產,回籠大量資金,一年多的時間減輕2000多億的負債。輕資產模式下,以往地產板塊所佔比重不斷下降,文化產業則不斷上升——2018年,萬達在文化產業的營收達到了692億元,第一次成為了萬達集團營收最高的業務板塊。

在不知不覺間,萬達距離完成轉型目標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