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作者:由 對古標今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12-20

陌上桑漢樂府漢服店是正嗎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在無數先輩多年的努力奮鬥之下,我國無論是從科技,文化還是藝術等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國際上的地位更是越發的重要。

也是因此,屬於我們國家的燦爛文化逐漸走向了世界舞臺,吸引到了更多人的目光。

其中就包括最近非常受歡迎的漢服,近幾年來漢服文化在國內風靡一時,甚至於在國外的街頭也時不時能看到漢服的身影,這也體現出了我們國家的文化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全世界。但是

漢服盛行的同時,大家都有察覺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夏天穿這種衣服屬實是有點悶熱。

這也讓大家非常的好奇

,那就是生活在古代的人們到了炎熱的夏天也會是這種穿著嗎?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空調風扇,那麼他們究竟是如何度過每年的炎夏的呢?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高溫天氣

可能有的讀者會覺得現代社會因為科技,人口等方面的快速發展,導致二氧化碳排出量日益增多,並且綠色植被,環境也是大量的被破壞,所以現代社會夏天的溫度肯定是要高於古代

的,嚴格來說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是從地球始終如一的運動規律和中國的地理位置來看,古代夏天的溫度即使沒有現在的高,但也不會相差太大,這是客觀條件所決定的。

從一些詩人或名家的話語中也可以想象到古代的夏天究竟有多麼炎熱,施耐庵曾經寫道過“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蘇轍也曾有寫到“執熱臥北窗,淋漓汗流注”。從這些詩詞語句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人對於炎熱的夏天也是充滿了無奈,更何況他們所生活的年代也沒有空調,風扇這樣高效的降暑減熱的工具。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夏天對於他們來說可能是相當危險的存在,在各種的古籍當中也都有記載過,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次的旱災,農民顆粒無收不說,更有的人會因為炎熱的天氣丟掉自己的性命。

當然了,古人的智慧是不容小覷的,要知道在古代,人們就靠著自己的智慧做出了最早的“冰箱”,“冷飲”了。沒錯,

我們現在所喝到的冷飲,在古代同樣可以喝到,古時候的人們會在最寒冷的冬天去已經凍死的河水當中鑿冰,然後將鑿下的冰塊收集起來,運回家中在陰涼之地所修建的地窖當中,之後再用稻草,蘆蓆蓋在上面,然後鋪上一層隔溫的材料比如樹葉,最後將地窖密封。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這樣一來,本就不見天日的地窖溫度就比較低,再加上存著滿滿當當的冰塊,就形成了一座冷庫,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夏天再開封用冰,當然,除了像這樣的冰窖之外還有像冰井之類的方式。不過即便如此,每年從冬季開始儲冰放入儲存之地,到了夏季解封之後仍然會損失到三分之二左右的冰量,所以古人大多都會提前儲存夏天大概所需冰量的三倍之多。

而在很少甚至於不會下雪結冰的南方,夏天想要去用這種方式降溫那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不過在唐朝末年的時候,古人發現了只要將硝石溶解在水中,他在溶解時便會吸取大量的熱量,如此一來就可以起到快速降低水溫甚至於讓其結冰的效果,於是這種方法便開始被古人運用了起來,人們終於可以在夏天自己來降溫,甚至進行人造冰的製作。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到了南宋時期,更是出現了冰飲市場,而且市面上的冷食,冷飲種類繁多,像豆沙冰山,酸梅湯,冰鎮瓜果等等。元代更是有商人在冰塊中加入些許的果漿,牛羊奶,這幾乎可以說是咱們中國最早的冰淇淋了。所以可見在外部的降溫工具方面,古人的智慧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並且起到了非常好的降溫效果。

衣著方面

除了外部的降溫工具像剛剛所提到的冰窖,冷飲,冷食等方面,古人在衣著方面也會做一些文章。不過大家可能透過一些電視劇看到,古人即便在夏天依然是穿著非常厚重的衣服,一層套一層,這樣的服飾在冬天肯定是非常保暖的,但是在夏天未免太過於厚重了。那麼在夏天的高溫炙烤之下,

