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作者:由 藍天擁抱白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4-21

布達佩斯大飯店講的是什麼故事

影片講述了戰爭時期一個歐洲著名大飯店看門人的傳奇,以及他和一個後來成為他最信任門生的年輕僱員之間友誼的故事。這個看門人的傳奇串聯起了一個盜賊與一幅文藝復興時期油畫,一個大家族的財富爭奪戰,以及改變了整個歐洲的突發戰亂。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查理·卓別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人間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當然不可否認,這部影片的觀影過程是愉悅的,但始終有種揮之不去的陰暗縈繞在心頭,好像是對美好易失的感慨,當片尾打出靈感來自茨威格時,終於明瞭這種憂戚的緣由。茨威格是一名猶太人,也是歐洲傳統文化的捍衛者,受到那次納粹德國迫害,最後在巴西自殺而亡。這部影片其實刻畫的也是一部猶太人的流亡史。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一個動人的故事,能留住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影響了他人的人生。汰舊換新是時代的趨勢,沒有商業價值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本該走入歷史,卻因為葛斯塔夫的影響,始終屹立不搖,成為一個恆長的美好堅持。這也說明了“價值”本就因人而異,心中的無價之寶即便在旁人眼中一無所值,只要你相信,它的存在就有無可替代的力量,一如那個心中深愛卻早已遠去的人。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從影片的整體結構來說,突破了韋斯·安德森單一線性敘事的窠臼,巢狀式四重敘事,層層疊加構成繁複之美,同時每層敘述又不失獨立性。第一重是作為觀眾解讀銀幕畫面具有的話語權,完全開放式,具有任由評說的主觀性;第一重是開頭在墓園中向作者致敬的女孩,在書中目睹的故事;第三重則是此書作者的創作意圖和過往經歷;第四重終於來到故事的核心——當時的門童zero訴說當年事。其實還隱含著第五重——飯店舊主Gustave畫框外的故事,這些故事若隱若現在一鱗半爪間,形成一個個有趣而耐人尋味的片段,對Gustave的性格有支撐和鋪墊作用。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包裹著甜美糖紙的反法西斯片。整片充斥著濃濃的老電影氣息,套娃式的敘事結構非常有趣,冷幽默的人物塑造深入我心,最愛的還是韋斯安德森式美學,忍不住瘋狂儲存劇照。一個看似荒誕詼諧的故事,卻是對文明不復的時代緬懷,畫面對稱舉止優雅配樂精緻。這部電影具有荒誕喜劇的色彩,有著十足的黑色幽默感。小清新的故事中融入了歷史情懷和文藝格調。劇情緊湊卻不乏笑料,集合了喜劇、哲學、美學等多種元素。唯美的畫面場景、動聽的配樂、藝術感十足的場景和色調都使這部電影呈現出來了獨特的影調和美學風格。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布達佩斯大飯店》其實講的是歐洲傳統文明的衰亡史,具體一點講,其實講的是猶太人的流亡史,更細化一點,講的是茨威格離開逐漸衰亡的精神家園,心碎而死的自傳。 瓦爾特·本雅明,德國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評論家、“歐洲的最後一位文人”,流亡作家,受到納粹德國迫害,最後在西班牙自殺身亡。 他為什麼重要我不知道,但是在歐洲文科學術界,反正總是把他奉為大神的。 《布達佩斯大飯店》用了四層講述結構,始終呈現的是一個身臨其境的講故事的過程,一個故事離不開一個講故事的人和一個聽故事的人,還有他們同時所處的環境。

《布達佩斯大飯店》:看似是一場喜劇,實則內質充滿了點點的憂傷

在《布達佩斯大飯店》裡,我們似乎能夠在每一個場景都能找到極為豐富的含義。1968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老舊的建築外立面,裡面都是老舊的鉻黃色,表現了堅守的毅力。1932年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粉色的,絢爛多姿的色彩,似乎象徵著那個時代歐洲思想的絢爛。但是離開布達佩斯大飯店呢?一片茫然的白色,似乎像永久的冬天,那是戰爭前夕人們的冷漠,民粹主義矇蔽了人們的思想,一切都是灰白的。而魯茲的城堡是那麼的灰暗,象徵著德國的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