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作者:由 靜雯承翰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4-09

中州學刊好發嗎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這是西漢文人賈誼在其《過秦論》中對秦始皇功績的一部分總結。雖然這段總結存在一些與真實歷史不符的內容,但其中卻反映了另一件深刻影響我國南方的大事——秦始皇統一嶺南。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一、秦始皇與嶺南

始皇帝二十九年(前218),大將屠睢奉秦始皇之命,率領五十萬大軍出征嶺南。於從未接觸過嶺南百越的中原人,乃至於崛起於西部的原秦國人而言,嶺南和生活在此的百越人都是神秘的存在。而人們也清楚,這神秘或許有源自瑰麗文化的神秘,也不缺源於戰爭的危險的神秘。所以從一開始,一些人就已經做好了直面挑戰的準備。

為了實現秦始皇統一嶺南的大業,亦為了在這場艱苦的征戰儘可能地保全自己,屠睢將手下五十萬大軍分為五路,一路進攻東甌和閩越,一路直奔南越,另兩路進攻西甌……這場被視作“秦始皇統一全國過程中最慘烈的一仗”的戰爭,耗時長達三年,伏屍流血數十萬。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秦始皇又派遣任囂和趙佗再次出征嶺南,以收服殘餘的百越勢力……所幸耗時雖長,投入雖大,秦始皇最終還是統一了嶺南,正式將這方神秘的土地納入中國版圖。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二、“初入中原”的嶺南

可惜秦王朝太過短命。儘管秦始皇耗費心思將嶺南統一,並在此劃分郡縣,力圖將這片神秘沃土納入自己的統治。但因為秦王朝國祚過短,嶺南真正與中原文化實現融合,還是經歷了幾乎一整個秦漢,甚至更久。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在統一嶺南,尤其是征服百越中勢力最為強勁的南越後,秦朝在此設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等地方區劃,並派遣任囂、趙佗等相對熟悉嶺南事務的官員對其進行管理。但由於此地相對中原十分偏遠,地方又尾大不掉,故而至西漢替代秦朝,南越等地早就自立。

而也是因為嶺南地處邊陲,漢朝廷屢次想徹底統一這一帶,卻終究沒能如願。事實上,直到明朝初期,嶺南才徹底被納入中央的統一管轄。而長期以來嶺南與中央分分合合的關係,也註定了嶺南與中原的融合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三、嶺南與中原的交融

在秦漢時期,隨著版圖的擴張,江南、嶺南一帶發展雖慢,卻始終還是得到了一定開發。但因為南方各地發展的不同步,以及本身文化的差異,原本居住在南方的越人也開始逐漸分化為不同的族群。

那些受中央王朝控制較強的族群,諸如東甌王廣武侯騶望所率領的族群,因為與中央政權在地理上更靠近,其文化也就更多的影響,社會文明程度較高。而那些受控制較弱的族群,例如活動在閩越、南越一帶的族群,其文化就更富有傳統地域色彩,社會的文明程度也較低。不過在中央政權實力強盛時,隨著中央對嶺南整體控制的加強,地受到中央一些族群也被遷移至更北方,與漢文化實現了直接而深入的融合。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當然,除了這種背井離鄉的融合,從秦漢時期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還在以更具有持續性的方式融合。早在秦始皇出兵平定嶺南後,朝廷就制定了“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這些政策包括:在地方任用越人,令“越人治越”;尊重當地習俗,不強硬全盤照搬中原文化;鼓勵越人同漢人通婚……

在民間,透過一些出土文物和史籍,我們亦能見到早在秦漢時就已經開始了的漢越融合:雖然越人使用的語言與中原大相徑庭,人們卻最終選擇了統一使用漢字;獨具特色的嶺南音樂和舞蹈更多地受到中原的喜愛,嶺南也可見不少漢族樂器;漢族農具和農業技術大量傳入嶺南,南方的農業邁入發展期;南方原本常見的幹欄式房屋逐漸轉變為我們更熟悉的北方的曲尺式或三合院式房屋;東漢以後嶺南的墓葬也多是磚室墓,墓葬和陪葬品形制也與中原相差無幾……

百越被秦始皇武力納入,人口眾多卻存在感低,國家有難衝鋒在前

誠然,與同時代的中原相比,嶺南的社會文明並不發達,在中國歷史上佔據的分量也沒那麼重。但這裡終究是讓大秦打出最慘烈統一之戰的地方,也是秦漢以降中央政權始終都放不下的地方,更是越人賴以生存,嶺南特色文化與中原文化交相輝映,融合發展的地方。哪怕與封建時代早期的中原相比,嶺南的存在並不那麼矚目,嶺南也終究是嶺南——是時至今日依舊充滿進步之生命力的嶺南。

參考資料:

[1]許智銀,王彥霖。秦漢時期越人的族群分佈與文化認同[J]。中州學刊,2019,{4}(01):137-141。

[1]梁旭達。論秦漢時期嶺南越人和漢族的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J]。貴州民族研究,1986,{4}(01):60-66。

[1]潘俊傑。秦漢時期中央與南越關係的演變及其歷史啟示[J]。北部灣大學學報,2020,35(05):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