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作者:由 M孟浪之言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3-01-14

太陽能如何解凍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雪球地球又稱為“全球凍結”,是為了解釋一些地質現象而提出的假說,指的是大部分的地球表面都被厚厚的冰覆蓋。1992年,來自美國的約瑟夫·柯世韋因克首次提出了這個假說。隨後,同是來自美國的保羅·霍夫曼於1998年發現了證據,使該假說得到關注。

假說提到,地球曾經發生過三次全球凍結。分別是約23億年前的休倫冰河時期、約7億年前的斯圖特冰期和約6億5000萬年前的馬裡諾冰期。雪球時期,全球海洋全部被凍結,僅僅在厚達兩公里的冰層下存有少量因地熱而融化的液態水。

全球凍結的過程

目前我們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最終導致了全球凍結。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但如今主流的說法是甲烷水合物產生的影響。海底堆積的浮游生物屍體分解時會釋放甲烷氣體,甲烷氣體在海底凍結成了甲烷水合物。

甲烷氣體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甲烷氣體從海水中釋放到大氣以後,就會快速引發全球變暖。

由於快速的全球變暖,水迴圈加快,陸地的風化與侵蝕作用加劇,海水失去大量離子,繼而導致二氧化碳以成碳酸鹽的形式被固定在海底,致使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下降。

當有一天甲烷水合物耗光,釋放出的甲烷氣體也全部分解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濃度會急劇下降,導致地球瞬間變冷。10萬年間,覆蓋大地的冰從極地蔓延到了緯度30°附近,面積不斷增大的冰將絕大部分太陽能反射回去,隨後僅用數百年就會形成雪球地球。

此時,如果有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看到的情況可能就和木衛二相似。

地球的解凍過程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地球處於雪球地球狀態時的平均氣溫為-40℃(赤道附近為-35℃,兩極附近為-50℃)。在如此嚴寒的環境中,地球中仍然存在沒有被凍結的液態水,它們分佈在海冰之下和火山帶周邊。

人們猜想在這些可以被稱為“綠洲”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生物可以勉強維繫生命呢。事實上,雖然存在一些活著的生物,但在休倫冰河時期只有病毒和細菌,在斯圖特冰期和馬裡諾冰期只有一些單細胞生物得以存活。

那麼地球是如何從雪球地球的危機中解脫出來的呢?

二氧化碳,竟然作為火山氣體被釋放出來。

在正常狀態下時,陸地上的岩石被風化侵蝕,離子透過河川流向大海,與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變成石灰石,固定在海底。地球透過這個過程調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防止在大氣中過量存在。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但在冰河時期,由於厚厚的冰面阻斷了風化、侵蝕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過程隨之停止,火山作用的帶來的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堆積,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逐漸上升。當二氧化碳濃度上升至約現在的350倍(12%)時,在強力的溫室效應下,冰層開始融化。

自此,地球溫度扭轉,進入平均50~60℃(赤道附近70℃,兩極附近30℃)的極端溫暖期。隨後經過數十至數百萬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被消耗,進入並維持瞭如今的溫暖期。

災難帶來了什麼

雪球地球事件給地球上的生物帶來了重要的影響。23億年前的休倫冰河時期以前,地球上主要的生物是不進行氧氣呼吸的“原核細胞”。經過雪球地球后,進行氧氣呼吸的“真核細胞”得以出現。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此外,6億5000萬年前的馬裡諾冰期多是“單細胞生物”,雪球地球后,出現了各種各樣大型的“多細胞生物”。

也就是說,雪球地球促進了生物進化。其中一個原因是種群瓶頸效應。全球凍結後,生物們受到了致命的打擊,數量銳減。或者說,發生了叢集滅絕。

於是,原處於穩定狀態的生態系統有了新的空間,為帶有新遺傳資訊的生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機會。生物個體數量銳減後再重新增長的過程類似瓶頸,因此被稱為種群瓶頸效應。

另一個原因是營養能量的大量供給。全球凍結時,凍住的海底會發生海底火山活動,火山活動產生的能提供生物能量的營養物質會在大海中堆積。當地球脫離全球凍結狀態後,氣候溫暖、二氧化碳濃度較高,營養物質豐富,為光養生物提供了極其適宜的生存環境。光養生物會迅猛地進行光合作用,使大氣中氧氣含量急速上升,達到現在的12~22倍之多。得益於高濃度的氧氣,生物們完成了多樣的進化。

冰封地球:地球這麼大,該如何凍住?又該如何解凍?

說不定若當初沒有全球凍結,也許至今為止地球上的生物只有細菌。雪球地球事件對生物來說,正可謂“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