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易卦

適宜針灸調理的常見病證-脫肛

作者:由 針情依灸蔡曉剛 發表于 易卦日期:2022-02-11

中氣下陷肛門墜怎調理

脫肛又名直腸脫出;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甚至乙狀結腸下端向下移位突出於肛門外的一種病理表現。如果僅黏膜下脫是不完全脫垂,直腸全層下脫為完全脫垂。脫垂部分位於直腸內稱內脫垂,脫出肛門外則稱外脫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群、久病體弱和身體瘦高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肛周潮溼、瘙癢、肛門出血、偶爾大便乾燥、有肉狀物脫出、肛門墜脹、嵌頓等。脫肛早期(一度)便後有黏膜自肛門脫出,並可自行縮回,以後漸漸不能自行回覆,需用手上託能復位,常有少許黏液自肛門流出,排便後有下墜感和排便不盡感,排便次數增多。中期(二度)可因咳嗽、噴嚏、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可脫出,脫出後區域性有發脹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脹痛,脫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發生充血、水腫、糜爛和潰瘍,分泌可夾雜血性黏液,刺激肛周面板,可引起瘙癢。到了晚期(三度)可由於肛括約肌鬆弛,很少發生嵌頓,一旦嵌頓發生,病人即感到區域性劇痛,腫物不能用手託復位,脫出肛管很快出現腫脹,充血,黏膜皺襞消失,如不及時治療,可發生絞窄和壞死。最佳診斷方法是令患者蹲位作排便動作使直腸脫出後觀察即可。應與環形痔、直腸息肉脫出相鑑別。

適宜針灸調理的常見病證-脫肛

脫肛之名出自《神農本草經》。《諸病源候論》曰:“脫肛者,肛門脫出也。”中醫認為脫肛多因人體氣血不足、中氣下陷或溼熱下注、久瀉下痢致直腸不能收攝固澀。如《諸病源候論》說:“脫肛者,肛門脫出也,多固利久腸虛冷所為。”《小兒雜病諸候》中又說“小兒患肛門脫出,多固利久腸虛冷,兼用氣,故肛門脫出,謂之脫肛。”《瘍科心得集》說:“老人氣血已衰,小兒氣血未旺,皆易脫肛。”由此可見,脫肛的發生主因肺脾腎氣虛,中氣下陷,固攝失司所致。治宜補益中氣,升提下陷。

取百會、神闕、承山。令患者取舒適體位並將所選穴位處充分暴露,術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筆寫字狀拿灸用純艾條使艾條與穴位區域性面板成45度角,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面板的距離約一寸左右),以患者自覺穴位區域性溫熱、術者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為原則分別於百會、神闕、承山各灸15至20分鐘。每日一次,15次一療程。方中神闕穴位居臍中,又名臍中、氣舍、氣合、環谷、維會、命蒂等。為先天元神出入之道,其處凹陷空缺,歷代針灸醫籍均視為人體要穴。此穴屬任脈,透過經絡關係督脈“貫臍”、“過臍中央”,故在肚臍眼施術可以激發經絡之氣,透過任督二脈總理人體諸經百脈、五臟六腑,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培元固本、回陽救逆、補益脾胃、理氣和腸、調整臟腑平衡的功效。頭為諸陽之會,百脈之宗,百會穴又為各經脈氣會聚之處,遵“下病上取”之古訓灸之可以旺盛陽氣,昇陽舉陷,益氣固脫,升提收攝。足太陽經別入肛中,與膀胱經穴承山穴處艾灸可疏調肛部氣血而增強其約束能力。取百會、神闕、承山艾條溫和灸的同時患者再注意多食蔬菜,防止便秘。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努爭排便。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如礦工等要適當注意休息定會受到滿意效果的。

職業的緣故,業餘時間寫了些針灸相關科普小文章,有些在《健康報》、《中國中醫藥報》、《家庭中醫藥》等報刊;百度文庫、網易部落格、針灸中國網等公開發表。從學術交流角度考慮彙集於此僅供大家參考,不作為醫療診治依據。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文章版權歸山西省洪洞縣中醫醫院針灸科蔡曉剛醫生所有,轉載、摘錄請註明出處!部分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