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司馬遷外孫讓史記重見天日,卻因口不擇言被處死,淺談楊惲的坎坷

作者:由 靈筆銘字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02

漢宣帝為什麼殺楊惲

文|嚮往高處陽光(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抄襲、搬運必究)

史記雖然不是中國四大名著,但它對後世的影響絕對毋庸置疑,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大多是出自於明清兩朝,小說作者並不是完完全全按照歷史程序去走,他是帶有自己的主觀意識,難免會跟正史出現誤差,裡面所描繪的人物性格並不是完全正確的。而史記是由史官司馬遷所編撰的,為了完成這部著作,他查閱了很多書籍與資料,司馬遷寫的這部史記貫穿了他的一生。

司馬遷外孫讓史記重見天日,卻因口不擇言被處死,淺談楊惲的坎坷

一,史記的誕生

司馬遷得罪了漢武帝,在當時他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死,要麼以宮刑免受一死,因為史記未完成,司馬遷果斷選擇了宮刑,目的就是要把這本書給完結了,這也足以看出司馬遷的想要完成史記的決心,不成大事誓不回頭。也難怪魯迅先生曾高度評價史記,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本史記總共記載了三千多年的歷史,上至上古時代的黃帝,下至漢武帝劉徹元狩元年,為後人研究這段歷史提供了大量珍貴資料。

史記確實完成了,但是這本書是比較寫實的,因為司馬遷惹惱了皇帝,漢武帝為人我們都清楚,他雖然是一個明君,但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史記確實也有批判漢武帝,稍有不慎,這本著作就可能就晚節不保了。那麼司馬遷之前所做的努力也就全白費了,所以,司馬遷做了一件很聰明的事,把書藏回老家,等到合適的時機再拿出來。

司馬遷的女兒司馬英與楊敞結為夫婦,生有三子,大兒子楊忠性格像他老爸楊敞,謹言慎行,就是說話特別的小心。而兒子楊惲則更像外祖父司馬遷,有氣節,敢說敢做。三兒子楊寶就是一個宅男,一生並沒有出任當官,愛好研究書籍,終老於家。這個楊敞是個讀書人,外加他的小心翼翼性格,使得他官至丞相,楊敞死後,那麼就由他大兒子繼承楊敞的爵位。

司馬遷外孫讓史記重見天日,卻因口不擇言被處死,淺談楊惲的坎坷

二,楊惲對史記的傳播

二兒子楊惲從小就喜愛讀外公寫的史記,常常因為讀到某些感人情節就落類,打心裡很佩服外公。除此之外,楊惲也是一個很大方的人,老爸是丞相,金銀珠寶俸祿肯定不會少,楊惲很喜歡仗義疏財,因此名氣不少。況且他還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年紀輕輕就成為了一名士大夫,不過,這世上並沒有完美的人,楊惲因為太像司馬遷了,導致後面惹來了殺身之禍。

司馬遷在世時是漢武帝當權,楊惲當官時是漢宣帝當權。漢宣帝是一個乞丐皇帝,他是漢武帝的曾孫子,漢武帝晚年不知信了什麼邪,竟然把太子劉據逼死,衛夫人也不得不以死表清白,這可以說是漢武帝的人生汙點。漢宣帝劉詢對於漢武帝應該是抱有一點怨恨的,而史記確實有寫這件事,這也就給楊惲給漢宣帝獻上史記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當然,在此之前,楊惲還立了一次功。漢宣帝是因為丞相霍光的緣故才當上皇帝的,一直以來都對這位丞相恭恭敬敬,擔心他會突然翻面,雖然暗裡知道霍氏家族的陰謀,幸好劉詢還是能夠沉住氣,等霍光死了,霍氏家族開始蠢蠢欲動了。楊惲因為揭露有功,被漢宣帝升官了,做了中郎將。自此,楊惲也在朝廷上有了一席之地,他也覺得這個劉詢是個明軍,所以他把史記呈現給漢宣帝。漢宣帝覺得不錯,自此史記就大量傳印,傳開,不得不說,楊惲這個人對史記的貢獻也是有的,要不是他挑了一個好時機,恐怕史記還要多等幾十年才公開於世。

