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能人」的「能」與「成器」的「器」,呈現又一種甲骨文造字巧思

作者:由 心智玩家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7-23

擊字繁體有幾種寫法

「能人」的「能」與「成器」的「器」,呈現又一種甲骨文造字巧思

在解讀甲骨文的過程中,會發現其中存在著很多巧思,今天我們要呈現的這種巧思,可能是以往很多人都不曾意識到的,當我們把這兩個結構相似、涵義相近的字放在一起看,突然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這就是「能人」的「能」字,與「成器」的「器」字,以下是兩個字的古文字字形:

「能人」的「能」與「成器」的「器」,呈現又一種甲骨文造字巧思

上圖,是甲骨文

「能」

字。

「能人」的「能」與「成器」的「器」,呈現又一種甲骨文造字巧思

上圖,是金文

字。

這兩個字的「源頭甲骨文」字義,是相同的,都是指

「感知的主體」衝到人的「顯性人體」,並充滿全身,覆蓋所有的感覺器官,對外界的刺激進行全方位的感知。

那麼,同一個涵義,為什麼要造出這樣兩個看上去差異很大的字形來表示呢?

甲骨文「能」字,我們在圖文專欄

《向孔子學功夫》

第十四篇

《「定」、「靜」、「安」、「慮」、「得」之間的「結構關係」分析》

一文中,進行了細緻全面的解讀。

而金文

字,在我們的影片專欄

《“黃帝密文”識字班》

第十四集

《“君子不器”的“器”字為何有四個“口”字?黃帝密文為你揭秘》

中有過詳細的分析。

本文著重透過對比分析,總結二字在造字方式上的相同和呼應之處,而對這二字細緻的全面解讀,這裡不再贅述,感興趣的網友請翻看專欄中的相應篇章。

其實,當把

字向左旋轉90度,再與「能」字放在一起,就變成了這樣:

「能人」的「能」與「成器」的「器」,呈現又一種甲骨文造字巧思

可以看到,中間的骨架

字形,是相同的。

而最右邊的

分叉

,表示箭頭,也是相同的。

不同的是,右邊的

字,

字形的四肢邊上全是

,而左邊的

字,三肢仍保留原有的形態

——大型哺乳動物的爪,但是,為了表示

充滿全身,就在頭部位置畫了一個相對偏大的

,在四肢的其中一肢上畫了一個偏小的

,意指

充滿全身。

我們知道,在

「源頭甲骨文」的造字規律中,「口」代表

「感知的主體」。

造字者周到地用了

「能」

這兩種方式,來表示

「感知的主體」的全方位感知。

「能人」的「能」與「成器」的「器」,呈現又一種甲骨文造字巧思

仔細體會一下,能體會到造字者採用這兩種方式的初衷。

要表示

「口」充滿全身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到處畫上「口」。

但是,

如果四肢全部畫上

「口」,就無法表現四肢原本的形態,就像這個

字。

這樣,無法表現出這是一隻大型哺乳動物的涵義。

而如果要在一幅圖中保留爪的形態,那

「口」怎麼往上加好呢?

造字者巧妙地使用了

「能」

的這種表示方式

——只加一大一小兩個

,小

作為四肢的代表,

傳達在四個爪的位置上都有「口」

意思

“黃帝密文”識字班

心智玩家

購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