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作者:由 據事說理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04

袁枚活了多少歲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卻活得逍遙自在。他的人生秘訣是什麼?

01.生活雅性,詩主“性靈”,人稱“南袁北紀”的袁枚

袁枚(1716——1796),江寧(今南京)小倉山人,清代著名學者、文學家,字子才,號簡齋、隨園老人,清代大美食家。袁枚坦言自己“好味,好色,好葺屋,好遊,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畫,又好書”(《所好軒記》),這是一份率真放達的人生宣言和靈魂的獨白。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看竹賞花的袁枚

在清代文壇上,袁枚是個十足的雅人,他的生活就是著書品茶、看竹賞花,偶爾還調教女弟子,約各界名流吃吃飯、吹吹牛,“放鶴去尋三島客,任人來看四時花”,逍遙得很。與歷史上許多生活拮据的隱士不同,袁枚從來不缺錢。由於他名氣足夠大,上門巴結、送禮的人很多,而且他特別有生意頭腦,出租地皮,放貸的事情都幹,衣食無憂,越活越滋潤。

袁枚活躍於乾隆盛世年間,是乾隆朝數一數二的大才子,與曾任禮部尚書的《四庫全書》總纂修官紀曉嵐並稱,人稱“南袁北紀”。事實上,他的文學成就尚在紀曉嵐之上。袁枚名重一代,“所為詩文,天才橫逸,不可方物。”(《清史文苑傳》)。他的著作《隨園詩話》至今得到詩詞界與文學評論界的追捧,其美食著作《隨園食單》更是影響了中國烹飪界200多年。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袁枚《隨園食單》

袁枚提出的“性靈說”,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深遠的積極意義。袁枚詩主性靈,是清代文壇性靈派主將。所強調的是真實自然、自我適意,卻又追求超然之韻與趣的文學思想與審美意識。實際上,袁枚推尊性靈,強調自我,是一種生活態度,其論詩與論味、治味與治詩,在哲學美學精神上是相通的。

02.辭官歸隱,開發隨園,逍遙自在

少年時的袁枚就聰明過人,頗負才名。12歲就考取秀才,23歲金榜題名,高中進士,並被欽點翰林,被選為庶吉士。明清時期,翰林院是朝廷儲備人才的地方,許多首輔、軍機、大學士都出身翰林。進士中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才俊,才能入翰林院選庶吉士。剛剛踏入官場的袁枚,無疑是一顆前途無量的政治新星。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清代翰林院

袁枚外調為官,先後擔任溧水、江寧(今南京)、沭陽等地知縣,都是七品芝麻官。為官期間,他秉公辦事,頗有政績。但官場畢竟是官場,免不了互相傾軋,再加上清代官場格外注重繁文縟節,袁枚持才傲物,無法融入腐敗的官場。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袁枚33歲,事業順遂之際,他做了一件令人咋舌之事——辭官歸隱。對上稱父親去世,自己要循例守孝,辭官回到江寧,瞻養老母,以後再沒有做官。

辭官前一年,袁枚眼光獨到,用三百兩銀子的低廉價格,買下金陵城郊的一座廢舊莊園,命名隨園,經過精心的修葺、改造、開發,將其建成了一座江南名園。他在修葺隨園的同時,也是在營造自己的精神家園。在與隨園的相依相伴中,袁枚完成了他個性的塑造。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隨園石刻

隨園大有來頭,是《紅樓夢》裡大觀園的前身。這個園林是1706年由江寧織造曹寅所建,後來曹雪芹的父親曹顒擔任江寧織造時曹家被抄家,園子歸了繼任的江寧織造隋赫德,人稱“隋園”。但不久隋赫德也被抄家,園子就荒廢了。

為何要叫隨園?原因有三:其一,曹家沒落後,園林歸於接任江寧織造的隋赫德,袁枚以“隋園”的諧音更名為“隨園”;其二,袁枚修葺此園時,就勢取景,隨心隨性,“隨高置樓、隨溪建亭、隨澗搭橋、隨流作舟”;其三,袁枚在經歷了幾年的宦海沉浮後,人生態度轉變。此時,他追求的不再是仕途,而是遠方,過聽從己心、無問西東的生活。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隨園美景

由於袁枚的文采和筆耕不綴,名望也日漸高漲。袁枚與紀曉嵐並稱“南袁北紀”,又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嘉三大家”,而三人中又首推袁枚。有了這樣的咖位,他的詩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負販,皆知貴重之”,甚至連海外琉球、高麗也有人前來求購。潤筆費有時高得離譜,某次他替人撰寫墓誌銘,對方隨手一打賞就是萬金。袁枚的稿費收入不但能養活全家幾十口人,還能拿出一部分用於擴建隨園。

作為一個專業詩人、著名才子,袁枚已經樹立了個人品牌。他拆掉隨園的圍牆,歡迎所有人來隨園遊覽,透過擴大人氣,樹立隨園品牌。袁枚開發旅遊業的做法,比今天只知道賣門票的旅遊景區要高明得多。當然,文化產業一定是作為文人的袁枚不可或缺的經營專案,賣詩文、賣書既收入不菲,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他還把隨園中的部分土地樹林池塘湖泊租給農民,讓他們從事養殖業和種植業。每日川流不息的遊客總要吃飯,於是他又辦起了餐飲業。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銀杏葉黃時隨園更美

