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2021年5月22日 越野界最悲傷的一天

作者: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6-25

2021農曆5月22日是什麼日子

22日,甘肅白銀山地馬拉松越野賽遇極端天氣。據越野賽失聯救援指揮部訊息:截至23日9時30分,本次賽事中的最後一名失聯者被找到,但已無生命體徵。本次事件共造成21人遇難。

23日,越野賽失聯救援指揮部召開新聞釋出會。釋出會上,甘肅省白銀市市長張旭晨鞠躬道歉:“在此,作為賽事主辦方,我們深感內疚和自責,並對遇難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深切慰問。”張旭晨表示,該事件是一起因區域性地區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22日9時,由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舉辦的2021(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暨鄉村振興健康跑在黃河石林景區舉行。據組織方公佈的資訊顯示,比賽參賽人員接近一萬人。其中,有172人參加了百公里越野賽。

當天13時左右,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地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參賽人員出現身體不適、失溫等情況,部分參賽人員失聯。比賽當即停止,當地立即組織多方力量搜救失聯人員。據央視新聞

一聲嘆息

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遇難令人痛心

罹難綿陽跑者曾獲全國殘運會冠軍

“今天真是越野界最悲傷的一天!願逝者安息。”廣州資深跑友謝先生表示,國內越野跑頂尖選手、寧波江南百英里冠軍梁晶的不幸遇難,讓他尤為痛心。在他看來,梁晶是被稱為“中國越野賽頭牌”的馬拉松選手,“他的遇難絕對是中國山地越野馬拉松的一個重大損失。”

記者獲悉,四川綿陽的參賽人員黃關軍也不幸遇難。據綿陽的馬拉松愛好者介紹,黃關軍是綿陽市北川縣人,因小時候生病導致成為聾啞人,但他經常參加各種馬拉松比賽,非常勵志,屬於馬拉松賽中的精英,而且曾獲得全國殘運會馬拉松比賽冠軍。

講述

4名綿陽跑者參賽

“所有惡劣天氣幾乎聚在一起了,還有特別大的風沙”

網民“玲瓏心”是四川綿陽的一名跑者,和另外三名綿陽的跑者一起參加了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舉行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

“關軍沒了!”“玲瓏心”收到了另外兩名參與救援的跑友發來的資訊,她現在仍不敢相信自己的跑友黃關軍已經遇難。23日上午,“玲瓏心”告訴記者,她和另外兩名綿陽的跑友一起報名的,後來黃關軍聯絡上她,問她是否報名參加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景區舉行的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她表示他們已有3人報名,黃關軍稱自己也報了名,就讓她在蘭州幫忙訂酒店。

“我們三個人是在之前另外地方的比賽遇到了,然後一起報名了甘肅這場馬拉松,並訂好房間。黃關軍聯絡我時,酒店已經滿了,幫他訂了另外一個客棧。”“玲瓏心”說,20日,他們4人在甘肅蘭州集合,然後一起參加比賽。

22日,比賽開始後,剛開始海拔低,影響還不大,當天13時左右,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至31公里處,受突變極端天氣影響,局地出現冰雹、凍雨、大風災害性天氣,氣溫驟降。“而且海拔也逐漸升高,所有惡劣天氣幾乎聚在一起了,還有特別大的風沙,戴起眼鏡也完全看不見路,而摘掉眼鏡後,風沙直接灌進眼睛裡。”“玲瓏心”說。

救援

兩名同伴參與救援

“希望他們平安,更希望他們能救回黃關軍”

極端惡劣天氣的來襲,給參賽者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玲瓏心”告訴記者,她是在29公里時開始往回撤,然後遇到了另外兩名綿陽的跑友。“我跟他們說,不要再跑了,前面很危險,很可能出現失溫。他們也聽從了我的建議,一起往回撤。但是,黃關軍因為跑得比較快,屬於第一梯隊,我們沒有遇到他,也沒有辦法聯絡上。”

“玲瓏心”介紹,因為他們4人都是綿陽跑友,一直沒有見到黃關軍,心中都有不安,但是他們並沒有立即離開,準備等到黃關軍一起。另外兩名跑友更是直接參與了救援。“我一夜未眠,兩名同伴參與救援時,我讓他們隔一會給我發個資訊,我希望他們平安,更希望他們能救回黃關軍。”“玲瓏心”說,但是,清晨時分,她收到了參與救援同伴的資訊,“關軍沒了!”

“玲瓏心”告訴記者,23日早上,警方敲門叫撤離,她給民警說自己有一名同伴叫黃關軍,住在另外一個客棧,已經遇難,民警回答“我們知道”。

回憶

綿陽跑友都很關心他

“只要他有困難,跑友們都會捐錢捐物”

黃關軍的微信朋友圈顯示了最近三天,最後一條停留在了5月21日。記者看到,他朋友圈顯示的第一條是5月20日,釋出了自己在蘭州跑步的影片,配文“我第一次跑越野100公里,安全完賽好了啊……”5月21日釋出的朋友圈中,有幾張風景照,配文“風景好看”。

黃關軍遇難的訊息,在綿陽超級馬拉松的朋友圈傳開,大家都不願相信這是真的。據瞭解,黃關軍從2015年開始練習長跑,並多次參加四川省殘運會。2018年,他參加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還獲得了10000米專案的冠軍。2019年,在天津舉行的全國第十屆殘運會暨第七屆特奧會田徑馬拉松比賽中,黃關軍以2小時38分29秒的成績撞線,奪得男子全程馬拉松聽力障礙組冠軍。

“他的家庭條件很一般,好像還有一名妹妹在讀大學,他參加比賽等,我們跑友還會給他幫助,比如到綿陽來了後,其中一名跑友還專門騰出一間房讓他住。”綿陽一名跑友介紹,只要他有困難,跑友們都會捐錢捐物。“玲瓏心”也表示,黃關軍在網上銷售他家的水果,跑友們都會給予支援。綿陽跑友們希望大家能給予黃關軍家更多關心、關照。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邵洲波

三大焦點

一場馬拉松,21人遇難!

