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作者:由 萬小童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07

觸愛是什麼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11月28日,25歲的獨立攝影師“鹿道森”生日當天發出一篇5000多字的“遺書”,隨後失聯,引發眾多網友關注。12月1日,警方在朱家尖東沙附近海域發現他的遺體,新聞通報確認已不幸離世。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5000字的遺書,字字血淚,其中可以發現,他身上的多重標籤,但比起攝影創作人、獨居青年、追夢人,這四個詞格外刺眼——農村、留守兒童、山區孩子、校園霸凌經歷者。

因為小時候就很乖,愛講禮貌,在一群愛調皮搗蛋打架鬥毆的男孩子中顯得格格不入,於是被叫“娘炮”。

因為長相秀氣,舉止斯文,看起來像女孩子,於是被霸凌,被語言暴力、排擠、欺負、逼迫下跪、攔著路不讓走,被叫各種侮辱的外號:假妹、假姑娘、雞婆……

校園霸凌就像毒蛇一樣纏繞著無助的鹿道森,成了壓垮鹿道森的一根稻草。

最後,校園霸凌的陰影,工作上的不如意,家庭的金錢壓力,終於把他壓垮了,迫使他決意輕生。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倘若沒有遭受過校園霸凌,沒有經歷過這樣深重的陰影,他的人生,是否會變得輕鬆得多?

我相信沒有哪一對父母,不想保護自己的孩子。

可在那些沒辦法陪伴孩子的時間裡,我們又該如何教孩子保護自己呢?而且有的時候,孩子被“校霸“威脅,不敢告訴父母,父母又該如何辨別孩子是否正在遭受校園暴力呢?

家長到底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遭受校園霸凌?

01 孩子出現反常行為,就要高度警惕

《奇葩說》辯手傅首爾曾經坦言,自己的兒子也遇到過校園霸凌。

一次爺爺給孩子買了一隻他最愛吃平時又很難吃到的雪糕,孩子第一反應不是自己吃,而是獻給了一個同學。爺爺覺得非常不對勁,回家後便告訴了作為母親的傅首爾。

一開始孩子還不肯說實話,騙說自己跟那個同學是好朋友,後來在傅首爾的再三詢問下,孩子才說了實話:

我很害怕他,班裡很多同學都怕他……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如果想要準確判斷,需要家長對孩子保持關注,定期跟孩子聊天,交流。

小孩比較難隱藏自己的情緒和狀態,只要有對孩子細心觀察的習慣,知道孩子平時的喜好、興趣,對孩子的狀態有深入瞭解,那麼當和孩子在一起時,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一丁點變化,都逃不過你的火眼金睛。

如果平時正常上學的孩子突然沒有來由的,因為不想上學而反覆哭鬧;

如果從沒做過噩夢的孩子開始經常說夢話,說一些從沒聽過的話;

如果孩子看電視、繪本時,看到某些場景時情緒變化特別明顯,而且是明顯的害怕的反應,總是對父母欲言又止;

如果孩子突然有段時間變得特別叛逆,身上經常出現淤青或傷痕,還說是摔的;

如果孩子最近總是找父母要錢,說缺錢花,而且支支吾吾說不出錢到底用來幹什麼的。

無緣無故受傷,個人物品經常被損壞,悶悶不樂有心事,不願意去學校,甚至莫名其妙哭……

那家長可能就要注意了!

這些反常行為,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發現孩子有以上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一定要及時想辦法溝通。

02 明確態度,堅決反抗

兒童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節目中公開討論過校園暴力的話題。

節目現場,有人向李玫瑾教授提出疑問:

“如果您的小孩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們說要反抗呢?”

沒想到竟得到了李教授肯定的回答。

李玫瑾教授坦言,自己的外孫女在幼兒園也遇到過被校園暴力的情況。

小男孩把她抱起來扔到了地上,頭磕了一個大包。

我就教她,下次他再抱你,你就揪他耳朵,你使勁拽,他一疼就放手了。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李玫瑾教授認為,校園暴力是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學校有責任,老師有責任,家長更有責任。

青春期是孩子暴力行為的一個高發期,很容易就會有衝突。

如果孩子無緣無故被欺負了,一定要教會他反抗,千萬不能忍。

被打後,要反抗,不是在縱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03 孩子反抗不過,父母要出手

要麼逃跑,要麼反抗,這兩個可能是父母最容易教給孩子的解決辦法了。

可有時候校園霸凌,哪有那麼容易逃得掉和反抗呢!一人難敵四手,個人抵不住群眾,好像只有被欺負的份。

有位網友說道,自己在宿舍被人孤立,然後被整個宿舍的人打,這件事情他告訴過老師,告訴過父母,可是得到的結果是被欺負得更厲害了!

他很想逃,可是面對宿舍其他7個人的圍攻,他能逃到哪裡去?

