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非遺文化麵塑:中國的雕塑

作者:由 堅決捍衛夢想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5-08

麵塑藝術在什麼朝代就有的記錄

非遺文化麵塑:中國的雕塑

麵塑,俗稱“面花”、“禮饃”、“花糕”等,它是民間藝人在麵食上的一種手工技藝。麵塑主要以糯米麵為主材料,然後使用調料將糯米麵染出不同的顏色,接著用手和簡單的工具塑造出各種各樣栩栩如生的人和物。麵塑歷史悠久,早在我國漢朝的時候就有文字記載,經過了幾千年的傳承,算得上是源遠流長的技藝了。關於麵塑,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在戰亂頻繁的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軍師諸葛亮正率兵攻打南蠻,南蠻人不多,但是個個驍勇善戰,諸葛亮七擒七縱後,終於將南蠻的將領孟獲降服,而孟獲在諸葛亮的遊說下,終於願意臣服,諸葛亮此次作戰算是凱旋。他帶著軍隊班師回朝,途中必須經過瀘水溝,正當軍隊渡江的時候,江面忽然颳起了狂風,駭浪千尺,正鋪天卷地地朝著諸葛亮的軍隊襲來。諸葛亮調整隊伍,退到了安全的地帶。

諸葛亮安頓好軍心後,他站在江面,大江鬼哭狼嚎,根本是寸步難行,他心裡擔憂回去的時間被延誤,而且這江水古怪,於是便把孟獲召來,詢問具體緣由。孟獲說:“兩軍交戰的時候,死去士兵的亡魂就彙集在這江內,他們因為沒有辦法回去和自己的父母妻兒團聚,所以便在這裡興風作浪,阻撓我們回去的路程。”

諸葛亮得知原因後,他說:“將軍有什麼主意,能夠讓將士們安全渡江?”

孟獲說:“軍師想要渡江的話,那麼就必須要49顆人頭來祭祀江水,這樣才可保證風平浪靜。”

諸葛亮心中百感交集,作戰本就有死傷,但是現在要殺死自己軍中49個人,心中實屬不忍,於是便想出一個計謀。他把自己的廚子給召來,命廚子用麵粉做成外皮,裡面包著的是黑牛白馬的肉,一共塑造出49個人頭。諸葛亮此舉也是死馬當做活馬醫,他算準時辰,在江邊陳設香案,把49個人頭—一擺上案几上,接著將酒水灑入江水。剎那間,原本洶湧的大江立刻變得風平浪靜,天空也是萬里無雲,於是軍隊順利渡過大江。

非遺文化麵塑:中國的雕塑

因為這個故事,麵塑的藝術逐步發展起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每個朝代的麵塑所表達的元素都不相同,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些麵塑大部分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麵塑藝術有三個特點,第一是顏色豐富;第二是體積小,便於攜帶;第三就是材料便宜,製造出來的工藝品成本比較低。另外,麵塑的使用功能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就是用於收藏和欣賞;第二類就是可以食用。用於收藏的麵塑材料是用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等材料製成,而食用的麵塑則是用澄粉、生粉等製成。

捏面藝人的手藝可謂巧奪天工,他們在手中經過捏、搓,揉合竹刀雕中的切、刻、畫等手法,就能塑造出惟妙惟肖的人物身體、手、頭面、髮飾和衣裳。製造一個麵塑的時間很短,那生動的形象幾乎可以用“信手拈來”這個詞形容。在捏麵人的手中,大部分麵塑是婀娜多姿的美少女、天真爛漫的兒童,或者是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也有歷史中的大英雄。藝人們將這些麵塑捏好後放置在玻璃框內,外表加工後,就成了人們口中的工藝品。

非遺文化麵塑:中國的雕塑

經過長時期的琢磨,現在的麵塑保護工作很到位,麵塑作品不黴、不裂、不變形、不褪色,旅遊者們十分喜愛,麵塑成為饋贈親友的紀念佳品。外國旅遊者在參觀麵人製作時,都為藝人嫻熟的技藝、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傾倒,稱麵塑為“中國的雕塑”。

舊社會的麵塑藝人只為謀生走四方,他們挑著面盒,走鄉串鎮,他們所捏出來的藝術品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卻很受群眾喜愛。如今,麵塑藝術作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逐漸受到重視,小玩意兒也走入了藝術殿堂。

大家喜歡麵塑麼?你們還知道哪些麵塑的故事歡迎和小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