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收藏

羅山縣與古羅國一一淮上文明探源之六

作者:由 詩尚凝寒 發表于 收藏日期:2022-01-07

鬹怎麼讀拼音

羅山縣與古羅國——淮上文明探源之六

文/餘長城

0

我在散文中曾說過——“歷史自明朝開始清晰起來”。

中國的歷史記載,大約分三個階段:一是《春秋》;二是《史記》;三是州縣誌。《春秋》始於春秋晚期,由孔子開始,因其為第一部歷史著作,故稱為“經”,隨後有“春秋三傳”,以《左傳》最為詳實,補《春秋》記述之不詳。春秋時期,各國皆有史官,但秦滅六國,各國史籍無存,現僅發現魏國《竹書紀年》。《史記》是二十五史之首,自此,國史傳承至今。北宋時開始修地方州縣誌,以補國史之不足,但宋代州縣誌現存極少且多為殘本,元代幾無州縣誌,今州縣誌多以明、清版本為重要依據。

探索信陽地區的歷史,以明代嘉靖年間《固始縣誌》《商城縣城》《息縣誌》《光山縣誌》和萬曆年間《羅山縣誌》最為珍貴。大凡一個皇帝長壽,也是歷史之福。明代州縣誌多成書於嘉靖、萬曆年間,清代州縣誌多成書於康熙、乾隆年間。宋神宗不長壽,故王安石變法失敗;楚悼王不長壽,故吳起變法未得徹底。

淮上文明探源,以先秦時期信陽文化為主。這一時期的歷史記載極少,大多依賴文物出土,與《左傳》《史記》等書所記早期歷史相對照。考古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中國考古的每次重大發現,是當代歷史學家之幸。然而,帝王陵的發掘還不具備充分的技術條件,多數考古發掘,是對盜墓現場的一種補救,是一種搶救性發掘。

滄海桑田,古墓犁為田,千百年來,又有多少歷史掩埋於地下。阿房宮,可憐焦土。歷史之殘垣斷壁不存,僅餘少量地基。但城城相襲,一些古城又掩埋於新城。

1

今羅山縣的行政區劃,北部以淮河與駐馬店市正陽縣交界,東北以淮河與息縣交界,東部以竹竿河與光山縣交界,西部與平橋區、溮河區交界,南部與湖北省大悟縣交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民國二十二年,劃撥縣境南部的宣化店、姚家畈、豐家店、唐店、王家店、彭城店、新府、毛家集一片共569。55平方公里給當時新置的湖北省禮山縣(今大悟縣),劃出面積相當於現今羅山縣面積的27%。

羅山縣屬盆地、丘陵地形,淮河以南、竹竿河以西的平原處於半山環抱中,稱之為信羅盆地。歷史上,羅山縣與申州(信陽州)在行政區劃上緊密聯絡在一起。

羅山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六年(596),是從鐘山縣分出來的,屬義陽郡。鐘山縣原名鍾武縣,治所在今平橋區中山鋪。鍾武縣、鄳縣始建於西漢,西漢時羅山縣境內屬江夏郡鄳縣(治所在今高店鄉),此一建制直到東晉。

南北朝劉宋孝建三年(456)分鄳縣之地增置寶城縣,同屬義陽郡。南齊改寶城縣為保城縣,與鄳縣均屬北義陽郡。梁武帝時合鄳縣、保城縣僑置汝南郡。北魏從保城縣、鄳縣分置出東隨縣(今大悟縣北),保城縣、鄳縣屬齊安郡;北齊合三縣置高安縣,屬齊安郡。隋開皇三年(583)高安縣併入鐘山縣。

可見,今羅山縣境內歷史上曾分三段,北段為鄳縣,中段為寶城縣,南段為禮山縣(今大悟縣)。

關於羅山縣一名的由來,唐代《元和郡縣誌》卷九指出“在縣西南九里”有羅山。清《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遂曰“(羅山)峰巒環抱,隋因以名縣。亦謂之龍山,又名小羅山。縣南百里有大羅山。”