古人究竟是如何穿著的?真的是這麼厚的衣服嗎?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可能大家會覺得古人由於所處時代的侷限性,受當時的生活習慣和風俗文化的影響,本身的思想會過於保守,在穿著方面那肯定就是“全包”了,但其實並非如此,思想方面簡單舉個例子您就知道了。

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和阮咸。

他們個個都是浪蕩不羈之輩,尤其是其中的劉伶,此人雖然身處封建社會,可他在某些方面的思想甚至都要遠超我們現代社會,他在家中幾乎是日日赤身裸體,即便家中有客來訪也依然是如此,他認為天地便是他的衣物,這種思想做法哪怕是放到現代社會也是很難被接受的,可見古人並非都是刻板保守的。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而大多數古人的想法雖然不至於這麼“超前”,但他們夏天所穿著的衣物也並非那樣厚重嚴實。

其實在一些史書上曾有記載,有些時代的古人在夏天時會穿一種叫做“紗衣”的衣物,這種衣物極其的輕薄通透,幾乎可以說是透明的存在。

就是這種在我們看來對古人來說太過於“開放”的衣物,偏偏是古人最早做出來並且穿戴起來的。

這並非是空穴來風,早在1972年出土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的文物之中,就曾出現過一件素紗衣,這件紗衣整體的重量僅僅只有四十八克的重量,還不足一兩之重,據說將其摺疊起來的話可以放入一個小小的火柴盒之中。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大家可以想象到像這種極其輕透的衣物,夏天穿到身上的話會是多麼的清涼,這也證明早在西漢初期便有人開始如此穿著了。

當然了,因為階級性的原因,當時的普通老百姓大機率是沒有錢去做這樣的一身衣物的,不過即便如此,這也不會阻礙老百姓在炎夏對於清涼的追逐。

我們在一些古代的壁畫上和一些流傳下來的畫作當中可以看出來,有的一些男性在夏季的時候全裸著上半身,而下半身僅僅只穿著可以遮擋重要部位的短褲。

在北齊的一幅名畫《北齊校書圖》之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古人,參與校書工作的一些男性更是穿著非常清涼的吊帶裙,披著薄如蟬翼的紗衣在一起商討手頭的工作,而一些女子也是披著素紗衣在廚房勞作。

這些都是對於當時朝代的民間百姓,夏天生活的客觀描述和記載。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包括像宋朝的《槐蔭消夏圖》,《柳蔭高士圖》等等,裡面所描繪的古代男性大都是赤裸著上半身,棲於樹蔭之下,高臥涼榻之上的。

這些畫作來自於不同的朝代,出自不同的大師,描繪了不同的場景,但是都表達出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古人在炎炎夏日的穿著並非總是長袍大褂,捂著嚴嚴實實的。

當然了,這些情況大多是在四下無人,或者家中僅僅只有自己人,沒有親朋好友的時候,才會這樣穿著,如果平日需要出門的話他們也會穿上更為莊重、整潔、大氣的衣服的。但即便是這樣,我們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那就是古人並非是如我們所想象的那樣,終日穿著一層又一層厚重的長褂寬袍,這些都是我們生活在現代的人透過一些不太嚴謹的電視劇所幻想出來,並強加於古人身上的。就如前文所說到的,有很多的古人,文人墨客會在夏天的時候寄情于山水之間,在這種人煙稀少的地方,甚至有的人會衣不蔽體,隨意馳騁納涼。

在古代,夏天依舊非常炎熱,那麼古人夏天的穿著究竟如何?

所以,大家可以看得出來,

生活在古代的人們雖然並沒有現在發達的科技水平,但是他們依然憑藉自身的智慧為自己找到了很多消暑解熱的方法,無論是冰窖,冰井,冰鑑 。不管是冷飲,冷食,亦或是清涼的衣物,都是古人智慧的體現。甚至我們現在的很多方法都是從古人的方法當中演變,演化出來的,所以他們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的。

同時,我們也能發覺,其實自己對於古人的瞭解還是過於流於表面了,我們要更加認真地去研究,探討歷史。

國風國潮丨學習漢服知識,傳承漢服文化

商賈研習社

購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