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假日小鎮”走起!看文登這個鎮這樣發展休閒農業

作者:由 閃電新聞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9-03

威海市什麼山鎮

國旗飄揚,鑼鼓喧天……今年國慶期間,威海市文登區米山鎮處處瀰漫著喜悅,這裡成為眾多市民出行遊玩的首選“打卡地”。盛況的背後,是米山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路徑,全力打造“假日米山”品牌的有力行動。

近年來,米山鎮黨委、政府將產業、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突破口,激發群眾內在精神動力,形成鄉村振興產業叢集,描繪出新時代新農村發展的宏偉藍圖。

生態優勢造就苗木基地

樹苗齊整,果香撲鼻……眼下,文登區米山鎮東下莊村瀰漫著悠然的田園氣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海建這段時間比往日更加忙碌。“自從村裡建起苗木基地後,俺的心就‘掛’在這上邊啦,一天至少往林子裡跑個三五趟才踏實。”王海建捏了捏眼前的不老莓果。

王海建口中的苗木基地,是今年4月份建成的。“在研究俺村產業發展方向時,考慮到東下莊村水資源豐富,村民本身就有種植苗木的經驗和技術,因此決定因地制宜,發展苗木產業。”

“假日小鎮”走起!看文登這個鎮這樣發展休閒農業

思路確定後,在各級大力支援下,東下莊村用了不到兩個月就完成400畝土地流轉、平整、水利灌溉設施配套、苗木栽植等工作。現在整個基地栽植了15個品種的苗木57萬棵,已經初具規模。

為帶動村民致富、進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東下莊村利用這一基地,培養專業管護隊伍,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加強幫扶指導,提升園區管護水平,確保苗木成活率和基地收益,增加老百姓分紅和務工收入。

王海建說,村裡建立“一村一策”發展臺賬,按照產業規劃分割槽,實施三大產業重點專案,構建“3+2+1(300畝綠化苗木、200畝現代果園、100畝不老莓)”的產業功能格局,積極發展集體經濟。

目前,東下莊村四周已有各類林果種植園1300畝,核桃園200畝,甜茶、沙灘黃芩各20畝,蘋果園和不老莓園各200畝。

在不老莓產業園區,醬紫色的果實掛滿枝頭。“你可別小瞧這小小的果實,它既有綠化收益,也有果實成效,一畝地少說也能掙5000元呢!”王海建說,此前他曾做過小批次試驗,栽種了40畝不老莓。確認土壤、溫度、光照、水源等條件適宜後,才開始大批次引進種植。“今後,村裡還要延伸林果產業鏈,引入不老莓加工專案,加工生產不老莓汁、乾果、衝飲粉等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紅葉石楠、金葉女貞、三角楓……走在東下莊的苗木基地內,兩側皆是種植園,粉色和白色的波斯菊隨風搖曳,省級美麗鄉村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

人才支撐帶起“觀光叢集”

“三年的枝杈要進行梳理,五年的老枝要全部剪掉。”近日,米山鎮西鋪頭村休閒農業生態園經理於鎮榕正提醒工人定期修理枝芽。

舒緩的輕音樂、古典風的木質隔門、沁人心脾的陣陣桂花香……走進綠植館,別具匠心的裝修風格讓人眼前一亮。“從2007年開始,村黨支部就圍繞田園資源和農業特色,總投資20億元,規劃建設了這個佔地5500畝的西鋪頭村休閒農業產業園。”於鎮榕說,眼前的綠植館正式營業於2018年,年均收入可達1000萬元左右。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只有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才能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迴圈,於鎮榕就是這樣的人才。

作為西鋪頭村走出去的大學生,2015年,面對留校和在科研機構工作等多個選項,學得一身本領的於鎮榕做出了回村的選擇。“我學的是北京林業大學生物技術專業,2014年曾在瑞典農業科學大學進修深造。”於鎮榕說,除了專業對口,割捨不斷的鄉土情緣也是他選擇回村創業的重要原因。“最吸引我的是村裡的藍莓、草莓等特色種植專案,這能讓我學有所用,以己之長為村裡發展作點貢獻是我的一個夢想。”