作者對此十分不解:今羅山縣境內並無羅山。在信陽全地區包括羅山縣方言中,“羅”與“龍”的讀音完全不同,根本不會讀錯。如果將小羅山改名龍山,那麼大羅山呢?況且縣南百里為禮山,而不是大羅山。

也就是說,在羅山縣境內,歷史上也許根本不曾有過大羅山、小羅山,而只有禮山、龍山。

《元和郡縣誌》的作者李吉甫祖籍河北,其一生為官並未到過申州(信陽),除在朝庭做官外,還到過明州(今浙江鄞州)、忠州(今重慶忠縣)、柳州、饒州、揚州任職,李吉甫將龍山誤以為羅山的可能性極大。

那麼,隋朝置羅山縣,羅山縣之名又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知道羅山縣的鄰縣光山縣境內並無“光山”這麼一座山,光山縣原名光城縣。今人認為,羅山縣建於596年,光山縣建於598年,而極為可能的是,光山縣、羅山縣為同一年所建,故同時命名為光山縣、羅山縣。

今光山縣部分學者認為,光山境內曾有古光國(在弦國之前),那麼,羅山縣境內是否曾有古羅國呢?

2

從羅山縣莽張鄉天湖村發現商、周息國墓地來看,今羅山縣的中部以北地域在商、周時屬古息國。

20世紀80年代,在羅山縣高店鄉發掘兩座黃國傒氏春秋早期墓葬,但不能證明黃國地盤擴張到羅山縣境內,而只可能是黃國的傒氏離開黃國到高店定居或佔有其一小塊土地。例如,1979年在離古黃國更遠的信陽縣吳家店也發現黃國傒氏春秋時期墓葬。高店和吳家店都接近江國,而江國和黃國是同姓之國,黃國傒氏遷到該兩處是有道理的。在春秋早期,這兩塊地盤或許還未被息國或江國佔領,因為根據西周王朝對封建國的領土限制,侯爵國(息國)方七十里,子爵國(黃國)方五十里。

或許,西周末至春秋早期,方國的墓葬地如同某個時代村民在村邊種樹一樣,誰種的樹就是誰的地盤。黃國、息國是信陽境內最早的方國,自商代立國,貴族階層枝繁葉茂,到了春秋時期其領土擴張也是最廣的。

那麼,在春秋早期,羅國被楚武王所滅後,是否古羅國曾遷到今羅山縣境內呢?或者在更遠的商代,羅山縣境內是否有一個羅國呢?今信陽商城縣,歷史上曾名殷城縣,據縣名推測,應為殷商遺民所處之地。大別山區,通常是遺民最好的庇難之所。

關於羅姓的起源,有一個非常搞笑的說法,說信陽境內羅姓起源於賴國。具體的傳說是:賴國為防楚國攻打,讓邊境線擔任警戒的人備鑼,當發現楚軍時趕緊敲鑼;賴國被滅後,就有一部分賴國遺民以“鑼(羅)”為姓。

這個低階的故事經不住推敲的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最早的鑼產於西漢。先秦並不“敲鑼打鼓”,而是擊鼓、鳴金,那時的樂器是編鐘,沒有鑼。況且賴國這麼一個小國,傳說得多麼強大似的,其任人魚肉,哪裡有還手之力?賴國滅亡時,賴子自縛於楚王面前,博得同情。或許傅姓出於賴國——因賴子自縛之故,這個說法還有可能性。

楚武王在位51年,立三軍,南征北戰,但也只是滅亡了兩個國家,一個是權國,一個是羅國。

有一種說法是,商朝時信陽境內除了黃國、息國,還有光國、羅國,商王武丁“伐於黃尹二羌”,羅國遷到今甘肅正寧縣(縣東二十里有羅山,又有河名羅川,隋置羅川縣)。西周時,羅國遷至今湖北房縣、宜城,被封為子爵國。

