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遊“菜都”壽光小記-農業之城、文化之城的質樸印象

作者:由 -豐富的安靜-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4-08

繁簡牌子的水杯怎麼樣

“壽光是最接地氣的,也是完整地參與過歷史的”

壽光博物館不大,但是沒有錯過歷史的精彩,以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為代表的文化部落,很好地詮釋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角色。

農業的傳承

說起壽光,知名度最高的應屬“菜博會”,每年5月,全國各地的菜農齊聚於此,共享節日,甚至東北、河南等地菜商定居於此,成了名副其實的“魯漂”,其實,壽光之所以有今天的江湖地位,不是偶然現象。

歷史上,北魏以前,中國北方長期處於分裂割據局面,而北魏政權的出現,逐步統一了中國北方地區,社會、經濟生產逐步恢復,農業生產蒸蒸日上,為中國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農學著作《齊民要術》的誕生提供了可能

[1]

,而這部書的作者賈思勰,正是壽光人,該書全面講解了魯豫晉冀地方的農業知識及實踐經驗,為壽光的原始農業注入了科學基因。

上世紀90年代,壽光創新性地開啟了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試驗並大獲成功,老百姓冬天也能吃到品種豐富的蔬菜,並由此開啟了蔬菜科技的“壽光時代”,至今,蔬菜已經成為壽光的一張名片。

遊“菜都”壽光小記-農業之城、文化之城的質樸印象

壽光人的智慧結晶,中國第一本農業綜合科學書籍《齊民要術》

古今拾趣

壽光博物館展陳不多,但陶、青銅、瓷器均有,展品幾乎覆蓋了新時期時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博物視窗期,實屬難得,在眾多展品中間,似乎也能找到一些百姓生活變革的細節,並由一種突如其來的超現實感。

比如甗(yan),古代人的蒸籠,上下兩層,中間有篦子,結構與今天無異,只是用材和形態發生了變化。

遊“菜都”壽光小記-農業之城、文化之城的質樸印象

甗(yan)

高柄杯,古代人的飲酒用品,大汶口文化的重要代表,比今天玻璃杯略顯笨重,鏤空工藝想必也是為了減輕杯重,放在歷史條件下看,這樣的杯子是否也凝結了古人的智慧。

遊“菜都”壽光小記-農業之城、文化之城的質樸印象

高柄杯

繁簡之間

兩件用於煮酒的鬹(gui)詮釋了設計之美,左側圖片是實心三足鬹,右側是空肚三組鬹,似乎右側富態有餘、靈巧不足。

但是,從生活用品實用的角度講,後者減去了實心部分的重量,空肚部分也可增加容量,當然,燒製工藝也要求更高。

這樣的進化,似乎揭示了設計的本質,那就是設計要回歸用途本身,做大膽的減法,今天北歐傢俱大行其道,似乎也說明了這個設計的真諦。

遊“菜都”壽光小記-農業之城、文化之城的質樸印象

鬹(gui)

壽光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在城鎮化、工業化的浪潮中,雖然GDP有退步,但是沒有掉隊,農業是他的IP,併成功為這座城市植入質樸的基因,一件件館藏似乎為這個城市串起了文化血脈,訴說著一個小而美的壽光。

[1]部分知識來源於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