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作者:由 禪說國學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3-04

什麼是耕耘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非常豐富,生活環境卻因此而變得極為複雜。因為物質愈豐富,人類的慾望就愈強烈,見到人家有的,自己也希望擁有;已經便利的,希望更便利。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由於這些慾望,使得我們的生活被物質所引誘,而喪失獨立自主的判斷力和自信心。

有人形容物質文明和人類慾望的關係,就像一個人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因為一下來就會被老虎吃掉,他只能騎在虎背上,老虎跑得愈快,騎在虎背上的人也愈緊張,但無論如何緊張,也不敢讓老虎的腳步停下來。

作為一名現代人,似乎經常是處於這樣的心情中。對物質豐富的現代環境,不必努力抗拒,而要做到不受誘惑。如果用靜修的觀念來過生活,就不會由於物質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苦惱。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因為學習修行的目的,是重於精神的自在和解脫,而且如能從中獲得平安,便不會以追求物質的享受作為生活的指標。所以應該從精神層面多深入、多體驗、多努力,對於物質條件的誘惑,便有免疫的能力了。

要知道,“想要”是貪慾的煩惱,“需要”只是生存的最低條件;“想要”的可以不要,“需要”的不是問題。學習修行的人因為內心不會感到空虛不安,慾望必定減少,就能“少欲知足,知足常樂”了。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東西太多了:沒有錢的時候求財,沒有名的時候求名,沒有地位的時候求地位,沒有孩子的人求子嗣;還沒有結婚的人,就希望求得美嬌娘或如意郎君。

此外,世界上還有很多宗教、神明,專門標榜“有求必應”,當有人覺得內心不平安,就會抽籤問祈願平安,這也是一種祈求。如此看來,一無所求的人其實很少。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在這些祈求之中,有些合理、有些不合理。有些人求人、求神,當然也有求佛菩薩的,但都不一定想求就可以求得到。如果是合理的追求當然不為過,例如健康長壽、平安、學問、功名等,都是人人想要的,並沒有什麼不好,如果能夠如願以償,當然很歡喜。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不可能事事都如你所願,有些過分的奢求根本不可能實現,只會帶來痛苦。

例如,有些年紀很大的人生了重病,或是已經患了不治之症,還祈求神明保佑自己不會死,這種虛妄的執著與期待,就是痛苦的根源。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很多人都飽受求而不得的痛苦,也就是佛法所說的“八苦”之一:求不得苦。

在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要什麼有什麼,好像能夠呼風喚雨、操控自己的命運。其實,這是因為有時勢、環境的配合,才能剛好讓他得心應手,樣樣都如他的意。

但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都這麼好運,好運氣不一定總是跟著他,一旦倒黴的時候,也會樣樣都落空,一樣非常痛苦。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所以,想要化解“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首先還是要分清楚什麼是合理的需求。“求”有時是一種需要,有時則是一種慾望,而慾望並不等於需要。

例如,有些人已經擁有一棟房子,卻仍希望在其餘城市再各擁有一棟,這就不是“需要”,而是“慾望”了。像這樣過分的慾望,就算短期之內能夠滿足,卻不可能長久維持。當所求落空時,不免帶來失望與痛苦。

可是,即使是合理的需要,有時也不一定能夠如願以償,因為,“求”還能分成“為己求”與“為人求”兩個層次。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

如果是自私自利的“為己求”,求到之後雖然很快樂,但難免擔心總有一天會失去,而老是處在缺乏安全感的痛苦中。如果是“為人求”,因為是抱持著“得到固然很好,得不到也無所謂”的心態,比較不容易感受到所求不得的痛苦。

所以,“為己求”是痛苦的,“為人求”雖然比“為已求”略勝一籌,但最好還是什麼都不求。如果能夠什麼都不求,只是不斷地努力耕耘、成長、奉獻,無論自己有多少力量都盡力爭取,得到了以後再奉獻給別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快樂,是別人無法奪走的,這也才是真正的快樂。

做人,只要不斷地努力耕耘,才是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