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錢多就能任性?超募資金現象如何破題

作者:由 河馬財經研究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02

如何募集資金

錢多就能任性?超募資金現象如何破題

近日上市的禾邁股份連續引發市場關注。12月7日,禾邁股份公告,確定每股發行價格為557。8元。在此之前,A股市場中義翹神州每股292。92元發行價已經是“天花板”,但不到四個月這一紀錄就被禾邁股份打破了。

12

月14日,禾邁股份公佈上市發行結果,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65。1387萬股,放棄認購金額3。63億元。若與網上發行數量對比,禾邁股份棄購比例達18。74%,重新整理A股最高棄購紀錄。因此,上市前市場普遍擔心禾邁股份是否會首日破發。但禾邁股份不僅沒破發反而大漲,最高漲至824元。

當募集資金超過實際需求

當日晚間,禾邁股份的一份公告再次引起熱議。公告顯示,禾邁股份在實際募資總額達到55。78億元后,在保證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專案實施、募集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及其子公司擬使用最高不超過人民幣45億元(含本數)的暫時閒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具體來看,資金擬用於購買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有保本約定的投資產品。一時間,市場充斥著對禾邁股份“有錢任性”的人設。

網友算了這樣一筆賬,“禾邁股份2020年淨利潤1個億,超募資金中的45億,買一個年化3%的產品,就可以每年產生1。35億的利潤。”為什麼會有上市公司錢多了不知道怎麼投資和研發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近10倍計劃募資的實際募集金額,確實值得好好思考一番。

超募現象的產生原因

IPO

高超募現象的根本原因是發行價格市場化。擬上市公司在IPO前會有招股說明書,說明書裡公開了募集資金的用途,而由於固定了募集資金的用途,所以擬上市公司就有一個最低募集額度來完成這些新的專案。

但是,實際募集資金,是公司發行股票交換的對價,並不一定是公司需要的量。一般來說,可能公司需要的量大於實際募資,也可能公司需要的量小於實際募資,但一定等於相對應數量的股票價值。

當公司股票價值確定後,想要讓計劃募集資金與實際募集資金實現匹配,最佳的解決方案就是調節發行規模,而發行規模有法定最低限制(發行新股要佔上市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如果發行後總股本超過4億股的,則可以不低於10%),致使超募問題的出現。

超募本身應從兩方面看待,一方面超募反映投資者對公司的認可,上市公司多拿到資金,只要能合理利用就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如果超募的錢被上市公司用於合理投資,最終也回饋給投資者,這本身是市場化的作用。

大量超募資金被用於補流與理財

禾邁股份的情況不是個例,12月份以來,A股共有25只新股上市,其中21只超募,佔比超八成,均來自科創板或創業板。從超募情況看,9只新股超募2倍以上,最高達9倍。

12

月以來,先後有2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超募資金的使用情況。從使用用途來看,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有17家,用於購買理財產品的有9家,其餘則用於投資新專案等。另外,也有上市公司對超募資金進行了多樣化的安排,同時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與購買理財產品。

超募資金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出於對上市公司實際經營發展的需要,有利於持續生產經營。對此,部分上市公司就此公告中稱,可以滿足流動資金需求,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財務成本,進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維護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利益。但是,大筆超募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合規但不一定是最優解。將超募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並不符合證券市場募集資金的初衷。

應當讓超募資金髮揮出應有價值

如何用好手頭的超募資金?12月15日,有科創板公司宣佈,將超募資金用於收購併增資所在產業鏈企業,增強主業競爭力。上述公司公告稱,擬使用7000萬元超募資金收購所在產業鏈某企業60%股權,同時再用部分超募資金對其增資,增資完成後將持有該企業66%股權,取得控股權。公司認為,該交易有利於進一步完善公司主業佈局,有利於提升公司的經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上市公司應將超募資金用於主營業務相關領域,增強核心競爭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為企業和投資者帶來良好投資回報。將資源配置到優質產業中,透過發展主業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全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形成資金的良性迴圈。

此外,募集資金使用相關規則也有最佳化空間。註冊制下,務必加強對超募資金的相關管理工作。有市場人士建議,把超募資金的使用與上市公司再融資掛鉤,募集資金沒有使用完畢的上市公司不宜進行再融資。此外,超募資金使用中出現嚴重問題的,應對上市公司再融資進行相關限制。

當然,相關制度需進一步充分發揮規則引導作用,建立市場化的解決方案。有專家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允許超募資金回購,觸及社會公眾股限制的時候,允許先用資本公積擴股到4億股以上再回購,有利於解決閒置資金浪費問題;二是,讓超募閒置資金透過戰略配售基金渠道回到市場上去,支援更多的實體企業IPO;三是,修改相關規則,以融券的方式來增加上市之初的實際流通量,促進市場化發行定價;四是,適當加快新股供應,促進發行定價更加合理化。

不是每次併購都有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