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西泠映象|也說古文字的“訛變”與“俗體”

作者:由 杭州日報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5-25

摹印怎麼讀

印章,人們一直在研究它的文字。搞篆刻的人,大多會去研究怎麼去用文字,以此來進行創作。現在有人覺得,篆刻家沒有能力和精力去研究古文字。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分開來看,篆刻家的“文字學”跟文字學家的文字學不一樣,研究用字和研究文字系統、造字法、構形、釋讀等,不是一個概念。

中國古璽印所用的文字,特別是漢字,有時候被統稱為摹印篆。具體來說,古璽印裡面的文字大體上分成鉩文、秦代摹印篆、漢魏繆篆,後面還有九疊篆,我稱其為“印用文字”。如《說文解字》序所言,每個時代分別有一種篆書,專門用於製作印章,屬印用文字。這個概念,區別於後來那種“入印文字”。

西泠映象|也說古文字的“訛變”與“俗體”

西泠映象|也說古文字的“訛變”與“俗體”

秦·修武庫印(故宮博物院藏)

後來,有了文人篆刻。文人們除了“印宗秦漢”,學其風格,也用其文字之外,還以其他非印用的文字入印。“入印文字”有兩類,一類是“印外求印”,即把其他的諸如鏡銘文字、錢幣文字、兵器文字等,包括金文、傳抄古文、甲骨文、簡帛文、石刻文等,用到篆刻裡面來。還有一類就是書法家自家的字,像徐三庚、趙之謙、吳昌碩等有自成一體的篆書,故他們刻印就會用屬於自己風格的文字,後人或稱其為“印從書出”。我認為,印章所有文字大概就分成這兩類,一類是印用的,這類文字是專為印章而篆的;一類就是文人為篆刻而特選文字入印,這有利於自己風格特色的形成,藉助字法獨樹一幟。

再說“溯源”。實際上,關於古代的文字到底怎麼去用的問題,現在也有很多爭論。這裡面牽涉到兩個詞,一個叫“訛變”,文字它本身是在訛變的。在古人在用文字的過程當中,因為當時的資訊不通暢,國家又分成若干個諸侯國等,而文字都是手寫的,沒有專門的印刷機,經長時間的流傳,到一定的時候就漸變為跟原先對不上的文字,其實已經是錯了。但是大家都錯,法不責眾,故約定俗成,將錯就錯。後人觀其全貌,只能稱之為訛變。但這個已成事實的變,是必須被承認的,文字官方在用,老百姓也在用。訛變往往產生在民間,而國家會在某個時間段進行文字整理,承認這種訛變,予以扶正。我認為,當代的文字不可能再產生新的訛變。當代文字已經基本定型,加之資訊傳遞便利順暢。但在篆刻創作的過程中,總有一些用錯卻還認為是對的情況,導致越弄越錯,以訛傳訛。

另外一個詞,是“俗體”。現在有一種傾向是,比較在乎篆刻文字要讓大眾看得懂。這樣我們就會更多地傾向於簡單的印文,如果查不到就動手造一個字,拼一個字。這就導致生造的俗字,甚至錯字會變得越來越多,然後大眾都相信了更俗的那個,原先的“正宗”卻被廢棄。我認為,應該認真地、仔細地甚至有技巧地去查較權威的工具書,證實沒有的才可以去拼接組合。我們主張篆刻尚古求雅,可以有俗體,但不倡導從俗、添俗,而追求用字規範,講學問,得文人氣。

現在的藝術院校,有時也會將書法篆刻附設在設計學下面。我覺得,設計是個比較實用的藝術,對社會的影響遠比書法、篆刻大得多。一個篆刻作品再好,在整個社會來說,看過的人其實佔比很小。但是設計的一個作品,把一個文字用上去,很多人都會看到。我很早就已經提過一個事例:杭州有一家非常著名的老字號飲食店叫“知味觀”,知味觀有一個標誌就是做成印章的樣子,其主體是左邊一個“口”,右上部一個U形,中間一橫,再一個倒U形。假如《說文解字》上沒有這個“咮”字,也就勉強就算是藝術變形,但是《說文解字》上恰有這個字,“口”字旁右邊一個“朱”,是鳥的嘴巴的意思(鳥口也,從口朱聲)。那麼“知味觀”的“味”就變成了另外一個字。這個標誌影響甚廣,很多人會產生“知味觀是這樣的,我也可以這樣寫”的想法,這個字就可能訛變。這是糟踐漢字、篆字,是很不幸的。設計中用印章形式做標誌、圖飾、海報等情況日益增多,我們“大印學”、高校篆刻教學,也應對此予以關注。

——本文摘錄自《西泠藝叢》總第78期“‘大印學’概念的產生”專題,《關於“篆刻學”學科建設與古印文字歷史溯源研究的斷想》,文/莫小不

編輯 孫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