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書法

秦始皇東巡第一刻石

作者:由 五更書苑 發表于 書法日期:2022-01-11

峰山刻石原碑是被誰推到的

秦王嬴政經過多年征戰,於公元前221年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史稱秦始皇。秦始皇曾五次巡行,封禪天下,立嶧山,泰山,琅琊,芝罘,東觀,碣石,會稽七塊歌功頌德的秦代刻石。歷經滄桑鉅變,秦代刻石大多毀壞消失,嶧山刻石被尊為秦代第一刻石,據傳為秦朝宰相李斯用篆書撰寫。

原立於鄒城縣縣衙的大堂,民國初年移入孟廟致敬門內,1973年移入啟聖殿內儲存,現存於鄒城市博物館。

秦始皇東巡第一刻石

秦嶧山刻石

《嶧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塊,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豐功偉績。 嶧山又名東山,與泰山南北對峙。詮釋內容如下:皇帝立國, 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 武義直方。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登於繹山,群臣 從者,鹹思攸長。追念亂世, 分土建邦,以開 爭理。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群臣誦略,刻此 樂石,以箸經紀。唐張懷懽在《書斷》中將李斯的 小篆定為“神品”,贊曰:“畫如鐵石,字若飛動”,稱其用筆“骨氣豐勻,方圓絕妙”,由此可知李斯的書法結體穩健勻稱,法度謹嚴,故書界有“學篆必先宗‘二李’(秦, 李斯;唐, 李陽冰)”之說。嶧山碑原石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焚燬,現刻石為《鄒縣誌·古蹟卷》記載:“宋元佑八年(1093年),鄒令張文仲於北海王君向獲李斯小篆,刻諸廳嶧陰堂,迨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縣令宋德,乃夏津人也,嘆是碑殘缺,恐致泯絕,乃命工礱石纂刻於其側。” 《嶧山碑》是至今傳世文字最多的秦代刻石,線條圓潤流暢。結果對稱均衡。形體清瘦修長,風格精緻典雅,可謂一派古篆風範。加之該碑筆法嚴謹,端莊工整,臨寫尤其能強化手腕“提”的功能,增強“中鋒”意識,因而不失為學書入門的最佳範本流傳廣泛。

秦時風骨今猶在,篆書偉績永流傳。嶧碑雖小价值大,山石厚重萬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