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作者:由 伏一尋史記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06

張飛是蜀國的嗎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公元263年,三國時代末期,魏國獨大,蜀國式微。

司馬昭見時機已到,派大將鄧艾出兵伐蜀。

鄧艾不愧為魏國名將,一路領兵打仗勢如破竹,僅僅三個月就直逼成都城下。

蜀後主劉禪見抵抗無用,遂率領眾人出城投降。

至此,蜀國正式宣告滅亡。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蜀國既已投降魏國,鄧艾作為主將自然要對蜀國軍民進行一番安排。

按照鄧艾實施的保境安民政策,魏國將士將不殺蜀臣、不犯百姓。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瞭解三國故事的朋友都知道,蜀國滅國後,張飛一家的確跟著劉後主享盡榮華,無人敢動,但張飛的好兄弟關羽一族卻慘遭屠滅。

二人同是蜀漢名將,為何後人際遇天差地別?其實原因很簡單。

關張身死,蜀國從衰敗到滅亡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關羽和張飛皆是劉備的結拜兄弟

,也是劉備手上不可多得的虎將。

論武功兩人當是不相上下,論智謀,關羽還在張飛之上。

但不管怎樣,劉備能建立蜀漢政權,這兩位都可說是功不可沒。

在劉備稱王,勢力大增之後,關羽同張飛也跟著封侯拜相榮耀加身。

如果劉氏一族能在蜀地長久統治下去,那麼以關羽和張飛那時的地位,理當也能廕庇後人平安富貴。

可在長年戰亂你爭我斗的三國時期,除非實現大一統,否則就難以贏得喘息發展的機會。

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蜀國的鼎盛只是暫時的,很快,衰敗就隨之而來。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江山難打亦難守,劉關張三兄弟守不住蜀漢的江山,相繼迎來了身死的命運。

在三國的這場爭奪中,關羽和張飛實在下場悽慘。

公元220年,關羽大意失荊州之後敗走麥城。

因麥城糧草不足,關羽冒險突圍,不曾想身中吳軍埋伏,因寡不敵眾竟遭吳國馬忠這樣的宵小之輩擒獲。

關羽被擒之後,他的長子關平立即趕去相救,結果也是難敵對手,被一併捉住。

我們知道,關羽性格忠勇,對劉備生死相隨。

但面對其他勢力時,關羽的性格又頗為狂妄孤傲。這次落在孫權手上,是誓死不肯投降。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孫權氣量不如曹操,見關羽態度強硬,不能為自己所用,那麼留著也是一個威脅。

遂不抱收服的心思,將關羽父子推出斬首。

關羽死後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張飛也走到了最後時刻。

張飛的死甚至更加讓人意難平,這樣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將,竟然不是戰死沙場,而是

在營中被暗殺而死。

張飛性格暴躁且講義氣。關羽兵敗身亡後,他一直想著替兄報仇。

如今機會來了,張飛便下令全軍要以白旗白甲,掛孝伐吳。

而之後殺死張飛的範強、張達便是受命制辦白旗白甲的人,因時間緊迫不能製作完成,兩人遭到張飛嚴懲,被打得口吐鮮血。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張飛急於求成,只給兩人一日期限,只道完不成任務就斬首示眾。

範強、張達心知這任務不可能完成,而且張飛也不會心軟善待部下。

他二人橫豎是一死,不如斬了張飛首級投靠吳國。

兩人實力遠不如張飛,

正面拼殺不行,便趁張飛喝醉摸入張飛帳中,將人給殺了

關羽和張飛,兩顆將星接連隕落。

這之後,蜀漢陣營的黃忠、馬超、劉備也相繼身死。

蜀國的傾頹已是大勢所趨,任憑後面諸葛亮等人再怎麼力挽狂瀾也避免不了滅亡的結局。

魏軍入境,張飛一家無人敢動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公元263年,劉禪投降,蜀國滅亡,魏將鄧艾帥雄師入主成都。

前面已經說過,鄧艾實施保境安民的政策,他優待蜀臣,善待百姓,力求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

為了讓自己言之可信,鄧艾還下了命令,將此前在戰場上戰死的魏蜀兩國士兵埋葬在一起,以示兩國已經合為一體,自此不分敵我。

鄧艾的這種做法自然是無可厚非。

這讓劉禪這個亡國之君投降後不僅保住了蜀國軍民,而且自己也活下命來,被魏國許以不少好處。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他被送到魏都洛陽被封了個安樂縣公,從此榮華富貴照享不誤,晚年生活也安穩無憂。

“此間樂,不思蜀”的典故也由此而來。

但有的讀者可能就要問了,我們不是在說張飛和關羽的後人如何了嗎,這和劉禪有什麼關係?

實際上,滅國後,

張飛一家能得到一個不錯的結局和劉禪實在關係匪淺。

為何這麼說呢?

