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景德鎮:變與不變中的薪火相傳

作者:由 光明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9-18

釉果在釉中起什麼作用

光明日報記者 李笑萌 胡曉軍

素潔高雅的青花瓷,明亮秀麗的粉彩瓷,美輪美奐顏色釉……日前,在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上,來自瓷都的非遺作品、創意精品陶瓷以及日用陶瓷,將恢宏與纖細、粗獷與秀麗、平凡與華貴糅合。古樸與現代交疊間,景德鎮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的獨特魅力,給展會客商和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變的工匠精神

匠人的“匠”就是倔強的“強”,在景德鎮非物質文化遺產胭脂紅釉妙技傳承人朱筱平眼中,匠人身上有種不服輸的精神。今年的瓷博會上,他把一套全手工製作的青花胭脂紅扒花山水描金餐具擺在自家展廳的中心位置,這是朱筱平最驕傲的一套作品,引發了不少人駐足詢問。

“胭脂紅釉創燒於康熙末年,是景德鎮御窯彩瓷製作發展高峰時期的代表性彩釉之一,在傳統官窯工藝技法中,是製作難度較高的一種。這套瓷具把胭脂紅與青花結合,溫潤中又透露出一絲清雅。”朱筱平說。出自陶瓷世家的朱筱平,已經是家族裡的第八代傳人。“清末社會動盪,胭脂紅工藝逐漸沒落。我的祖父曾在御窯廠供職,家中留有胭脂紅釉的燒製秘方,但只寫了個大概。”在朱筱平心裡,總惦記著這個秘方。

2007年朱筱平開始了燒製胭脂紅的嘗試,尋找原料,掌握泥胎高嶺土配方,嘗試釉果投放比例,調整窯燒溫度……卻總是遇到色彩不達標、效果不穩定等各種情況。“一開始,失敗了很生氣,就把那些殘品砸掉了,後來失敗的多了,捨不得扔那些半成品,專門找倉庫存起來了。”兒子曾表示,“爸爸你做不出來就不要做了,這哪裡是燒瓷器,是在燒錢”。但朱筱平總覺得,“老祖宗能做到的,我們現在反而做不到,是件很慚愧的事情”。直到2015年,重新組合了工藝流程,倔強的他終於成功復燒出胭脂紅瓷。

近五年,朱筱平設計的多套件胭脂紅系列瓷器被選為國禮,走進世界各地。從祖輩前店後廠的小作坊生產,到今天他創立自己的品牌,朱筱平覺得,匠人身上的那股倔強精神,是景德鎮陶瓷始終沒有改變的東西。

層出不窮的設計創意

“藍色玻璃代表‘青花’,玻璃上鏤空的花形象徵的就是‘玲瓏’,透過燈光來看,剛好就是青花玲瓏的效果,這面背景牆的設計可是花費了我不少工夫。”在瓷博會展區裡,呂雅婷對自己設計的品牌牆十分滿意。

26歲的呂雅婷,已是三個品牌的掌門人。“父親做貼牌陶瓷酒瓶起家”,生產貼牌酒瓶雖然賺錢,但呂雅婷的父親呂森林一心想要擺脫這種“哪家有訂單就貼哪家牌子”的狀態,“1999年,父親創立了自己的品牌,選擇了難度係數最高的青花玲瓏瓷”。由於工藝難度較大、管理不善等問題,呂森林一直靠著原來酒瓶廠的效益支撐玲瓏瓷品牌的打造。2015年,在英國完成學業的呂雅婷選擇了回鄉創業,接過了父親手中的“爛攤子”。

“玲瓏瓷是最有景德鎮範兒的一種工藝,但傳統碗、茶杯的設計,很難吊起年輕人胃口,必須創新形式,才能讓更多年輕人瞭解玲瓏、愛上玲瓏。”呂雅婷說,她給父親打拼了二十年的企業帶來的不僅是全新的管理理念,更是層出不窮的設計創意。“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玲瓏工藝的陀螺杯、表情杯、膠囊杯把功能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實用之外也是一款能拿在手裡玩的解壓‘神器’。”2018年,呂雅婷創立年輕化子品牌,打破景德鎮傳統陶瓷設計常規,推出了首期的三款產品。

為陶瓷加入現代元素,難免要把它和其他材質結合,這就會出現許多新問題。為解決陀螺杯杯體和底座銜接處軸承生鏽的問題,呂雅婷帶領著她年輕的團隊,嘗試了七個版本的軸承配件。“倒梯形的杯體設計避免了水流到銜接處,同時我們選擇了陶瓷材料的軸承。”今年瓷博會上,呂雅婷的這三款產品仍是客商詢問的熱點。“從父親到我,不僅是企業的傳承,更是對匠人精神的傳承。我和我的團隊足夠年輕,希望能給‘玲瓏’這種古老的技藝傾注全新活力。”這位青年人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信心。

今年9月底,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遊部聯合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明確了將試驗區打造為國家陶瓷文化保護傳承創新基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遊目的地和國際陶瓷文化交流合作交易中心的戰略定位。這令朱筱平和呂雅婷這樣或成熟或年輕的創業者對景德鎮的未來十分看好。“試驗區落地景德鎮為我們做好陶瓷傳承創新這篇大文章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高校也應順勢而行,為景德鎮陶瓷文化輸送更多具有國際視野的陶瓷科技、設計、營銷以及文化傳播人才。”瓷博會期間舉行的“陶瓷文化:傳承與創新——景德鎮國際研討會”上,景德鎮學院海絲院副院長遠征呼籲,要從人才角度助力試驗區建設,培養更多愛陶瓷、懂陶瓷的國際化人才。

《光明日報》( 2019年10月31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