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作者:由 夫碩歷史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09

葫蘆放在室內什麼地方最好

導語: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喪葬文化一直是從古至今在我們生活中都非常重要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越來越先進,如今我們的喪葬儀式比起古代都已經非常簡約了。

不過,對於喪葬文化,我們還是非常重視。因為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落葉歸根,清清白白、風風光光地去往另一個世界,這其實並不是迷信,還是我們心中非常尊敬那個去了的人。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其實在喪葬儀式中會有很多講究,尤其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有很多封建思想。比如很多儀式只能男性參加,不給女性參加,哪怕是獨生子女都要求家族裡的男丁來執行,雖然很荒謬,但目前這種現象還是層出不窮。我

們民間有一句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意思就是人過了70歲,就不能去墓地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並且是唯一一個沒有文化斷流的國家。我國的一些傳統已經歷經了幾千年。

在這些文明的形成中,有許多俗語是結合了古人的智慧和生活經驗。

尤其在我國的農村,清明、中元節都是傳統的掃墓節日。

為了讓另外一個世界的生活富足、安心,現代人還會燒一些紙錢給他們,這其實是一種孝道,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希望先人們能在另外一個世界保佑我們。

在我國,親人離世到下葬有一套繁瑣的流程。尤其是農村地區,就是需要在家裡嚥氣才可以,不然有些村都不讓屍身回村,要停在村口,這就是為什麼老人要選擇死在家裡。

老人嚥氣以後,還要給老人清洗,更換衣物,對於屍體的擺放也很有講究,之後報喪,弔唁哭悼,奔喪守靈入殮做七等都是很煩瑣的步驟。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除了這些,在人去世後的日子裡還有百天、週年等一系列的祭奠活動。因此,喪葬文化是非常繁瑣的。

如今雖然已經簡化很多了,但講究的人家還是一次不落地完成,為的就是遵守我們傳統的孝道,讓去了的人能在那邊過得好一點。

當然,裡面有許多糟粕的地方,但是傳統歷來如此,也不能說是迷信,畢竟死者為大。

那麼為什麼70歲的人就不能上墳呢?我們古代一直堅信,去了的人都是去了另外一個世界,又被稱為陰間。

因此,許多人認為墓地的陰氣重,老人去了很可能會被地府的小鬼捉走,怕小鬼惦記他們把他們帶走。

於是,一些年邁的老人,家人都不讓他們上墳,他們希望自己家的老人能活得更久。現在看來或許有點迷信,但其實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在掃墓的過程中,情緒往往比較低迷,內心總有許多傷痛和感傷。尤其是一些墓地在一些密林裡,或許陽光不通透,空氣也相對阻塞,因此人待久了就會很不舒服,也就是所謂的“陰氣重”。

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大多心腦疾病比較多,人體的機能也開始衰退,因此上墳會給他們的心理和情緒上帶來比較大的波動,讓他們不上墳,其實也是一種保護。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另外,我國古代都是實行土葬,墳墓都在比較荒涼的地方和偏遠處。掃墓的時候路途遙遠,有時候路還很難走。

在古代70以上的老人其實非常少見,有的也是到了末年,步履蹣跚,跟現代的老人不能比,畢竟古代的醫療很落後。

如果在掃墓過程中,不小心摔一跤,可能一不小心就過去了。就算沒有過去,老人也不經摔,因此古人是拒絕老人去上墳的。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不過現在好了,許多老人到了70都還生龍活虎。尤其是火葬以後,一些公墓的道路都非常平整,不會給老人帶來很多負擔。所以這個習俗也就慢慢不再遵守了。

因為現在的營養和醫療水平都已經比古代高出了不少,不管是人體的健康還是壽命,都比古代強很多。

在我國很多地方,百歲以上的老人都有很多,所以70歲並不是人生的一個坎,這些老人照樣身體健康,精神如意。

俗語“人過七十不上墳”的說法可有道理?其實這裡大有講究

總結:雖然有些俗語流傳得很廣泛,但是已經不適合用在現代了。古代的俗語看起來雖然有點迷信,但其實也包含了許多科學道理。如今我們已經到了新時代,人們的觀念進步很快。

與其在家人死後風光,還不如趁他們在世上多對他們好一點,讓他們能安享晚年。至於死後,那就一切煙消雲散,你做得再多,坦白講已經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