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若是此人不死,李淵父子並無機會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作者:由 憶史錄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4-10

金鏞是什麼意思

唐代詩人李白在詩中寫道:“苦戰功不賞,忠誠難可宣”。三國時期,袁紹死後,審配中計,被曹操逼到城門,曹操極度欣賞他,說要給他很多賞賜,然後重用他,可他不願意。曹操要殺他的時候,他便說:“我的主公(袁紹)的墳墓在北方,我一定要向著北方死去!”

若是此人不死,李淵父子並無機會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隋朝末年唐朝初代,到處都發生起義,只因楊廣這個人好大喜功,暴戾待政,搞得民不聊生,於是各路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有瓦崗寨,此隊伍中很多有名的人物都加入進去,因此也名聲大噪,

比如王伯當、單雄信、徐世績等人都紛紛加入。但不久後,瓦崗寨內部出現矛盾,加上朝廷的圍剿以及各方派的追殺,瓦崗寨很快就敗落,最後解散。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性的人物,那就是李密。李密被朝廷的人追殺,便去投靠翟讓,李密勸服翟讓,並且給他出謀劃策讓翟讓稱王,還為他招收各路英雄好漢,壯大瓦崗軍,這讓翟讓對其很是信服,

不久後翟讓便將權力都下放給李密,導致翟讓的兄長及部分人很是不滿,便為權力而發生內訌。

若是此人不死,李淵父子並無機會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內訌使得瓦崗寨走向滅亡,權利成為導火線,對於李密來說,翟讓是對他有恩的。但翟讓廣闊的胸懷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好處”

,反而讓瓦崗寨軍心渙散,從此也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

先來說說李密,

李密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他的父親和祖父都在朝中當過官,而自己也擔任大都督一職,他本人非常聰明,又熟知兵書,喜歡出謀劃策

。隋朝在暴戾的統治下,幾乎已是一個將近滅亡的國家,而李密又想忠心報國,救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便想要造反,對洛陽發起進攻。

攻打洛陽失敗後,他不得不去投奔翟讓,李密心思並不壞,他投靠翟讓後,幫助翟讓不少,正因有他的謀略,瓦崗軍沒少打勝仗。

李密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明顯他的能力讓他出現功高蓋主的意思,在寨裡也有一定的威嚴。這個世界上不存在一定的對與錯,李密的聰明才智讓翟讓大為賞識,並且心胸寬廣的翟讓從來也不計較這些。

若是此人不死,李淵父子並無機會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但翟讓的兄弟卻不這麼想,他的哥哥曜宏時常勸導他,讓翟讓收回權力,千萬不要讓李密搶奪去,怕就怕李密的功勞越大越容易謀反。可實際上二人的關係非常,翟讓並沒有這麼多的心眼,李密能力很強,常打勝仗,把權力交給他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翟讓為人老實,但他身邊的人卻一個勁地說李密的壞話,說他心眼多,遲早會造反的。

這些話傳到李密的耳朵裡,李密是一個聰明人,他們這樣挑理說自己小人,沒不是也會被挑出個幾分來。自己在外邊辛辛苦苦的帶兵打仗,卻遭來後方這樣的嫌棄,

李密本忠心耿耿,從不枉費翟讓的信任,也從來都沒有想過奪權篡位,反而是翟讓的身邊人,時常說自己壞話。

若是此人不死,李淵父子並無機會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翟讓常常勸李密不要多想,不必為外界的閒言碎語讓自己煩心,可外面的閒言碎語卻從來沒有停止過。這讓李密十分煩惱,就算自己無罪,也被擬了一個有罪的標籤。

其實他們是認為李密有謀略有膽量,不好控制,僅能控制老實的翟讓,李密當權會影響自己的財富之路。

李密覺得自己再也不能處在這個被動的局面,他要剷除這些對他有威脅的人,李密決定殺死寬厚待人的翟讓。畢竟這些人天天在曜讓的耳根子旁邊唸叨,難保不齊翟讓會被說服,那麼自己一切努力都是白費。

於是李密佈下鴻門宴,將翟讓殺死,從那以後李密彷彿變了一個人,變得冷血無情,從開始與士兵稱兄道弟到毫無人情味可言。

若是此人不死,李淵父子並無機會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這一切究竟是怪誰呢?

因瓦崗寨內也因二人發生改變,士兵對於李密的冷酷無情很是寒心,便不在聽令於他,得不到士兵的支援,李密最終也走向失敗。

如果不是那些人的汙言穢語,可能瓦崗軍不會走到滅亡的地步,他們也許會成為新朝代的主人,如果李密沒有殺掉曜讓,更或許他們兩人會團結一致,一起對抗敵人。

這一切的陰差陽錯導致所有的結局都發生改變,若是瓦崗軍還在,李淵父子不可能奪得天下,唐朝也許不會存在。

在大業的14年裡,李密帶著幾十萬大軍攻打金鏞城,但宇文化挾持隋煬帝並殺害,爾後率領數十萬將士攻打李密,李密被前後夾擊,不得不放棄洛陽再次出逃。

後來他投靠李淵,為李淵率兵打仗,再次叛逃,被唐軍兩面夾擊受到攻擊,導致全軍覆滅,自己也死於戰場,他死的時候年僅37歲。

參考資料:

《新唐書·列傳第九》

《隋書·列傳第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