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不會寫作,可能你不知道這3種經典手法

作者:由 餘老詩寫作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4-22

桑葉的果實叫什麼

動筆寫作,為什麼不能直來直去,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呢?

你要是任性地說,我手寫我嘴,我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那一定是你不必考慮他人閱讀的體驗和感受。

寫完之後,你可以束之高閣,藏之名山。

你說,你們誰也別理我。

我想你也一定可以如願以償。

孔子說: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什麼意思?

倘若你想讓自己表達的意思,被人廣泛接受,甚至傳播久遠,那就要考慮是不是有文采。

有文采,就是對讀者的尊重,對讀者閱讀體驗的尊重。

問題來了,如何做到有文采呢?

從《詩經》開始,中國古人的表達,就一直追求文采斐然,以達到動人心、名遠揚的效果。

《詩經》用什麼寫作手法,征服了後世,以至於世世代代的作者都受到它的深遠影響?

你也許沒聽過“詩經六義”,但一定聽過“賦比興”手法。

可以說,這三種手法奠定了文學創作和寫作思維的重要基礎。

你可以把“賦比興”想象成三種養料。

有了這三種養料,後人的寫作(表達)就可以長出芳草、灌木和參天大樹,呈現出百花齊放、異彩紛呈的景象。

本文從以下三方面與你談談重要的“賦比興”,你可以分享給身邊學習寫作的朋友,和他們一起探討:

1.什麼是賦比興手法?

2.賦比興手法各自有哪些好處?

3.寫作中,如何發揮這三種手法的作用?

接下來開始我們的分享,祝閱讀愉快。

不會寫作,可能你不知道這3種經典手法

01 什麼是賦比興手法?

(1)什麼是賦?

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

這麼說,你也許覺得不理解,不明白什麼意思。

可要是我告訴你“賦”就相當於咱們今天的“敘述”,你是不是特別驚訝?

對,你想,人類最基本的表達需求是什麼?

不就是把一件事說清楚嗎?

今天我上哪去了,發生了什麼,結果怎麼樣。

如果連這個都說不清楚,那還怎麼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舉個例子,你得先告訴別人我今天打獵打到3只兔子,或者採摘了一筐野菜,你才能接著說我好開心。

否則,你說今天就是特別開心。人家會覺得你莫名其妙。

接下來,我們看看《詩經》中採用“賦”的例子: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節選自《詩經·豳風·七月》

什麼意思?

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春天陽光暖融融,黃鸝婉轉唱著歌。

姑娘提著深竹筐,一路沿著小道走。

伸手採摘嫩桑葉,春來日子漸漸長。

人來人往採白蒿,姑娘心中好傷悲,害怕要隨貴人嫁他鄉。

七月大火向西落,八月要把蘆葦割。

三月修剪桑樹枝,取來鋒利的斧頭。

砍掉高高長枝條,攀著細枝摘嫩桑。

七月伯勞聲聲叫,八月開始把麻織。

染絲有黑又有黃,我的紅色更鮮亮,獻給貴人做衣裳。

《豳風·七月》按照季節物候變化的順序,鋪敘了農家一年四季的生活。

誰都能想明白,要想把農家生活完整地展現出來,的確不容易。

機智的作者,選擇了一年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內容,組成一連串的鏡頭式的敘述,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遙遠的古人如何從事生產生活。

這就是樸素卻不可或缺的“賦”。

(2)什麼是比?

比,以彼物比此物。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節選自《詩經》·《碩人》

意思是:

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

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怎麼樣?

透過這一系列的比喻,你眼前是否出現一位面板潔白、脖子細長、眼波靈動的美女形象?

這恐怕是最早出現的描寫美女的黃金段位。

說到比,大家一定不會陌生。

(3)什麼是興?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節選自《詩經》·《桃夭》

翻譯一下: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

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甜。

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隨風展。

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樂又平安。

先說桃花朵朵,鮮豔似火,接著說姑娘出嫁,喜氣洋洋;

讓讀者從桃花的紅豔感受到喜氣,從而產生聯想,心生歡喜之情。

同理,先說桃花結為累累果實,再說姑娘出嫁,早生貴子,讓讀者從果實聯想子孫後代,別有趣味。

先說他物,再說自己的表達重點,避免了過於直白,這就是興。是不是很有意思?

你也許明白了,

賦比興更像是三種思維方式,幫助我們表達更具體、更生動、更有韻味。

在此基礎上,後人發展出了種類繁多的寫作手法和技巧。

如果要對應起來,大致如下:

賦——敘述、鋪陳;展開描述。

比——比喻、類比。

興——鋪墊、暗示、影射。

接下來,說說各自的好處,以及對寫作的幫助。

不會寫作,可能你不知道這3種經典手法

02 賦比興手法有哪些好處?

(1)“賦”能使寫作清楚具體

寫故事,創作小說,新聞報道,企事業單位陳述事件,都離不開“賦”的手法。

為什麼?

不懂得鋪陳,也就是不會使用展開敘述,就無法使事件(事物)清楚明確地呈現。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鋪敘了將近四十個故事,把歷經磨難方能修成正果的主題表達得淋漓盡致。

試想一下,如果離開了這些故事,作者要表達的觀點和想法還能具體而微地傳達給我們讀者嗎?

(2)“比”能使表達生動形象

人與人溝通交流,難免會遇到“你知我不知”或者“你不知我知”的情況,怎麼辦?