司馬遷外孫讓史記重見天日,卻因口不擇言被處死,淺談楊惲的坎坷

三,楊惲的為人處世

正所謂人紅是非多,楊惲的官也越升越大,但他並不像父親一樣行事處處小心,他一直在歌頌自己多麼有才有德,他還特別愛揭發別人的隱私,做得不好就說,完全沒有顧忌旁人的感受。所以,這就惹來仇家戴長樂,這個戴長樂仗著自己跟劉詢是發小,從小玩到大,所以當劉詢當上皇帝后,漢宣帝還是好好提拔了自己的發小戴長樂。

誰知這個戴長樂就是一個大嘴巴,竟然說起了皇帝即位前的種種事蹟,當然他不是當面對著皇帝說,他是被其它人告發了,皇帝把他收到監牢裡。這個戴長樂就很懊悔呀,究竟是誰那麼多嘴才皇帝說此事呢?過一會兒,他就認為愛揭發人的楊惲嫌疑最大,楊惲也因此成功被戴長樂拖下水。漢宣帝雖然文治超過漢文帝,但在這一方面,他也做得不對,輕而易舉就把楊惲判罪了。

因為這兩人都是九卿,不忍心殺了,所以就把他們攆回老家。楊惲也因此對漢宣帝懷恨在心,其實按照楊惲的性格,筆者是相信他沒有舉報戴長樂的,若是有的話,他也不會如此只恨漢宣帝,他很顯然是因為自己的性格,遭到了別人的汙衊,而漢宣帝竟然信了,讓他很失望。自此他就借酒消愁,花錢來發洩了,靠著這幾年當官的俸祿,自己也有農耕。做起了一些小生意,日子還是過得有聲有色。

司馬遷外孫讓史記重見天日,卻因口不擇言被處死,淺談楊惲的坎坷

四,楊惲惹禍上身

孫會宗看不過自己的好朋友楊惲就此沉淪,便好言相勸,囑咐他不要喝太多的酒,漢宣帝是明帝,你看看別人被解僱後還能繼續回朝廷當官,你只要好好等待,好好反思,相信漢宣帝不久後就會過來重新聘請你回去了。但是那一次把楊惲傷得太深了,他不但不認錯,還回了一封信給孫會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報孫會宗書,和他外祖父司馬遷寫的報任安書極其相似。

信裡內容既有他譏諷當權者劉詢,同時也譏諷了這個孫宗會,說他不懂事務,當官就是傻,他還為自己狂放不羈的行為所辯解。除了孫宗會勸他以外,楊惲的侄子楊譚也過來勸舅舅好好安心等候,但還是沒用,楊惲還破口大罵漢宣帝。楊惲罵宣帝這件事被一個馬官聽到了。說來也巧,這時候還出現了日食,現代文明我們知道日食是一種現象,是因為太陽、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線時才出現的。古代人就愛風水呀,老百姓相信,皇帝也相信,出現月食是因為世間有人做錯事了。

所以,當這位馬官去給漢宣帝通報此事時,漢宣帝自然就非常生氣了,加上月食事件的出現,使漢宣帝更有理由對楊惲的所作所為而仇恨。很快,楊惲又入獄了,抄他家時還發現了那封報孫會宗書,皇帝看了那封信後,二話不說就把楊惲腰斬了,史記也隨著楊惲的死去而停止民間傳播。皇宮裡應該有一份,但有些內容是萬萬不能傳播出去的,對於這一部分內容,相信知道的人也並不多,楊惲是一個,可惜他因為自己的性格而惹禍上身,命喪黃泉。後來我們看到的史記,都是後人陸陸續續補上的,等到東漢中期才慢慢開始盛行傳播開來。

楊惲為人是好的,能力很強,但他卻不懂得如何跟別人友好的進行交流相處,反觀我們現代人,身邊當中也不乏有楊惲這種人,自身技術非常優秀,但卻遲遲得不到老闆的升職加薪,你可能也會很好奇,明明自己的能力已經比公司很多人都要好,為什麼老闆提拔他而不提拔我呢?那麼你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為人處事方面出現了問題,畢竟你升職加薪後,手下也總有點人讓你管,但你是否真的能處理好這其中的關係嗎?人際關係不過關,手下很有可能就不聽你話,那麼這個部門可能就發揮不了它最大的作用,總結一句,還是情商不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