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作者:由 農民大姐林琴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3-01-19

柴燒壺上的落灰能掉了嗎

瞭解北宋

時期,

士大夫的

藝術品

收藏

思想

,不僅有利於我們

能夠

更好的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

還能夠

有助於

幫助我們陶冶

情操。

最主要的是北宋時期有不少名人字畫,而當時也特別流行收藏這些作品,不為別的,只為當時留下來的文化。並且

通過了解

這些

藝術品身上所附帶的文化符號

以及

價值,增強對其瞭解和欣賞,讓

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

一群

鮮活的歷史。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一、

北宋士大夫社會背景

到了宋代,

由於統治者深刻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所以特別喜歡儒家思想,之後更是大力度的推行儒家,因此

儒家的復興

是必然的結果。其中有一種人也為此得到追捧,那就是士大夫,當時的

“士”

呈現出一種

“以天下為己任”的風範,

中間

還摻雜了一些佛家

思想

的積極精神。這是從

“士”的精神層面對

它的

身份進行解釋。閻步克先生

曾經

認為,

“士大夫”是擁有雙重身份的,簡單概括

就是

官僚與知識分子這兩種角色的結合。

根據當時的情況,

這是從

“士”的現實身份進行定義

。就本

研究而言,

“士大夫”的含義在

多數情況下

擁有官僚身份的知識分子階層。

不過

在具體討論士大夫

審美情趣時,他們

就變成了具有自覺性和積極進取精神的

“士”

而出現這樣角色的條件,就是當代的社會背景。

宋代宮廷收藏的機構,而且還把唐宋的宮廷收藏機構做了對比研究,指出相較於唐代以王羲之書法為風向標和山水畫、人物畫發展到一定的高度,宋代宮廷書畫收藏則更加體現嚴謹性,無論是收藏書畫的機構還是書畫本身,都更加追求真實,寫生和傳神。

趙娟考證了宋代國家收藏書畫的機構的演變以及機構的建制、收藏規模等情況。陳建魁介紹了宣和殿建設的時間和原因,以及其何以成為宮廷收藏書畫的機構場所,主要原因是是宋代出土文物的增多,以及統治者對這些新出土的青銅禮器的重視。同時考察了宣和殿與保和殿的關係以及宣和殿中所藏的品類。梁江指出相較於北宋時期,南宋內府的收藏明顯減少,只有其六分之一,究其原因,一部分被金人在滅北宋時擄走,另外一部分則是散落於民間。此外還對內府的機構建制、沿革以及所藏品類作了考證。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1、

北宋文化政策

首先當然是要重視文化教育的國策。主要是統治階級深知文化治理對於穩定國家秩序、維護王朝統治的重要性,並且作為開國皇帝的趙匡胤確定下

“以儒立國”的國策,在其死後被子孫繼承。因此為了吸取上一代的經驗,以及實施後的效果展示,宋太宗即位後,依舊繼續推行重文的國策。《文苑英華》卷首曾直言:“太宗皇帝那時太平,最主要的是以文化成天下”。由於宋初的兩位皇帝定下的國策成為北宋一朝的“祖宗家法”,因此為了繼承祖宗家法,受到北宋後世皇帝所延續。正是這些國策,才成就了北宋時期的繁榮,為宋代文化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政策方向。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2、

士大夫的思想變化

由於統治者的以文推行天下,那麼最著名的思想和最貼近大眾的當然是儒家思想、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於是當時的文化政策是儒佛道三者並行。這種思想教育十分適用,因此一些觀念逐漸被廣為流傳,被文人和士大夫們所接受和借鑑,透過梳理也就成了士大夫們審美思想的理論來源之一。

宋代科舉制度的改革,在最大程度上影響了進士取士人數的增加,讓其參加科舉考試,而不是憑藉世家子弟的身份成為進入官僚隊伍的最主要途徑之一。此外,在科考內容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經過先後幾次國家政策的改革,逐漸採取詩賦與策、論並重的考試方式,改變了以往只重視詩賦的弊端,從而大大提升了士大夫們的思想和辯解能力,另一方面對其審美趣味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宋初時期,雖然以儒家學說作為官方正統。但是出於維護統治國家的目的,官方也曾引入佛教和道教教化百姓。當時宋太祖曾下令,要收割土地,專門用來造建寺廟,一改五代時期對佛教的打擊與壓制。而宋太宗在位期間,也大力推動佛教事業的發展,不僅廣建佛教寺塔,還讓一些天竺僧人擔任其宮中官職。在這兩個時期尤為推崇佛教,但在宋真宗和宋徽宗在位期間,卻尤為推崇道教,因此北宋時期基本上是儒佛道三家並行,可想而知,在如此大力推行文化思想的同時,北宋的教育思想也導致了士大夫們不同的思想方式。北宋的佛、道文化發展對與士大夫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對於佛教和道教而言,國家實行的政策,人民推行的思想也有利於其教義的發展和教眾的增加。

