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作者:由 娛樂九四五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7-17

司馬炎是誰的孫子

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但是,最終決定勝負的,不是能力,而是誰能活。司馬懿活得最久,受益也是最大,孫子司馬炎最後開創了西晉王朝。作為開國君主,司馬炎一向以善於納諫作為自己的標籤。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有一次,司馬炎問大臣劉毅,自己可以和漢朝哪位皇帝相比。在他的心目中,應該是劉邦、劉徹,或者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沒想到,大臣說他連漢朝最差的皇帝都不如。那麼,司馬炎真的不如漢朝最差的皇帝嗎?敢這麼和司馬炎說話的是劉毅。那麼,劉毅是誰呢?劉毅(216-285年),字仲雄,東萊掖縣(今山東萊州市)人。魏晉時期名臣,城陽景王劉章後代。劉毅父親叫做劉喈,幼年孝順父母,少年即有清剛之節,喜歡品評人物,王公貴族看到他也有幾分懼怕。劉毅僑居在平陽,太守杜恕請他做功曹,上任後淘汰郡吏百餘人,三魏一代的人都稱讚他,說道:“但聞劉功曹,不聞杜府君。”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曹魏末年,劉毅被本郡推舉為孝廉,徵召為司隸都官從事,京都秩序肅然。劉毅將彈劾河南尹,司隸校尉不同意,說:“捉獸的犬,鼷鼠在它背上爬。”劉毅說:“既能捉獸,又能殺鼠,這犬有什麼不好!”劉毅將信符扔掉就走了。後來,經過同郡的王基舉薦,劉毅被推舉為博士。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成為相國,以劉毅為相國掾,而劉毅卻以患病為由推辭,很久以後都沒有到任。雖然當時人們都稱這是劉毅忠於魏室之舉,司馬昭卻認為其觀望兩端而發怒,將加以重罪,劉毅害怕,應召就職,轉為主簿。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炎篡魏登基,建立晉朝,劉毅為尚書郎、駙馬都尉,遷為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武帝認為劉毅忠貞正直,使他掌諫官。後轉為城門校尉,遷為太僕,又拜為尚書。劉毅後一度因事而被免職,但於咸寧初年又任散騎常侍博士祭酒。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晉武帝司馬炎也算是一個英明的開國之君,建國後,他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發展生產, 並頒行戶調式(包括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太康年間,西晉出現一片繁榮景象,史稱“太康之治”。但滅吳後,司馬炎逐漸怠惰政事,奢侈腐化。晉武帝和劉毅的這段對話,史料上有所記載,發生在咸寧四年(278年)。當時,司馬炎南郊祭天,祭禮畢,喟然感嘆,問劉毅說:“卿以為朕可以和漢代哪個皇帝相比?”這個時候的司馬炎志得意滿,已經當了13年的皇帝,西晉王朝已經出現盛世,這樣問劉毅,是希望得到屬下的讚美。在司馬炎的心目中,咋滴劉毅不說自己像漢高祖劉邦、或者漢武帝劉徹,最次也是光武帝劉秀啊。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但是,劉毅的回答,讓他大跌眼鏡。劉毅回答說:“可與桓帝靈帝相比。”司馬炎說:“我雖不及古人之德,尚能克己為政。又平定東吳,統一天下,比作桓靈,是否貶抑過甚。”劉毅回答說:“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由此說來,還是不如桓靈。”司馬炎大笑說:“桓靈之世,聽不到這些話,今天有直臣,所以和桓靈是不同的。”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在中國有種怪現象,當人越強大的時候,往往聽到詆譭自己的話,反而不生氣,顯示自己很有胸懷,司馬炎正是如此。這個時候,身邊人也幫忙搭茬。散騎常侍鄒湛進言說:“世人談論以陛下比漢文帝,人心還多有不同者。昔馮唐答漢文帝,說文帝不能用廉頗李牧之類的大將,而文帝發怒,今劉毅直言冒犯而陛下歡愉,以此相比,陛下聖德超過文帝了。”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司馬炎說:“我平定天下而不封禪,焚燒雉頭裘,行布衣之禮,卿當時不加評論,今天為這個小事,為何這樣褒揚過甚?”鄒湛說:“臣聞猛獸在田野,凡人都能持矛戈出而擊之。蜂蠍刺於懷袖,勇夫也會為之驚駭,這是因為出於意外的緣故。君臣有天然的尊卑之別,言語自然有逆順之差。劉毅開始說那些話,臣等莫不驚駭變色,陛下發舉世罕有之言,出於常人思慮之外,臣等喜慶讚揚,不也是適宜的嗎?”看到這,您肯定會說,司馬炎身邊會拍馬屁的人,太會了!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那麼,司馬炎真如劉毅所說,還不如漢朝最差的皇帝嗎?很多學者認為,司馬炎還是真不如漢朝最差的皇帝,劉毅說的還比較中肯。司馬炎篡位後,生活奢侈腐化,公開賣官,中飽私囊,宮中姬妾近萬人,上行下效,各級官吏不理政事,鬥富成風,奢侈之風盛行 。西晉的皇族和貴族都有優裕的經濟基礎,政治的安定與統一更幫助他們累積了大量的財富,於是縱情享受,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

司馬炎連東漢最差的桓靈二帝都不如,卻為何能統一三國

司馬炎領先作了荒淫奢縱的表率,《晉書·后妃傳》稱:司馬炎“多內寵,平吳後,復納吳王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並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使宴寢。”以中國史上開國皇帝而論,實未有如是荒怠縱慾者,以致小人當權,奢侈浪費,風氣日漸敗壞。公卿貴遊也跟著競富爭豪,大臣何曾每天吃飯用一萬錢,還“無處下箸”,他的兒子何劭一定要吃四方畛異,一天膳費二萬錢。王愷是武帝的母舅,曾與當時首富石崇比賽炫耀財富,爭誇豪麗。為維持這種奢靡腐化的生活,必然加緊聚斂,因此貪汙納賄,習以為常,當時有人指:“奢侈之費,甚於天災”,可見為害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