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客觀看待矽片價格下降

作者: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0-18

薛光林哪裡人

客觀看待矽片價格下降

龍頭企業的產品定價在行業內具有風向標作用。近日,矽片龍頭企業隆基股份、中環股份相繼下調矽片報價,降價幅度達10%左右。此輪矽片降價原因是什麼?是去庫存還是打價格戰?規範行業健康發展需要補齊哪些短板?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創新所副所長李鋒。

多重因素推動降價

記者:近一年多來,矽料漲價、矽片漲價、電池漲價、元件漲價……光伏產業各環節輪番漲價。如今,龍頭企業卻開始調低矽片價格,原因是什麼?

李鋒: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成本高企抑制終端需求,矽片供求關係發生變化。

隨著存量企業擴大矽片產能、增量企業佈局矽片生產,以及矽片價格大幅上漲帶來需求下降,矽片供需關係迎來拐點,供給開始大於需求,並呈擴大趨勢。同時,矽料價格飆漲疊加能耗雙控、電力供應緊張導致的限電影響,光伏產業的電池和元件等環節承壓較大,開工率明顯下降,對矽片需求降低。

隆基股份與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東方日升5家企業於2021年9月30日聯合釋出的《關於促進光伏元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籲》稱,元件企業很多已簽訂的訂單將陷入虧損,產能達產率不超過70%,呼籲抑制無序漲價。同時,電池和元件企業開工率下降直接推動矽片企業降低開工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矽業分會調研10家單晶矽片企業發現,個別企業開工率降至50%。

同時,由於2021年產業鏈上游價格高企,大部分下游買家和終端企業處於觀望狀態。業內普遍預計,2021年全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在55GW至65GW,但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為25。56GW,遠低於行業預期,四季度光伏搶裝潮也未如期而至。若光伏元件價格繼續維持在2元/W以上,很多元件企業難以承受,矽片需求還會進一步下降。

二是在矽料價格大漲的情況下,上下游產業價格傳導效果顯現。

2020年5月,矽料價格曾一度跌破6萬元/噸,但此後開始步入上行週期,一直到2021年7月才出現高位回撥,成交均價仍在21萬元/噸左右,之後成交價繼續上漲,2021年11月升到26。5萬元/噸,在一年半的時間內翻了兩番。

矽料價格大漲帶動矽料企業擴張產能,還吸引其他行業企業投資。目前正在擴產和投資的矽料專案將在2023年集中投產,矽料價格未來幾年有可能出現大幅回撥。此輪矽片降價,也是對矽料價格基本見頂的提前反應。

未來有望迴歸平穩

記者:矽片價格會不會持續下降?

李鋒:目前,矽料價格維持在23萬元/噸左右,由於矽片降價對企業利潤率影響明顯,在矽料價格沒有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企業持續降低矽片價格的可能性不大。

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的調價,主要還是源於矽片產能擴張與下游企業惜購,是矽片供求關係發生顯著變化、上下游價格傳導和價格週期性波動共同作用的結果。本次矽片價格下降既是對下游元件需求放緩的應對,也是對上游矽料價格上漲的限制,有利於光伏產業鏈價格的合理化。

隨著矽片價格走低,電池、元件企業的盈利壓力有望緩解,可以有效推動下游企業收益率提升。當矽片價格迴歸合理區間,元件企業開工率將會逐步回升,有利於行業持續發展。

促進產業鏈企業共贏

記者:如何降低矽片價格波動對行業的影響?

李鋒:應引導矽片價格平穩下行,避免短期大幅下滑,提升矽片企業生產積極性。

從矽片端來看,矽片利潤率不高。所以,儘管矽片價格高企,但矽片企業生產積極性並不高,而矽料價格上漲還給矽片企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隆基股份2021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2。06億元,同比增長66。1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5。56億元,同比增長18。87%,利潤增幅遠低於營業收入增幅。

推動矽料價格適當下調,與矽片價格下降形成聯動效應,避免矽料企業未來受到較大沖擊。此前,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和保利協鑫等矽料龍頭企業從2017年開始連續兩年快速擴產,導致供過於求,矽料價格不到兩年時間下降50%以上。以此為鑑,如果矽料價格未來步入快速下行通道,擴產和新投產企業將面臨較大風險。

支援企業協同發展,共建利益共享的產業鏈,促進上中下游企業實現共贏。2021年矽料新增產能大幅減少,疊加矽片產能大規模增加,推動矽料價格猛漲,不斷拉高矽片價格,持續推高光伏發電成本,最終抑制了終端的光伏裝機需求,不利於光伏產業持續發展。

光伏作為重要的清潔低碳能源,在國家實施“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需要引導矽料、矽片、電池和元件企業協同發展,降低矽片價格下調對企業的不利影響,共同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同時,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透過技術創新降低生產成本,為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援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攜手攻關矽料、矽片、電池和元件等環節的關鍵核心技術,進一步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支援企業與高職院校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促進產業鏈與人才鏈有機銜接、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