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作者:由 晏聽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8-05

叔孫豹怎麼讀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晏聽春秋[預言篇02]

作者:晏聽

之前我寫了一篇: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八代之後,你的子孫將無人能匹敵

發現很多朋友們,對於先秦的預言都比較感興趣。

最近在讀書的過程中,又發現一個這樣的例子,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上一回啊,咱們說的是田氏代齊。

這一回,就來聊聊魯國的三桓之一——季氏。

為什麼稱作“三桓”?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原因很簡單,魯國後來架空國君的那三個大家族——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各自對應的先祖分別是公子慶父、公子叔牙、公子季友。

這三位公子都是魯桓公的兒子,也就是魯莊公的兄弟。

本期的主角是公子季友。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成季將要出生的時候,魯桓公讓卜楚丘的父親為之占卜。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為什麼這裡要繞一個彎子,不直接寫當時這個卜官的名字,而要介紹他是卜楚丘的父親呢?

兩個可能:

一是這位卜官的名字沒有流傳下來。

二是當時記錄這段史料的時候,卜楚丘的名氣已經很響了。在《左傳》的後文,卜楚丘確實登場了,而且解了一個很重要的卦——叔孫豹的終生卦。

其實這裡就像咱們現在介紹一些名人家屬的時候,如果光提這個人的事蹟,大家很難留下印象,所以一開始就要說清楚,這是某某某的兒子/女兒/父親/兄弟……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卜楚丘的父親說:“是男孩子。他名叫友,在您的右方;處於周社和亳社之間,作為公室的輔助。季氏滅亡,魯國就不能盛昌。”

此時季友尚在孃胎,還未出生,父母最迫切想知道的,倒不是這個孩子的未來怎樣,而是胎兒的性別。所以卜官第一句話就說:是個男孩。

卜官接著說道,他的名字叫友。

這一點就很讓人奇怪了,取名不應該是出生之後由父母來命名嗎?這種顯然需要人為操作的事情,難道也可以透過占卜來預知?

等到這個孩子出生的時候,大家看到他的掌紋,才明白卜官的意思——季友的掌紋,很像一個“友”字。

於是魯侯就順從天命,把這個孩子命名為“友”。

“在公之右。間於兩社,為公室輔。”這三句話其實是一個意思。

“在公之右”,指在國君您身邊用事,意思就是成為您的臣子。

“間於兩社”,這個稍微有些複雜。最初分封建國的時候,魯國是被封在了商人的故地。這幫新遷徙過來的周人,和當地原始的商朝遺民,在生活習俗上,肯定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最難以磨合的矛盾,就是祭祀。周人想照周禮祭祀,老百姓卻想按商禮來辦。為了不激起民變,魯國就建了兩個祭祀用的“社”,一個是周社,供周人使用;一個是亳社,供商朝遺民使用。

兩社之間的位置,是魯國的朝堂,亦是各位執政大臣治事之所,差不多可以理解為官署。這裡的意思就是季友長大後會成為魯國的官員。

“為公室輔“,意思就更直白了,成為魯國公室的輔佐之人,自然就是卿大夫。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這三句話,乍一看,挺像是廢話的。國君的兒子,排行又不是老大,長大後自然就是做國中的卿大夫嘛,難道還有別的選擇?

不過仔細一琢磨啊,還真不是廢話。卜官在此處的意思,應該是季友會成為一個骨幹之臣。

如果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下大夫,卜官沒有必要特意講這麼一段。所以季友的官爵,絕對是個“卿”,而且他在世的時候,肯定有實際的政績,對魯國產生的也肯定是正面影響。否則,不會說“為公室輔”。

我們看到後面就會知道,魯桓公的另外一個兒子:公子慶父,雖然長大後也成為了位高權重的執政大臣,但是卻做出了弒君亂國之事。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當初這個卜官也給慶父做了一次占卜,說出來的話,肯定就沒有說季友那麼好聽。

“季氏亡,則魯不昌。”這裡的“季氏”,我個人覺得,指的就是季友這個人,而不是季氏這個大家族。

因為咱們都知道,後來魯國被三桓分裂了嘛,季氏家族到晚期,其實可以算是亂臣賊子了。所以卜官怎麼可能會說,如果季氏家族滅亡,魯國就不能昌盛呢?

但是子孫後代做的事情,不能賴到先祖的頭上。季氏家族在最初,也就是季友這一代時,是很正直體面的。

季友一輩子幹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維護了魯國的嫡長子繼承製。

魯國的傳位制度,和其他諸侯國不太一樣,是一次父死子繼,一次兄終弟及,這樣輪流交替進行。魯莊公上位,是繼承了自己父親的君位,那麼他死後,按習慣應該把君位傳給弟弟公子慶父。

但問題是,魯國這種交替的傳位制度,是不受周禮保護的——周禮只保護嫡長子繼承製,所以它很容易鬆動。

魯莊公到了晚年,就想把君位傳給兒子子般,於是將子般託付給季友,並且告訴季友:他們的另外兩個兄弟——慶父和叔牙不太對勁,叔牙想立慶父為君,也就是支援兄終弟及。

季友便奉君命,逼著叔牙喝下了毒酒。

後來慶父謀反,接連殺害魯國兩個國君(太子子般、魯閔公),意圖自己坐上君位。季友便聯合齊國,幹掉了慶父,扶立了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魯僖公,才算平定了魯國這場內亂。

所以季友是為魯國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的。

卜官說“季氏亡,則魯不昌。”很顯然指的就是魯莊公薨逝後的這幾年內亂裡,如果沒有季友力挽狂瀾,魯國會垮。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又占筮,得到《大有》變成《乾》,卜官說:“(季友)尊貴如同父親,敬重如同國君。”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先前,卜官用的占卜方法是“卜”,也就是燒龜甲,看裂紋。

接下來,他又換了一種方法——“筮”,也就是用蓍草起卦,得到《周易》中的卦象,然後解讀。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這個卦象解讀起來就了不得了,什麼又像父親,又像國君的,不就是季氏將來要坐大的意思嗎?

但是你看,卜官說到這兒,就不往下講了。再講下去,那就是犯了大忌諱。

現在這個孩子還沒出生,如果就去告訴他爹說:您這位小兒子,他的子孫後代很厲害,會取代你大兒子一脈,把控魯國的政權。

國君聽完後,難道會讓夫人把肚子裡的孩子打胎打掉嗎?

當然是選擇殺掉這個妖言惑眾的卜官啦。

在先秦,像這種占夢、占卜,其實都是高危職業,需要很注重講話的方式。因為確實有很多國君,只聽得進賀詞,聽不進諍語。

《左傳》裡面就記載過一些:

比如虢國的虢公醜,做了個噩夢後,召史官來解讀。史官如實解讀,說是不祥之兆。虢公醜就把史官囚禁起來,自己重新解讀,把凶兆硬解讀為吉兆。

還有更暴躁的。

比如楚靈王,當年他自己動手占卜,佔自己能否享有天下,結果顯示不吉。楚靈王氣得把龜甲摔了,指著上天破口大罵。

歷史上精準到可怕的預言——三桓之季氏,位同國君

我們想象一下,假使這次占卜不是楚靈王本人,而是卜官,那麼這位卜官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啊,先秦時期一些機靈點兒的卜官,就漸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話術,尤其是解不吉之象時,能說得很委婉。

就像給公子友的“筮”的這個結果。從國家整體的角度來說,這個卦指的是魯國分裂、君權旁落,大凶之兆啊。可換一個角度,從季氏家族傳承發展的角度來看,又是上上大吉。

這個故事裡面,別的不講,卜官的求生欲,確實還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