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作者:由 烘焙的美食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1-12-12

商代白陶是用什麼製成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

變通裡找情商(一)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前幾天試著用生活篇裡的食為天探尋情商、探尋我們日常裡變則通、通則久。今天繼續聊變通與情商。

情商簡單來說,可以直接理解成,是人的情緒在各種事物上的反應。這種反應雖然一些文獻認為沒有先天差別,但個人認為還是受個人與生俱來的性格、脾氣等因素制約。儘管都是高智商者,但脾氣秉性不一樣反應到情商上來,做事時取得的結果也就不一樣了。若懂得變通,絕對也可堪稱情商高手。

大家都知道商紂王帝辛,他之所以被滅並不是他不聰明、不智慧、沒勇、沒謀,相反是因他太聰明、太智慧、太勇敢了。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紂王的聰明才智,與勇敢。讓他在發展本國經濟的同時,還不遺餘力的去開疆拓土,常年進行征戰。且幾乎無人能敵,很少吃敗仗。

商紂時期,商朝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國家,經濟文化、政治文化都處於當時的領先水平。特別是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已發展到及高峰,成為商朝文明的象徵(司母戊大方鼎)。同期商朝人還發明瞭瓷器,儘管原始但依然潔白細膩,雕工精細、造型逼真,製作出的白陶器皿已頗具水平,另外對玉石的雕琢也表現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藝。紡織業上,絲織物也已有平紋的紈,絞紗組織的紗羅,千紋縐紗的縠,並掌握了提花技術。更值得一提的是出現了青銅農具。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商業,在商朝時期,也取得了長足發展,“貝”成為了一種實物貨幣,而且在較大的城邑還出現了早期市集,另商業發展越發彰顯繁榮。

就紂王帝辛本人《史記·殷本紀》也有記載,“廣聞博見,知識淵博,思維敏捷,身材高大威猛,力大無窮,可以徒手和野獸搏鬥,是文武雙全的人”。

民間還有“帝辛的江山,鐵桶一般。”之說。

那麼如此輝煌的紂王是為何被滅的?有人把商的滅亡歸位於帝辛商紂情商低,其實不然。紂王情商很高,只是他在不配位的使用,王位讓他剛愎自用成魔,進而阻礙了他高情商的發揮。再者歷史的人物形象具體是真是偽,特別是遙遠年代的人,有時真是十分難說的清楚。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比干是紂王的叔叔,被後事人譽為“天下第一忠臣”,死於紂王之手,但他的死與周朝是否能脫得開干係?

歷史過去了幾千年,比干活著的時候這位商紂王的親叔叔,到底做了什麼讓紂王無法容忍的事,竟讓自己的親侄子用挖心這等殘忍手段,處死身為親叔叔、又忠心輔佐於自己的他。

紂王雖殘暴無情!但對至親之人下此狠毒之手,箇中積怨應該也絕對不是啥突起之事,作為商幾朝重臣的比干,再耿直也該深通政治、明曉變通之理,怎會在關鍵時刻不計後果的斷言採取這等手段,他要以死力爭的究竟是什麼?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史書上對此的記載,每一筆留給後人的,卻只是經過濃墨重彩渲染過的紂王殘暴。特別是《封神演義》這部曠世之作,更把一些人為塑造,變成了歷史依據。但不管怎麼說,歷史對比干之死的記錄,特別是周武王封比干為“國魂”,這段在歷史上該是成立的,比干的死也的確為了成全一個國家。

至於對獲勝的周朝所塑造出來的紂王暴虐、昏庸、無得的文字,後人看文聽語所得,基本是一面之詞。繼而對國滅人亡,大勢已去的紂王,隨波逐流的進行抨擊,從情商角度考慮、從變通方面著眼,絕對也是最高階選擇。

即使個別有異音之人,權衡利弊之後,從識時務者為俊傑角度出發,最後徹底倒戈朝陽一般的新政權西周,都實屬明智。周武王封比干為“國神”,從任何角度來看也恰當穩妥。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回過頭來再來剖析紂王帝辛。按大量史料描繪,他就是個十足的荒淫無道、暴虐之君。但歷史真情到底該是怎樣?爆肯定有,否則就不會研發出“炮烙刑”這等人類歷史上,都算頂級野蠻殘酷的施刑之舉。據此看,其心也不是一般狠、一般殘暴,也無法用仁君這一美名來稱謂他。

可儘管按史料描述商紂帝辛殘暴,但不能據此就斷言他無情商、低情商。殘暴也許因為他的權力地位、他的性格所使,而並非情商所致。因為他始終都在不斷的努力讓自己的國家達到國富民強,儘管你會覺得用“國富民強”這個字眼來形容紂王統治不太合適,但說他在努力讓自己的國家,達到實力雄厚、直至稱霸天下,是一點都不過的。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上邊也已經描述過商朝在農業、手工業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而且不乏例項。而紂王便是當時那個年代,世界上最大那個國家的國君,而且還有讓他的國家更強大的野心。野心已吞噬了他高情商的根基,讓一切對他來說只剩唯我獨尊。

他開始不間斷的進行領土擴張。同時也做了開拓山東淮河下游、長假流域的水利資源這造福子孫萬代的事。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連年不斷的開疆擴土,使商朝的疆域越發遼闊,而且帝辛在施政上,還採取了最新變革。如反神權、反世襲等等。但不管怎麼說,商紂王最後還是失敗了,而且從很大程度上看,就敗在這連年征戰之上。

連年征戰國力消耗過度後,非但沒有給予參與征戰的民眾以最溫暖的關懷與體恤,反而用橫徵暴斂來加深、加重了他們的賦稅之苦、這又怎能不使民怨沸騰?再有紂王帶兵打的幾乎都是勝仗,*收穫的俘虜又太多,多到無法消化。

不過在對待俘虜上,還是可以認為紂王並沒殘暴到無極限,他對自己的親叔叔都可用挖心之刑,對這些戰敗的俘虜卻來了心懷善念,即沒采取“屠城”、“坑埋”,也沒把他們都殺死。沒想就是這“僅存”的“仁與善”,在周武王乘虛而入時,才讓大批俘虜倒戈,導致帝辛自焚、商朝亡國。

至於為什麼那些俘虜會臨陣倒戈周,誰的手筆?歷史發展到今天沒人再會去細究。說到底該是紂王情商錯位,錯位的對待俘虜、錯位的讓商貴族集團的利益、不均或受損,受損到有人在內部發力勾結外援消滅帝辛。

情商是變通發揮的體現,變通裡找情商(一)!

若一定要糾結歷史對紂王帝辛的評價是否公正,胡適曾說過這樣的話“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還有人這樣說“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孔子的弟子子貢在《論語子張篇》裡也說過:“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之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按今天的語言形式完全可以這樣理解子貢的話,“紂王不好,但決不象傳說中那樣壞,他之所以名聲那樣不好,是因為全天下的人們同時把全天下所有惡事都算到他的頭上了”!寫到這我不僅想問“足智多謀、能征善戰的帝辛,若能把變通術研究透徹了,少些剛愎自用,歷史會不會還是今天這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