關於羅國起源,《左傳注》及《左傳疏》皆認為始於熊姓,因為楚國國君也是熊姓,故歷代學者多認為羅國、楚國為同源之國。

關於羅字的本義,甲骨文的羅字象形為上網下短尾鳥。《爾雅》:“鳥罟,謂之羅。”《說文》:“羅,以絲罟鳥也。從網,從雉。”

《周禮•夏官•羅氏》:“羅氏掌羅烏鳥。”根據《周禮》,可知羅國是個擅於捕鳥的方國,其向周王朝進貢之物主要是烏鳥,供周王朝祭祀之用。《周禮•夏官•大司馬》:“羅弊致禽以祀焉。”

《禮記•郊特性》:“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羅氏致羅與女。”根據《禮記》的記載,大羅氏因擅長捕鳥得以封國,不僅為周王朝捕鳥,還提供網羅之工具。

羅姓乃羅國人以國為姓。《姓氏羅急就篇》:“封於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為氏。”《姓考》:“羅國,即房州地,後滅於楚,以國為氏。”《姓解》:“羅,按顓頊之末裔,受封於羅國,今房陵也,子孫以國為氏。”

羅國後來遷至漢水邊宜城縣西二十里的羅川城。《水經注》:“夷水···歷宜城西山,謂之夷溪,又東南逕羅川城,故羅國也。又謂之鄢水,《春秋》所謂‘楚人伐羅渡鄢’者也。”《路史•國名紀丙》:“(羅國)在襄(陽府)之宜城。”

3

周之羅國在先後在房州、宜城地,這是無疑問的。但是遠在夏、商之時,在中原與大別山交界之處,有一個喜歡以羅捕鳥的部落,後以羅為國名,這也是符合邏輯的。

《左傳•昭公五年》:“楚子以馹至於羅汭。”“吳敗楚於鵲岸,楚子濟於羅汭,次於萊山。”《河南志》認為“羅汭”這條河在羅山縣,萊山在光山縣。也有人認為羅汭就是竹竿河,古稱谷水。

那麼,漢水邊羅國被滅之後,有沒有羅國遺民遷到今羅山縣境內呢?春秋時期信陽境內東蓼國,有較多學者認為是隨棗走廊的西蓼國被滅後遷到今固始縣境內重建的。

多數學者認為羅國滅亡時間是在公元前691年或690年,即楚武王伐隨國之前,最終楚武王病死於伐隨途中。《左傳》記載了桓公十三年(前699)春楚伐羅失利,主帥莫敖屈瑕自縊,又記載了楚武王伐隨病亡,但就是沒記載羅國如何滅亡。《國語》記載了羅國滅亡,但未說明時間。

楚武王克羅,將羅君、羅人遷到枝江。楚文王定都郢後,再將羅人遷到湖南汩羅。《漢書•地理志》之“長沙國羅縣”,應邵注曰:“楚文王徒羅子自枝江居此。”唐杜佑《通典》:“嶽州(今岳陽),古羅國地。”《路史•國名紀丙》:“今潭之湘陰東北六十里有羅故城,秦之羅縣,梁為羅州。”皆指羅人被遷往湖南。

1957年,湖南省博物館在汩羅縣西北發現羅國故城址。城垣東西100米、南北400米,城北廓儲存較好,牆基寬14米,高3米,用黃土夯築而成。城址內並且出土一些陶器片,城址東面有墓葬。

從考古發現證明,楚國並沒真正滅掉羅國,而是將羅國遷到楚國南部汩羅江邊,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羅國是楚國同源之國。所以,今人認為楚武王所滅的國家實際只有一個權國,楚國最早設縣也是權縣。

既然羅國並未被滅,那麼也就不可能遷到信陽境內的羅山縣。那麼羅山縣之名,可能來源於境內曾有羅汭,或曾有羅山,或曾有商代羅國。

4

羅山縣境內考古,未發現古羅國故城址或墓葬。羅山縣考古發掘,發現有20餘處周代以前遺址,以商、周息國墓葬群最為著名。這說明即使存在過商代“羅國”,也是部落性質,未達到國家層面的文化程度。

