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作者:由 翻開歷史叔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9-17

三峽中闕怎麼讀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馬王堆漢墓的出土,也讓湖南省博物館添加了不少文物寶藏。

而其中還有一件文物,也跟T型帛畫一樣,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它便是西漢直裾素紗襌衣。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歷史叔在博物館拍的)

早在1971年12月,長沙市打算修建一座醫院。

在進行挖防空洞的民工發現,原先的紅色網格圖上忽然變成另一種稀稀疏疏的土壤,而且還帶出一股氣體,民工隨後將火柴伸進去發現被點燃了。

工作人員急忙彙報上去,考古人員初步認定這土壤下或許是墓室,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挖掘,在一號墓的墓坑發現一副巨大的棺槨,後被證實為

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夫人----辛追

隨著外層木槨的板蓋被掀開,木槨中央的木棺也呈現出來,木棺四周擺放著大量隨葬品的箱子,其中就有一件衣服格外驚奇,便就是這件西漢直裾素紗襌衣。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辛追婦人的木槨底部)

一件衣服,為何會如此出名?

整件衣服以素紗為面料,既沒有襯裡,也沒有顏色,衣料並非使用尋常的棉布,而是由精細的蠶絲織造,以單經單緯絲交織的方孔平紋而成。

最關鍵是,這件衣服重量只有49克,若除去袖口或者領口,襌衣的重量也僅只有25克左右,可謂是

薄如蟬翼”、“輕若煙霧”

因此,穿上這件輕柔、飄逸質感的紗衣,徐步而行,飄然若飛,盡顯女性的柔美。

有學者推測這件衣服穿上令胴體若隱若現,或許是辛追夫人生前的私人內衣;也有學者認為,這件衣服是裝飾性的服裝,襯托出錦衣的華美和尊貴。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現代人推測圖)

一件衣服,為何能夠如此輕薄?

主要是素紗襌衣是由

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

,經密度一般每釐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釐米就有40根至50根紗,而透空率為75%左右,每平方米紗料僅重15。4克。

整件素衣所用的的四組經絲,分別是

兩組地紋經、一組底經

一組較粗的絨圈經

,在織造時將這些圈絨經起環狀絨圈,隨後再織入起絨緯,織好後再將其抽去使被織的絨圈經形成環狀。

如此結構複雜的衣服,也體現出了漢代織紡蠶絲技術的高度發展。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另外,這種蠶絲又有些不同,其負責吐絲的蠶絲也是有講究的。

當時西漢時期採用的是是

“三俯三起”

一化性三眠蠶

所謂的“三俯三起”是經歷三次休眠和蛻皮的蠶,所吐出來的蠶絲也變得更加纖細,蠶繭也小,因此這就是為什麼這件衣服如此纖細輕薄。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衣服複製起來並不容易。

湖南省博物館曾經嘗試進行復原,但復原出來的衣服重量超過80多克,經過13年的心血研究,研究人員才著手研究一種特殊的食料來餵養養蠶,控制蠶的個頭,最後採用小巧苗條的蠶吐出的絲複製出這件素紗襌衣。

能塞進一個火柴盒?這件只有49克的漢服,專家研究13年才將其復原

現在在博物館展示的,並非是真品

如今湖南省博物館所對外展示的素紗襌衣並不是真品,而是後來仿製成功的復原品。

主要是原件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歷史,如今結構上也已經出現一些變化,成為易碎的物品。

再加上這件素紗襌衣在出土幾年後,曾經就被盜過一回,不過所幸文物已經被追回來,但部分卻遭到損壞,因此不得不進行修復。

作為世界上目前儲存年限最早、最完整、製作工藝最精、最輕薄的一件衣服,西漢直裾素紗襌衣在我國古代絲織史、服飾史以及科技發展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歷經2000多年,這件衣服的故事依然還在繼續,穿梭千年,離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