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作者:由 建安視角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11-28

安陽縣有幾個鄉鎮名稱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如果有這樣的工作機會,讓你自己帶乾糧、行李和勞動工具,但是不給你一分錢的勞務報酬,在工作中還有可能臂斷肢殘,甚至獻出自己的生命。你會幹嗎?估計有網友嘲笑,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當下,這樣的工作或許只有傻子才會去做!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在上世紀的河南省安陽市安陽縣就有一群這樣的“傻子”,他們不計報酬、無私奉獻,甚至為工程建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安陽縣十萬民工參加“引漳入安”——躍進渠工程建設,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天鬥地,鑿開太行山,引來漳河水。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躍進渠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西部山區(原屬安陽縣),1958年興建,1972年總乾渠通水,1977年三條幹渠全線通水。躍進渠渠首設計引水能力15立方米每秒,灌區灌溉面積30。5萬畝,屬全國大型灌區之一。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躍進渠工程,這是一個人間奇蹟,一座英雄豐碑。在太行山東側,一條大渠奔騰跳躍,盤旋於千山萬壑之間滋潤著鄉村與城鎮、山野與田園,這就是安陽縣人民為改變西部山區乾旱缺水的生存狀態,依靠集體經濟的力量,以十萬民工之力,苦幹十幾載修築而成的人工天河“躍進渠”。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太行山區的村子裡有兩大奇觀,人名、村名帶水字的多。人名,水泉、水生、水根、海洋,地名,東井、古井、好井、泉門等。村子不大,廟宇多,多數村子都有龍王廟。安陽縣原有24個鄉鎮,其中西部山丘地區11個鄉鎮嚴重缺水,有50多個村莊人畜吃水極為困難。千百年來,這裡的群眾只能“靠天吃飯”,飽受“水貴如油”的煎熬。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結婚人死了。”這是歷史上山裡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過去,安陽縣西部山區乾旱災害頻發,人們靠天吃飯,生存條件極其惡劣。平時,村民們要耗費半天時間翻山越嶺,徒步幾里、幾十裡去打水,紛爭械鬥、跌傷摔亡時有發生。一盤散沙的民眾望著山下的漳河水空流,在苦難中煎熬的人們,一直在等待新的歷史機遇……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1954年6月,安陽縣第一屆農民代表馬吉梅提出了“引漳河水、灌安陽田”的建議,引起與會代表的共鳴,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漳河從安陽縣西北邊界流過,汛期可達數千個流量,常給安陽縣東部地區造成水患。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要引漳入安,解決山丘地區缺水的問題,必須從縣境外的漳河上游引水,劈開峰巒疊嶂的太行山,工程浩大而艱鉅,在當時的經濟、技術條件下,這絕非易事。一聲令下,萬眾響應。安陽縣十萬民工自帶乾糧、行李,趕著牛車、馬車,推著小推車,浩浩蕩蕩地雲集到太行山深處、漳河右岸,頂著凜冽的寒風,挖窯洞、搭草棚,安營紮寨。儘管當時物資匱乏、生活艱苦、任務繁重,但大家的情緒都很高漲,幹勁十足。

十萬民工捨生忘死戰太行,鑿穿320座山峰,打通149條隧洞

躍進渠經歷“三上兩下”的艱難歷程,全縣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苦戰20多年,開山劈嶺,鑿洞架橋,千辛萬苦終於修成了躍進渠,至1977年11月三條幹渠全線通水,總長840公里,解決了西部鄉鎮的灌溉和十幾萬人的吃水難題。十萬民工風餐露宿、拋血灑汗,共鑿穿了320座山峰,跨越600多條山澗,打通149條隧洞,建造橋、閘、涵、渡槽等846座。躍進工程建設過程中,有500多人為修渠臂斷肢殘,108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安陽縣人民用血汗開鑿了這條人造天河,創造了不朽的神話!(王建安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