下表為在羅山縣考古發現的主要遺址(單位平方米):

序號 遺址名稱 地點 面積 地層厚度 出土文物 時期判定

1 草袋廠遺址 高店鄉三河村 3萬 不明顯 鼎、罐等陶片。紅褐陶,夾砂陶居多,泥質居少,素面居多,有紋飾居少。 新石器中期

2 王臺子遺址 高店鄉高店村王臺子灣 8千 3米。二層。 鼎、罐、缽、豆、碗等。夾砂紅褐陶、紅黃陶或泥質紅黃陶居多,泥質紅陶、灰陶居少;素面居多,少量有弦紋、戳印紋、彩繪。 新石器中期、商、周

3 梨園堆遺址 竹竿鄉龍橋村方灣 1萬 1。5米。2層。 鼎、罐、器蓋等。夾砂紅褐陶居多,夾砂紅黃陶、灰黑陶、灰陶或泥質紅黃陶、黑陶居少。 新石器中、晚期

4 方灣遺址 竹竿鄉龍橋村方灣 6。3萬 2米。4層。 鼎、罐、缽、杯、盆、豆、碗等。夾砂紅褐陶、灰黑陶、灰陶居多,夾砂紅黃陶或泥質紅黃陶、紅褐陶、紅陶、黑陶、灰陶、橙黃陶居少;素面居多,少量有籃紋、弦紋、繩紋。 新石器中期

5 董堆遺址 周黨鄉秦畈村董堆灣 1。9萬 3米 石斧,陶鼎、豆、罐、盆、碗等。夾砂灰陶居多,夾砂紅褐陶或泥質灰陶、黑皮陶居少;素面居多,少量有籃紋、弦紋、堆紋、方格紋、繩紋。 新石器晚期

6 龍井遺址 潘新鄉李塘村 9千 2。5米。2層。 鼎、罐、盆、甕等。夾砂灰陶、紅褐陶居多,泥質灰陶、黑皮陶居少;素面居多,少量有籃紋、弦紋、堆紋、繩紋。 新石器晚期、商

7 釣魚臺遺址 尤店鄉李店村釣魚臺灣 1。5千 4米。2層。 石斧,陶鼎、甕、鬲等。夾砂灰陶、紅褐陶居多,泥質灰陶居少;素面居多,少量有籃紋、堆紋、繩紋、指甲紋。 新石器晚期、西周

8 李上灣遺址 高店鄉三河村李上灣 2千 2-3米。2層。 石、陶、玉器近百件;石器有石斧、鏟、紡輪等,陶器有鼎、盆、罐、甑、豆、碗、甕、器蓋等。有夾砂灰黑陶、紅褐陶、灰陶或泥質黑陶、灰陶、紅黃陶六個陶系,夾砂灰黑陶最多。 新石器中、晚期

9 擂臺子遺址 高店鄉三河村劉小寨 9千 3-4米。3層。 陶石器數十件,陶鼎、罐、甑、盆、甕、缸、豆、杯、碗、壺、缽、鬹、鬲、器蓋等。夾砂灰黑陶、灰陶、紅褐陶或泥質灰陶、黑陶、紅黃陶;素面居多,少量有籃紋、弦紋、堆紋、繩紋、方格紋或彩紋、鏤孔。 新石器晚期、西周

10 天湖商周墓地 莽張鄉天湖村後李灣 47墓 1991年發掘商周墓25座 銅、陶、玉、石器200多件。商墓17座中有:銅鼎、甗、簋、卣、斝、觚爵、矛、戈、鑿、臿、錐等;玉鉞、戈、璧、環、璜、玦、管、柄形器、動物飾品等;陶鬲、簋、尊、甗、罐、卣等。 商、周、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