畫作、古器物等藝術品,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重

“意”與重“韻”的鑑賞觀。前者是對唐代審美趣味的發展,後者則是。從而形成了宋人獨特的審美趣味。

3、

北宋經濟發展

北宋土地私有化大大加深

的前提下

得農民與土地的依附性大大降低,從而加快了人口的流動

在此同時,也

百姓們的

各種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並

最終推動了北宋商品經濟的蓬勃發展。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宋代商品經濟發展繁榮,不

僅表現在市民生活必要的

食品

、著裝、出行以及家用行業,

最主要

的是滿足了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在都城中,勾欄、瓦肆數量較多,

百姓們

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

各樣

藝術

表演

形式:

比如

小唱、雜劇、講史、傀儡戲等。

在那段時期特別受人民的喜愛,還收到了

市井民眾的追捧,造就了許多名角

。然而北宋的繁榮不僅表現在藝術表演上,還有藝術品上,它作為一種商品,

在流通和買賣之中體現其商品價值,

這種價值亦

表現

了宋

人的審美,

都知道

越是深得當時人喜愛的藝術品,價值

越高,甚至

有時候

會超出其本身所應有的實際價值

,可見當時的藝術品有多受歡迎。

士大夫們紛紛追求藝術品,並收藏起來,還會對其做一番鑑賞,只要能得到士大夫的評價,相信一定是一副不錯的作品,而且這種藏品不輕易拿出來示人,反映了

當時

藝術品鑑賞不僅是士大夫雅士的專屬風尚,

並且

這種風尚已轉移到到普通

群眾

階層,

因此在當時有不少

商戶透過買進名家書畫裝飾店鋪,

以此來

作為吸引顧客消費的商業手段。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其實對於藝術品來說,以前的審美最主要就是對魏晉時期重

“韻”的繼承,而如今由於各種原因,導致士大夫們對畫作,器物等藝術品十分感興趣,最終成就了獨具一格的重“意”與重“韻”的鑑賞觀,從而形成了宋代時期獨特的審美趣味。

二、

北宋藝術品

1、宋代藝術品分類

北宋時期,

宋人收藏藝術品主要包含古器物、書畫作品、奇石

以及

文房

四寶

,而這些藝術品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市場

。並且

種類繁多,根據筆者蒐集到的材料,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四種:一是古器物,

一般指

商周時期的各種青銅器、石器、瓦器以及樂器等

,此外還包括古琴。二是書畫作品,

基本上都是

五代以來的名家書畫以及名家真跡的摹本、拓本

如宋初李建中的書法,荊浩、董源等人的山水圖,北宋中期蘇舜欽、蔡襄、李公麟、文同、蘇軾以及後期黃庭堅等人的書畫作品。三是文房用具,

其中有

各種形制的筆、墨、紙、硯以及硯屏等。四

是奇石,

來自於產生各地的奇形怪狀的石頭

2、

古琴

這些都在藝術品的範疇之內,北宋時期,最為流行和最受

士大夫雅士喜愛

的一定是古琴,它不僅能抒發自己的情懷,還能將心中的苦悶或者不悅的心情透過彈琴來得到釋放,當然也有其它意思,比如

嵇康臨刑前從容彈奏

《廣陵散》,以其獨特的風姿

後世

所傳唱;

陶淵明喜歡彈琴

根據不同的心境而來,有

像魏晉名士一樣解憂消遣,

也有

寄寓著對於魏晉名士風骨的嚮往

對於往事不可追之感懷。

還有喜歡彈琴的

梅堯臣,

是為了追思故人

。因此古琴在每個人手中都有不同的表達意思,或獨特、或排憂、或寄情、或思念故人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3、名家書畫

其實書畫收藏

最早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那時由於紙張製作技術的成熟和普遍使用,便出現了一批書畫名家,因此書畫作品才得以廣泛流傳和儲存,並在宋代時期私人收藏無比興盛。

士大夫大多向往魏晉風流,因此魏晉名士的書法作品在宋朝極受追捧。除此之外,唐代臨摹的晉名家作品,顏真卿、張旭等人的書法作品同樣被宋人所推崇。不過就畫作而言,晉代顧愷之、衛夫人等人的作品其實更受士大夫們的喜愛,而唐代時期的畫家中,王維是最受推崇的。

其實名家真跡數量稀少,主要是由於宋徽宗大量蒐集、收藏有著關係,所以散落在民間的名家真跡也就更顯更為珍貴。比如蘇軾的墨竹圖,以及王詵的山水圖最具特色,並且深受宋人的喜愛。

北宋時期士大夫的思想變化,藝術品收藏分類,及其發展方向

古往今來,

有些藝術品的價值並非

金錢可以衡量

,有些士大夫為了得到別人收藏的藝術品,

只能拿出

自己的所

藏與之交換

,畢竟這也是禮尚往來。

北宋

時期的

統治者重用儒士,構建了寬鬆的文化環境,儒家的價值體系

得以逐漸恢復

建立。

並且除了

優厚的物質

資源

,科舉考試內容的改革

商品經濟的發展,都對北宋

時期

士大夫的藝術品收藏和鑑賞活動產生了

巨大的

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