“假日小鎮”走起!看文登這個鎮這樣發展休閒農業

開展特色專案、釀造果酒、製作凍乾果……在於鎮榕手中,單一的採摘觀光搖身一變,成了不間斷的產業鏈叢集。“今年,我們還搭建了3個立體大棚,可以使水果正常下垂生長,防止畸形果的產生。”於鎮榕說,除了開展草莓、藍莓等水果採摘專案和深加工產業外,村裡還在今年新增了馬場、特色養殖場、百合種植園、牡丹園以及大鍋灶等設施,進一步豐富旅遊體驗專案,實現休閒觀光一年四季不斷線。

能在農田裡“接地氣”地跟老農民們一起探討技術問題,更能“豎天線”把自己在高校裡積累的人脈資源引進西鋪頭村。通過於鎮榕的“牽線”,他大學時的導師鄭彩霞成了村裡請來的第一個博士生導師。在村黨支部的支援幫助下,師生攜手建起了生物組培實驗室,每年可創下200多萬元的收益,成為集體收入的穩定來源。

在於鎮榕的帶動下,一大批村裡走出去的年輕人選擇回村為集體事業打拼。近50名年輕人回到村裡找到了人生座標,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幫助村集體不斷髮展壯大。“現在和我們合作的專家有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博士生導師、牡丹專家成仿雲,日本島根大學教授、牡丹專家青木宣明等。”

西鋪頭村黨支部為專家團隊設立了校外實踐基地,為人才提供施展舞臺,為農村發展提供智力支援。現在,一年到村服務的有博士生導師6名、博士8名、碩士研究生20多名。同時黨支部從搭建學習平臺開始,為群眾創造學習機會,幫助他們鍛鍊成長。

透過專家現場示範教學、農民就地學習實踐的方式,一批本土人才迅速成長。“以前苗木出現了問題要請專家專程來一趟,現在村裡的技術隊基本就能解決。”西鋪頭村黨支部書記於海峰說。如今的西鋪頭構建起了“吃、住、遊、娛、養”多方位發展體系,成為米山鎮一大綜合性龍頭園區。

全面轉型實現華麗“蝶變”

來到米山鎮西山後村,威海市特秀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於超正在火龍果大棚裡檢視水果長勢。

“像這樣的還得再過幾個星期才能摘。”於超戴著草帽,遠看和農民沒什麼兩樣。“前幾年,村裡的經濟收入很少,這個‘特秀山’之前也是一片荒灘。”

據於超介紹,為了利用起這片土地,西山後村黨支部書記於建福主動拿出個人積蓄,無息無償墊資建起了磚廠和保溫沙廠。在為村集體挖得第一桶金後,於建福看準了現代生態農業這個突破口,打算圍繞母豬河畔豐富的沙質土壤資源,建設綜合性生態園。

“假日小鎮”走起!看文登這個鎮這樣發展休閒農業

在經過多次南下考察後,於建福和村黨員、幹部決定不種傳統的蘋果、草莓等作物,而是說服村民引進紅心火龍果、木瓜等熱帶果品特色種植專案。支部心齊團結,黨員敢於擔當,村民就願意跟著幹。西山後生態園裡先後建立起20個冬暖大棚,同時還建成了可供400人開會、就餐的會議室和餐廳。

透過發掘本土特色資源,成功種植紅心火龍果、木瓜等熱帶水果的同時,西山後生態園還開設拓展訓練、兒童嬉沙等專案。“我們透過引進特色專案,與威海汽摩協會合作,建設了銳速賽車公園。”於超說,去年生態園還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一家親鳳梨館”,成為中小學生課外教育實踐基地,快速走上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路子。

9月30日當天,恰逢來自重慶的40餘名機關幹部,到西山後生態園參觀學習。熱帶水果採摘、滑草划船、孔雀黑天鵝觀光……大家對特秀山下的生態園讚不絕口。

如今,生態產業園包括熱帶農業、會議食宿、運動休閒等多產業功能分割槽,每年能帶來200萬元收入。

西山後村按照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的思路,抓住文登區打造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米山鎮打造“假日米山”休閒農業特色小鎮的有利時機,抓牢組織核心,打造產業平臺,促進五大振興全面發展,為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勇探新路。(來源:Hi威海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