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鄭中和導師: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作者:由 新科技觀園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1-05-18

修道之謂教什麼意思

1、如何看出一個家族的興衰?

2、如何理解“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鄭中和導師: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那“

是什麼呢?

說明的是一個人對人生的態度。

什麼態度呢?--

勤奮。

鄭中和導師: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1

如何看出一個家族的興衰?

曾國藩先生曾經說過:

“晏起,為敗家之凶德”。

為什麼?因為晚起的人他會懈怠,他進入提升求學的願望會越來越少,正氣會越來越少。

慢慢的人失去了的正氣,失去了提升學習的方向。沒有了這種正氣、正能量之後,他的信心就會墮落,就不願意學習,不願意上進。

所以曾國藩先生說:

“盛衰在氣象”。

看哪裡呢?就看一個人的氣象。

所以曾國藩先生在家書裡面講的非常好。

一個人一定要什麼呢?——勤快。

“家勤則興,人勤則儉,永不貧賤”,

就這一句話,就看出了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民族、一個企業的興衰。

古人說: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這句話是希望我們,抓住早晨的時間。早起幹什麼?做該做的事情,做對的事情。這是從事上面講的,從心上面講呢?從理上面講。

人早起更佳合乎天道。我們中國古人最強調的是

“天人合一”

的學問。

人一定要順應天地萬物大道,所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順天順道必昌,逆天逆道必兇。

所以,曾國藩先生在家書裡面,也給自己的弟弟寫到。什麼叫“勤”呢?

第一個從哪裡做起?——早起。

第二個從哪裡做起?——堅持。

今天早晨四點起來了,五點起來了。明天六點起來了。後天七點起來了。再過一天八點起來了,這就不叫早起了。

早起是要需要堅持的,所以我們要擠時間。

成功的人都是把時間擠出來,成功的人都是把時間善用起來的。

鄭中和導師: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

2

何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中庸》上講: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什麼叫“天命”?

上天賦予我們這個性命、生命、使命。幹什麼呢?恢復我們本有的性德。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所以每一個小孩子來到這個世間上,他的心的都是純粹的、都是美好。

但是如何保持他的心不受薰染?如何保持我們在工作、家庭生活當中,越幹心靈越純粹?越幹心靈越美好?越幹心裡越燦爛?越幹越有能量越有激情?這個就不容易了。

所以講:

“率性之謂道”。

是率領我們這個本有的性德,率先垂範去保護它。這就是大道。人生大道、聖賢之道。

那保持不住怎麼辦?要去修。

“修道之謂教”

要修人道,要修人倫大道。

要在世間踐行: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儒家還講:

“仁、義、禮、智、信”,五常。

還有講:“

智、仁、勇”,三大德。智慧、仁慈和勇氣。

《論語》中第一句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老夫子說:“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學了以後去幹什麼?去實習”。要

“知行合一”。

朱子老人家也提到了:

“之學並進”。

王陽明先生也提出來了:

“知行合一”

“知”和“行”排在一起。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所謂:“世事洞察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我們學了以後要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把人際關係處理得更好?更圓滿、更恰到、更得體、更讓大家能夠歡喜?這個就是學問了。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即便是我們的道德境界很高了,智慧很高超了,達到了一種很高超的境界了,但是大家不知道我們?

我們也不會生煩惱。

所以《道德經》上講事故:“聖人被褐而懷玉”。所謂的“聖人”。外表看不出來的,但是他的內心境界的叫:“金玉其外,敗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