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四本筆記裡的“民生答卷”

作者:由 新華社新媒體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08-09

楊文你的照片我的我的是吧

新華社濟南7月29日電(記者楊文)道路路燈安裝、成立紅白理事會、全村危房修繕……翻開謝吉海的四本工作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錄了2018年以來村子發展的大小事。

“這是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以來的四本民生建設賬,涵蓋村子發展的各個方面。根據時間節點和計劃,把一件件小事做實做好,心裡也有成就感。”山東沂南縣辛集鎮房莊子村黨支部書記謝吉海有個習慣:每當結束了一天工作,他都要抽空記錄當日工作要點。

房莊子村是沂蒙山區的一個傳統農業村莊。當地依託靠近縣城的便利交通及傳統農業優勢,形成了日人流量超過10000人的大型蔬菜批發市場。但在幾年前,這處歸屬村集體資產的市場,還是一個私搭亂建、年久失修、產權不明的交易市場。同時,村裡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水四濺;衛生室房間不夠,要去院子裡的樹杈上掛吊瓶……

變化,始於“歸雁”謝吉海。他曾在北京從事海產批發生意,又在南方開發過休閒觀光農業綜合體。2018年,村裡找到見多識廣的謝吉海,引他回村裡擔任黨支部書記。

謝吉海內心充滿了顧慮:一是自己離開家鄉多年,不熟悉情況;二是自己在外面經營得很好,回去幹不好怎麼辦?大家看透了他的心思,多次上門做謝吉海工作。“既然鄉親們信任我,我也有信心把這份事業幹好!”

底數不清、產權不明、財務混亂……加強村集體“三資”管理是謝吉海上任後的頭等大事。村黨支部成立由村“兩委”成員、歷任村幹部、老黨員等19人組成的工作組,先後召開40餘次會議,對村裡35處資產、資源進行統計核對、登記造冊。

位於村子東邊的村集體蔬菜交易批發市場,年蔬菜交易量達到25萬噸,年交易額近8億元。村民在租用土地上修建商鋪銷售蔬菜,但也有不少人私建鋼鐵大棚搞交易。

為了整肅亂象,謝吉海先是拆除了自己叔叔的蔬菜棚子,這免不了遭親人抱怨。“拆我的蔬菜棚子,那別人家的為什麼不拆,你還是我侄子嗎?”面對叔叔的質問,謝吉海鐵著臉迴應:“你是我叔,但我更是村子的書記!”

謝吉海帶著村幹部,加班加點將42個違規棚子全部清理掉。“這清出了清朗村風,也樹立了村‘兩委’幹部在村民心中的威信。”謝吉海說,房莊子村共清欠資金620餘萬元,收回辦公樓、蔬菜批發市場等集體資產8處,理順合同282份。

四本筆記裡的“民生答卷”

謝吉海(左一)和工作人員交流村子黃瓜產業發展。新華社記者 楊文 攝

村集體的家底理清了,如何讓村民們的腰包鼓起來?謝吉海利用本村靠近河流、土地肥沃的優勢,大力發展高效大棚蔬菜種植。

2020年,村黨支部創辦魯蒙蔬菜購銷專業合作社,藉助蔬菜交易中心交易量大、品種齊全、資訊資源集聚等優勢,積極推行標準化種植、產品質量快速檢測、二維碼食品溯源等,初步形成了集蔬菜育苗、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鏈條。村集體實現增收77萬元、帶動社員增收73。5萬元。

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但謝吉海依然沒有歇著。他夾著筆記本到處走訪、座談黨員村民代表,傾聽大家急難愁盼的問題並徵集梳理民生實事。建成衛生院、更換改造大棚用電線路……幾年來,房莊子村投入到民生專案資金達700多萬元,村容村貌大變樣。

同時,村裡成立了“五心”功能室,包括貼心理發店、孝心醫療室、暖心洗澡堂、愛心大食堂、開心糧畫屋,為老人提供各種服務。“有電視和空調,管吃飯,還能打打牌、聊聊天,村裡還給我們免費理髮。”82歲的村民於明英說。

幾年來,房莊子村由一個髒亂差的破敗村蛻變成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20年,房莊子村被評為“臨沂市美麗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村”。

“村集體變富後帶動鄉親們都富起來,這是最大的民生實事,也是我最重要的職責。”謝吉海說。(參與採寫:宗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