張飛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劉禪為妻。

長女最開始是劉禪的太子妃,劉禪登基稱帝后,她從太子妃成了皇后,也就是敬哀皇后。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後來長女去世,張飛的幼女又入宮嫁給了劉禪,最後也當上了皇后,也就是張皇后。

待劉禪在亡國之後被魏國封了安樂公,張皇后自然也隨劉禪去了洛陽,成了安樂公夫人。

因著這層關係,張飛的後人當然也可以跟著享受這投降的好處,雖然家族地位和榮華都不復昔日,但至少也能保住性命,繼續享樂。

至於張飛的兩個兒子,張苞和張紹,張苞在亡國之前就已戰死自不必說。

而張紹呢,在鄧艾大軍到達成都時,跟著劉禪站的是投降派,早早遞了降書,也就活下命來。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當然有的人會覺得,劉禪投降後自己都仰人鼻息,苟活性命,單是靠他的關係庇佑妻子家人或許他還那麼大能耐。那我們不妨再看看這張飛的妻子是誰。

張飛的妻子夏侯氏身份也不簡單,這夏侯氏正是魏國名將夏侯淵的侄女,夏侯淵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在魏國的地位不容小覷。

張飛娶夏侯氏為妻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是敵國將軍的侄女。

後來知道真相後,也曾經因為兩國的敵對關係頗有些為難。

但等魏國兼併蜀國後,夏侯氏的作用就發揮出來了。

這可是夏侯淵大將軍的侄女,知道其中關係,魏國將士自然也就不會動張飛一家了。

不同命運,關羽滿門無一倖免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與張飛一家兩相比較一下,關羽一家的下場就要悽慘太多,

蜀國滅亡後,關羽滿門遭到斬殺,無一倖免。這是為何?

首先,這和關羽曾經輝煌的征戰史有關。大家都知道關羽水淹七軍那場經典戰役。

這一戰開始於關羽大軍包圍曹仁所把守的樊城,曹操派于禁、龐德南下迎戰關羽。

而關羽不愧為一代戰神,面對曹魏大軍絲毫不懼,出奇兵直接水淹七軍。

隨後擒于禁,斬龐德。

這一戰讓關羽威震華夏,但也在蜀亡後為關羽後人招來禍患。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當時龐德至死不降被關羽所殺,他這種行為比起投降的于禁,在魏國看來是忠義有加的。

因感念龐德為國身死,曹操與曹丕父子先後為龐德之子龐會等人封官加爵。

這麼一來,龐德的死對於龐氏兄弟來說也就意義非凡。

他們沒辦法在關羽鼎盛之時手刃這個殺父仇人,只能等關羽身死,蜀國滅亡後,將仇恨發洩在關羽後人身上。

龐會跟隨鄧艾大軍伐蜀,終於等到了公報私仇的機會。

“龐德子會,隨軍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

王隱《蜀記》中的寥寥幾句記載背後,是關羽一家莫大的悲哀。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但要知道,鄧艾對待蜀國的政策是撫慰為主,只要投降就能與魏國軍隊相安無事。

鄧艾作為主帥,為了避免生亂那麼一定會講求信義,絕不會出爾反爾,更不會因為龐會有私仇,就放縱他去報仇。

那麼龐會是怎麼尋得機會的呢?我們只能想到一個答案,那就是關羽後人在魏軍打到成都後,並沒有跟隨劉禪選擇投降!而是選擇戰至最後。

關羽誓死追隨劉備,辛辛苦苦為劉家打下江山。

現在劉備的兒子軟弱要將一切拱手相讓,關羽的後人則不一定也是如此。

而且關羽一向硬氣,昔日面對曹操,面對孫權都不曾投降。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最後和兒子關平更是因為不降而死在孫權手上。

這兩人的形象,尤其是關羽的形象,在後人心中一定是十分高大的。

所以極有可能,後人受關羽父子影響,在蜀亡之後並沒有投向鄧艾。

如果只是普通人不投降,鄧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但關羽的威名與地位在蜀地民眾心中非常高,如果他的後人奮起反抗,想必也會產生巨大的號召力。

所以鄧艾無論如何都不會放任關氏後人成為隱患。

這也就讓龐會有了機會替父報仇,盡滅關氏。

結語:

蜀國滅亡後,為何張飛一家無人敢動,關羽卻滿門被殺?

俗話說得好,同人不同命,這放在關羽和張飛身上十分適用。

同是劉備結拜兄弟,同是名揚天下的蜀國大將,就連身死時間,也先後不過一年。

但就是這樣一對好兄弟,後人的命運卻相差如此之大,一邊繼續享受富貴,一邊卻滿門被殺。

歸根結底,張飛運氣好,關羽性子傲。就是這一點點差別,註定了後人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