誰該為事故擔責

21人遇難,這場噩耗堪稱國內馬拉松賽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災難之一。震驚悲傷之餘,誰該為這場事故擔責?記者採訪了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戴冠春,帶來專業解讀。

在馬拉松越野賽中發生受傷或意外,這個責任應該由誰來負?

馬拉松越野賽作為耐力運動,本身具有高風險,參賽人員肯定也具有一定了解,並自己承擔了風險,但是在中國法律項下並不自動排除賽事舉辦方、組織者、服務機構等相關方的職責和責任。根據此前發生過的一些案例,正規的馬拉松和越野賽中的事故,選手承擔了主要責任,但也存在賽事舉辦方和組織方承擔一定責任的情況。

從目前通報的情況來看,極端天氣是主要原因,但是極端天氣並不當然構成舉辦方和組織者的免責事由。舉辦方和組織者在法律項下有對選手安全保障義務,還需證明他們是否適當地履行了相應的義務,包括是否及時叫停比賽、對惡劣天氣是否應該當有預見性和預案、賽前是否對選手進行了風險告知和安全教育、救助是否及時等,這些有待進一步核實情況。如果賽事舉辦方和組織方沒有盡到相應的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即需要根據其過錯程度承擔賠償責任。

極端天氣是否可以免責?目前大多數活動主辦方普遍採用免責方法,即報名時要求參賽者簽訂一份“生死狀”,這種條款是否具備法律效力?

極端天氣是否可以免責,還要取決於按照當時賽前的情況(包括當地氣候、地形條件等),賽事舉辦方和組織方是否有義務去預見該極端惡劣天氣,並採取相應預案(如把衝鋒衣納入強制裝備要求等)。如果應當預見而未預見,是不能因此免責的。

關於“生死狀”,根據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條規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責條款無效:(一)造成對方人身損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對方財產損失的”。可以看出,造成人身損害是不能依據協議免責的。因此這種“生死狀”條款是不具備法律效力的。通常情況下,“生死狀”應更多體現為風險告知,而不能當然用於免責。

馬拉松越野賽是否屬於“自甘風險”的文體活動?

馬拉松越野賽屬於典型的自甘風險的文體活動。透過對司法案例的梳理,發現近年來司法實踐中對大眾體育賽事活動中人身損害事故的責任承擔,採取以下標準:原則上採取參加者“風險自擔”原則。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其他參加者如無過錯(故意或過失),則不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否依據公平原則承擔適當補償責任,各地法院有不同的做法。賽事組織者完全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不承擔賠償責任;賽事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在其過錯範圍內承擔賠償責任。據法治日報

做不到萬無一失就一失萬無

21人遇難,已構成特別重大的運動賽事安全事故。如此嚴重的後果,打了賽事組織、承辦方一個措手不及,也讓外界倍感突然而震驚。

原因還有待調查,責任也有待釐清。高海拔地形地貌複雜,天氣變化多端,這是可以預見的情況,因而也應做好相應的應急和處突準備,以萬全之策迎接各種風險和考驗。一項賽事的籌備,天氣預報和極端天氣應對是基本要素,馬拉松賽事本來就充滿各種意外,越野馬拉松更具挑戰性,對參賽選手和賽事組織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對於選手來說,因為越野跑專業性很強,前期投入較大,除了舒適的越野鞋,效能良好的衝鋒衣,貼身合體的越野揹包,頭燈等參賽裝備,還要具備較強的自補給和防護能力,而不能盲目參加。

賽事組織方和承辦方更要做到萬無一失,否則在賽事安全上就可能“一失萬無”。越野馬拉松賽事風險相對更高,在高海拔地段組織比賽更要謹小慎微,預防一切可能性情況發生。雖然天氣預報不會百分之百準確,但在高海拔地段做好一切極端天氣的可能性準備,這是賽事安全性的應有之義,也是對專業賽事組織的基本要求。

是經驗不足,還是預料不到?面對如此嚴重的後果,一切辯解都蒼白無力,既暴露出賽事組織上的專業缺失,又暴露出馬拉松賽事井噴化增長的態勢下,整個行業粗放型發展的弊端,並由此釀成了運動安全事故。馬拉松賽事作為全民健身的重要載體,按理“多多益善”,不過大型群眾賽事的舉辦又需要高度的責任和專業素養,基於安全防控應以“寧缺毋濫”為基本原則。離開了專業性、精細化和審慎性為基礎,各種意外難免就會發生。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堂吉偉德

新華微評

極限運動必須守住安全底線

甘肅白銀百公里越野賽已有21名選手遇難,令人悲痛,令人震驚。此次事故傷亡人數之多,在同類賽事中極為罕見,教訓極其深刻。面對區域性天氣變化,是否應及時叫停比賽?應對突發狀況是否有科學預案?相關服務保障是否有力?極限運動挑戰“極限”,但組織保障工作應有底線思維,應對好“超限”情況。生命沒有如果,必須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把有關工作做在前面,不要等到出了問題再追悔莫及!

本文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