他也想反抗,可是他的體格根本不足以支援。

臺灣權威的心理學專家金韻蓉曾在自己的書裡也提及過兒子被霸凌的事情,她寫道,當時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讓孩子反抗,告訴老師,能跑就跑,但是孩子依然還是被欺負。

最後她先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到學校找到了那個孩子,給了那個孩子很嚴厲的警告。

沒想到以往任何辦法都沒有效果的事情,因為她先生的一句警告解決了。

從此之後,那個孩子,再也不敢找他兒子的麻煩了!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所以說,孩子就是欺軟怕硬的,即便是最強壯的小孩,心底裡依舊畏懼大人。

對於那些不講理的霸凌者,適當的警告是非常必要的。

法國心理學家麗茲·巴多里在其著作《安撫孩子的藝術》一書中指出:

“有些孩子欺負別人時,並非完全為了給對方造成傷害,而僅僅是想知道,被欺負的孩子底線在哪裡。”

如果這個底線超出霸凌者能控制的範圍,他們就不敢繼續得寸進尺,肆意妄為。

04 保護自己,鍛鍊身體

我們可以發現,經常遭受霸凌的孩子,身體往往也比較瘦弱,在體格上就處於弱勢。而那些經常運動、身材壯實的孩子,則很少被人欺負,即使被欺負了也有反抗的力量。

所以,家長平時不要只顧著監督孩子的作業,也應該引導、督促他們多鍛鍊。

經常鍛鍊的孩子,不僅擁有強健的體格,性格也會變得堅強,更富有自信,僅僅是身上散發的氣場,就能讓那些霸凌者畏懼三分。

泰國曾經出過一個公益短片《打不倒的小女孩》,影片中的麗卡秀樹是一個泰日混血兒,瘦弱的她經常被那些比她更高大和強壯的同學欺負。

和很多被霸凌的孩子一樣,她經常一個人偷偷哭泣,不知道如何是好。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最終她選擇用武術來保護自己。

為了自己不再被人欺負,她走進武術館,在一群高大的成人之間,不畏懼嘲笑,不畏懼辛苦,刻苦練習,最終擁有了保護自己的資本。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保護自己,是真的沒有這個能力。

一個從來不鍛鍊的孩子,當被人推倒之後,他很容易再次被人推倒,因為沒有自保的能力。

所以讓孩子加強身體鍛鍊,有個強健的體魄,必要時學習一些格鬥技能、武術技巧,這些都是自我保護的根本。

李玫瑾教授在面對校園霸凌話題時,也曾提出:自我保護的方法是去發展體育運動。

只要孩子有肌肉感了,他就有爆發力,就不會再輕易地被人欺負,就能保護好自己了。

05 讓孩子擁有朋友

之前《少年的你》熱播,使校園霸凌也成了當時的熱門話題,電影裡的好學生陳念只因一時善念,為另一位跳樓自殺的被霸凌者胡小蝶披上衣服,就被霸凌者盯上,狠狠欺負。

為了安穩度過高三,考上理想的大學,陳念找了混混小北保護自己。

雖然這種方式不可取,但是友誼其實也是一種不被校園霸凌的保護手段。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透過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那些被霸凌的孩子,往往是性格內向,獨來獨往,沒有什麼朋友的。

現實中的情況基本也是這個樣子。

柿子要挑軟的捏,沒什麼朋友的人,即便被欺負也沒人為他出頭,即便被傷害也不敢向別人尋求幫助。

瞭解現實網路上的很多案例也會發現,被霸凌的人,一般都是內向自卑,沉默寡言,被集體孤立,經常一個人出入的。

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一定要有朋友。尤其是到了中學,如果他只是一個人的話,就很容易被欺負,要是能交上三四個朋友,比如他在班裡有四五個關係特好的,這時候別人要欺負他就得掂量了。

孩子遭受校園暴力,反抗一時有效,卻不能解決根本,萬一霸凌者帶了更多的“朋友”來找你找回場子呢?

增強孩子體能,幫助孩子結交朋友,一旦發生衝突,讓孩子知道如何更有效的保護自己,不僅能自保的力量,還能因為朋友的存在而獲得更多的勇氣。

06 多讀相關書籍,從書裡尋找不同的應對之策

很多時候,即便孩子脫離了被欺負的境地,還是會留下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這時候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或者說,自己的孩子還沒有遭遇校園霸凌,但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今後有沒有這樣的可能?也或者,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可能成為施暴者?這一切應該如何避免?

小童君建議,家長和孩子們都應該多去閱讀相關的書籍,為此,小童君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書單,希望今天推薦的圖書,能給大家帶去一些支援。

萬小童書單推薦

1、《我和瓦妮莎一起走》,適讀年齡:4-8歲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這本簡單卻充滿力量的無字圖畫書,描寫小女孩在目睹新同學經歷校園欺凌之後產生的無助、憤怒之情,並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努力,激發整個社群孩子做出反欺凌的舉動。

本書的主題是接納、善良和團結,它將幫助孩子學會辨別校園欺凌,並透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團結協作應對校園欺凌。

2、《你不能欺負我》,適讀年齡:5-12歲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故事中的爸爸的做法很值得回味。當孩子一次次找自己訴苦時,他則以幽默和理解的姿態一步步引導,教會孩子“見招拆招”,直到孩子自己學會了如何用智慧一步步去反擊並化敵為友。

3、《跟小學生的煩惱說拜拜》,適讀年齡:6-14歲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被同學孤立怎麼辦?大家都欺負我怎麼辦?總是愛發怒怎麼辦?……上小學的孩子遇到這些問題,爸爸媽媽找到解決辦法了嗎?

作者在書中講述了40 個鮮活有趣的校園故事,剖析了小學生學習生活中常常會產生的各種煩惱,幫助小學生正視問題,找到解除煩惱的辦法。

4、《善的教育》,適讀年齡:5-14歲

25歲“鹿道森”逝世最大的警示: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校園霸凌

“人之初,性本善”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而善更是中國傳統文化共同推崇的核心內容。

透過善的教育,教會孩子善的重要性以及應該如何日行一善。行善猶如在銀行存款,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讓孩子學會善良,塑造與人為善的道德價值觀。

孩子的成長,容不得半點馬虎,童年的傷害,往往需要一生去治癒。

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能做的就是“既不要讓孩子欺負別人,也不能讓他被欺負”。

多閱讀,多瞭解,反對暴力,拒絕冷漠,共同抵制校園霸凌,孩子才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