比喻或類比,你拿我可能熟悉的東西比喻我不熟悉的,使我明白。

這樣一來,不但我覺得你說得淺顯易懂,我還得誇你真機智!

荀子《勸學》有一名句:

青,取之於藍青於藍;冰,為之寒於水。

這比喻巧妙地道出了學習的重要作用。

你看,從蘭草中提取出青,顏色就更鮮豔;

水結成冰,比水更讓人覺得寒冷,這就是學習的作用——讓一個人變得更聰明、更有見地、更有才幹。

這樣的比喻,比起乾巴巴講道理,是不是更能讓人接受,讓人喜歡?

(3)“興”能使表達委婉有味

直來直去,意思可能會表達得很清楚,但也極有可能直白如水,無法打動人心。

這就需要“興”來幫忙。

比如:

時候既然是深冬;

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節選自魯迅《故鄉》

如果魯迅一上來就說自己我心裡好悲涼,讀者還沒進入狀態,很可能會覺得矯揉造作。

所以,先描述深冬寒冷的天氣和蕭瑟的荒村,暗示我們讀者接下來會出現消極的情緒,這就顯得自然而然,也使得情感表達有了依託。

不會寫作,可能你不知道這3種經典手法

03 “賦比興”手法對我們寫作的3點重要啟發

與其說“賦比興”是三種手法,不如說是三種思維方式,對後世的寫作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對你來說,瞭解這3種最基礎的表達思維,能幫你在寫作中撥開迷霧,找到正確道路。

(1)用好“賦”,敘事狀物不含糊

賦不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嗎?

就像寫“一”字,最簡單,也最難寫好。

要用好“賦”,要遵循2種方式:

第一,縱向展開。

世間人和事,都在時間長河裡。孔子說,逝者如斯夫,道出了時間一去不返的特性。

如果你寫一件事或者講一個故事不夠具體,往往跟你展開的時間顆粒度不夠細有關。

什麼意思?

假如你講一個故事:

山上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

大家一聽,忽悠人啊,然後拔腿就跑。

這就是時間顆粒度太大帶來的後果。

那該怎麼講?

上山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

老和尚叫來了小和尚,小和尚瞪著好奇的眼睛問:“今天又要講什麼故事?”

老和尚摸了摸鬍子:“別急,你先告訴我,廟裡一共有幾根柱子?”

小和尚連忙跑去,一根一根地數柱子。

太陽快升到頭頂,小和尚終於數清楚了,興奮地告訴老和尚:“一共62根。”

老和尚點點頭:“今天的故事就跟62根柱子有關,每一根柱子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你要聽嗎?”小和尚用力地點點頭……

怎麼樣?

這個故事馬上就變得具體了。

怎麼做到的?

我把老和尚講故事前的時間放大了,讓這期間的事都演繹出來。

時間變細,故事變長,內容清晰。

第二,橫向展開。

你要寫一篇遊記,如果選擇一天為單位,或許會寫成“今天,我遊覽了秀麗的西湖,真開心!”一句話就說完了。

這是不懂得橫向展開。

怎麼辦?

先找到記憶深刻的時刻,然後把它當作一幅畫,將畫上的重要點都展開描述。

你可以回憶遊覽歷程中最美的時刻,或許是斷橋上見到的湖中游船如織的景象,或許是在蘇堤聽聞一個感人的故事,或許是在孤山欣賞落日晚霞中的湖光山色……

時間定格,畫面鋪開,內容詳實。

(2)用好“比”,描寫生動不枯燥

說到比喻,似乎小學生都懂。可真正用好比喻,要掌握時機和要點。

什麼意思?

寫作中,遇到讀者很可能不明白的事物,不失時機來一個比喻,這就是恰當。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描寫月下的荷花,就恰當地運用了比喻。

白天的荷花,人人見過;夜晚的荷花,那就未必了。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

美人。”

這一比喻,拿明珠、星星、美人作比,使見過和未見過夜晚荷花的讀者都能明白。

這就叫該出手時就出手。

找準時機用比喻,錦上添花。

另外,如果是類比,要講究可比性。

(3)用好“興”,打動人心不直白

善用聯想,找到具體事物,自然引起下文,興的手法也就不難了。

如:

朝陽的一點光,藉著雪,已照明瞭全城。

藍的天,白的雪,天上有光,雪上有光,藍白之間閃起一片金花,使人痛快得睜不開眼。

——節選自老舍《駱駝祥子》

這裡的環境描寫,展現了清晨北平獨有的美麗,更重要的是,“朝陽的光”、“照明瞭全城”暗示了祥子可能出現的命運轉機。

這就是找到具體事物與重點人物有某種相似之處,用聯想將他們關聯起來,然後引出人物的變化,不但顯得有韻味,也讓讀者忍不住咀嚼回味,形成微妙的閱讀快感。

需要溫馨提示的是,要避免牽強附會,或者硬生生地轉彎抹角,那就會落得個畫蛇添足、得不償失了。

小結一下:

賦比興,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寫作手法。

後世之人,在賦比興的基礎上演繹、發展出了林林種種、各式各樣的寫作方法和技巧。

如果你願意追本溯源,回到源頭去看看這一眼活泉水,那麼不妨重溫一下賦比興的手法,它至少會讓你明白:

(1)“賦”能使寫作清楚具體

(2)“比”能使表達生動形象

(3)“興”能使表達委婉有味

最後,祝:動筆寫作,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善用手法不露痕跡。

零基礎學自媒體寫作12堂課

餘老詩寫作課

購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