03.會吃、會做,美食家袁枚寫出了流芳百世的《隨園食單》

在中國文學史和美食史上,袁枚都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堪稱重量級的一代大家。

袁枚不僅是個餐飲行業的經營者,還是個美食家。他不光吃遍天下美食,還寫了一部流芳百世的飲食著作,成為了著名的飲食理論家,這部著作就是《隨園食單》。此書成於1792年,袁枚時年76歲。大概是覺得吃了一輩子,不留下點東西不好意思,於是便把自己吃了還沒有忘記的好東西記載了下來。沒想到竟然比許多文學名著的影響還大。至今,淮揚菜、本幫菜、杭菜、徽菜,萬變不離其宗,都跳不出這本食單。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袁枚經常請朋友到園子裡吃飯聊天

《隨園食單》被譽為中華飲食文化傳承鉅著,不僅有各類海鮮、江鮮、豬牛羊雞鴨等葷菜,還有各色小菜、點心、飯粥、茶酒的具體做法。更有做飯的二十須知和十四戒,告訴人們做飯的準則和禁忌,是最重要的點睛之筆,也成為了飲食界的至理名言,被現在的大廚們頂禮膜拜。《隨園食單》又被稱為“文人食譜”,實在是一本提高烹飪技術、研究傳統菜點以及烹製方法的指導性史籍。

《隨園食單》是袁枚對中國飲食烹飪文化的傑出貢獻。該書出版後不久就傳入日本。日本學者高度評價《隨園食單》,稱該書為“中華烹飪的聖書”,“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都作出了十分精闢的論述”,“不論作為中國的飲食,還是日本飲食、西洋飲食的基礎教養,都是通用的”。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繁華的食街

租地的農民為袁枚的餐館提供了食材,美譽度甚高的《隨園食單》之廣為傳播,讓更多的遊客渴望在隨園就餐。由於遊客太多,隨園的亭臺樓閣,餐館茶肆每年都需要換一次被遊客踩壞的門檻。這麼旺的人氣,想不發財都難,可以說袁枚是農家樂的祖師爺。

袁枚追求色香味俱全,他曾在《品味》一詩中寫道:“《品味》平生品味似評詩,別有酸鹹世不知。第一要看色香好,明珠仙露上盤時。”《隨園食單》記述的菜餚、飯點和茶酒共326種,堪稱是提升吃貨自我修養的百科全書。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隨園冬日

袁枚為求得食譜,他不惜屈躬。一次,某位姓蔣的朋友請他吃了道色澤美觀、味道不俗的豆腐。袁枚當即索要食譜,蔣不予。袁枚表示願重金買下,蔣仍不予。袁枚急了,當場鞠了3個躬。蔣見狀大笑:“子才(袁枚字)不曾折腰事權貴,而今卻折腰為豆腐!”言畢,贈予食譜。

04.更有驚世駭俗創舉,袁枚年老時遊歷山水,招收女弟子

除好書、好吃、好名外,袁枚還好遊歷。年輕時,袁枚遵循“父母在,不遠遊”,待在隨園,陪伴母親享受天倫之樂。及至母親逝世,他已64歲高齡。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古人外出旅遊

袁枚認為自然是才情的源泉:“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還說:“不受行路之苦,不知居家之樂。”在古代交通條件十分落後的情況下,他遠途跋涉,走遍了燕、秦、閩、楚、豫、廣、陝等省區。

67歲那年,袁枚登天台、遊雁蕩,渡錢塘、過蘭溪,且吟且行,不亦樂乎。他寫下了《周孝侯斬蛟臺》、《立夏日過天姥寺》、《觀大龍湫作歌》、《還山》等詩作。此外,他還繪製了《遊雁蕩圖》,裝裱長軸,帶回隨園,懸掛壁間,供人觀賞。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袁枚詩畫

袁枚遊歷山川水澤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創作素材,經過藝術加工後,他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曲、賦、畫,為後人留下了一批豐富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可謂是清代集大成者。

袁枚80歲的時候,在西湖寶石山莊湖樓招收女弟子,以詩授業,開女子教育之先河,這在當時亦是驚世駭俗的大膽創舉。

為彰顯女弟子的詩歌創作成績,袁枚除了為女弟子詩集作序、編選《隨園女弟子詩選》、於《隨園詩話》中摘錄女弟子詩作予以讚揚外,還兩次請友人尤詔、汪恭繪《湖樓請業圖》加以宣揚。《湖樓請業圖》形象地再現了袁枚與女弟子兩次湖樓詩會的情景,描繪出17位女弟子的相貌,是清代中葉女子學詩風的生動長卷。

自古文人多苦短,詩才橫逸的吃貨袁枚為何能活得逍遙自在?

袁枚作品

袁枚是個另類的大才子,他給清代迂腐的官場和沉悶的文壇注入了新鮮的空氣。袁枚的思想和處世之法,值得領悟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