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鼻出血的辨證論治及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作者:由 愛吃肉餃子的淘氣包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09-07

鼻紐出血用什麼藥

鼻腔出血,中醫稱為鼻衄。它是血證中最常見的一種。鼻衄多由火熱迫血妄行所致,其中肺熱、胃熱、肝火為常見。另有少數病人,可由正氣虧虛,血失統攝引起。

鼻衄可因鼻腔區域性疾病及全身疾病而引起。內科範圍的鼻衄主要見於某些傳染病、發熱性疾病、血液病、風溼熱、高血壓、維生素缺乏症、化學藥品及藥物中毒等引起的鼻出血。接下來我們看看鼻出血要如何辨證治療:

鼻出血的辨證論治及中成藥的合理使用

熱邪犯肺型

症狀:鼻燥出血,口乾咽燥

,或兼有

身熱

、咳嗽痰少等症,舌質紅,苔薄,脈數。

方藥:桑菊飲(桑葉15克,菊花、蘆根、連翹、生地各12克,杏仁6克,黃芩、梔子、玄參、麥冬、丹皮、茅根、側柏葉、墨旱蓮各9克,生甘草5克。煎服,水開煮藥20到3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煮20分鐘,第二次水開煮1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清肺藥煮的時間短。)

本方中以桑葉、菊花、連翹辛涼輕透,宜散風熱;杏仁、甘草宣降肺氣,利咽止咳;蘆根清熱生津;丹皮、茅根、旱蓮草、側柏葉涼血止血;黃芩、梔子清洩肺熱。玄參、麥冬、生地養陰潤肺。

中成藥:桑菊顆粒、清火膠囊

胃熱熾盛型

症狀:

鼻出血,或兼齒衄,血色鮮紅,口渴欲飲,鼻幹,

口乾臭穢,煩躁

便秘

,舌紅,苔黃,脈數。

方藥:玉女煎(生石膏15克,熟地黃15克,麥冬、川牛膝、大薊、山梔子、丹皮、石斛、玉竹、小薊各9克,知母、白茅根各12克,生大黃後下5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以石膏、知母清胃瀉火,地黃、麥冬養陰清熱,牛膝引血下行,共奏瀉火養陰,涼血止血的功效。大薊、小薊、白茅根、涼血止血;山梔、丹皮、黃芩清熱瀉火;生大黃通腑瀉熱;石斛、玉竹養胃生津。

便秘好了去掉大黃

中成藥:黃連上清片(丸、膠囊)

肝火上炎型

症狀:

鼻出血,頭痛,目眩,耳鳴,

煩躁易怒,面目紅赤,口苦

,舌紅,脈弦數。

方藥:龍膽瀉肝湯(龍膽草、白茅根、大薊、玄參、小薊各9克,黃芩、山梔子、木通、麥冬、澤瀉、當歸、車前子包煎各12克,生地黃20克,柴胡15克,生甘草6克,煎服,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中以龍膽草、柴胡、梔子、黃芩清肝瀉火;木通、澤瀉、車前子清利溼熱;生地、當歸、甘草滋陰養血,使瀉中有補,清中有養。白茅根、大薊、小薊涼血止血,玄參、麥冬養陰清熱。

中成藥:龍膽瀉肝丸、龍薈丸(火重,出現眼睛紅腫時用)

氣血虧虛型

症狀:

鼻出血,或兼牙齦出血、

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頭暈

,耳鳴,心悸,

失眠多夢

,舌質淡,脈細無力。

方藥:歸脾湯(白朮、黃芪、當歸、茯苓、龍眼肉、遠志、酸棗仁、茜草各12克,黨參15克,阿膠、仙鶴草、木香各9克,炙甘草3克,煎服,煮藥時加生薑4片、大棗3個,水開煮藥45到60分鐘,或分兩次煮,第一次水開30分鐘,第二次水開20分鐘,兩次合用,一劑分早晚兩次服用,飯後服藥。)

本方由四君子湯和當歸補血湯加味而成。方中以四君子湯補氣健脾;當歸、黃芪益氣生血;酸棗仁、遠志、龍眼肉補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氣醒脾,使之補而不滯。全方具有補養氣血、健脾養心及益氣攝血的作用。加仙鶴草、阿膠、茜草加強其止血作用。

中成藥:歸脾丸、人參歸脾丸、八珍丸

注意:鼻出血,除內服湯藥治療外,出血當時,應結合區域性用藥治療,以及時止血。可選用:①用棉球蘸雲南白藥塞入鼻腔止血;②用棉球蘸青黛粉塞入鼻腔止血;③用溼棉條蘸塞鼻散(百草霜15g,龍骨15g,枯礬60g,共研極細末)塞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