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19世紀初,為何“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成功佔領澳門?

作者:由 司馬史記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0-24

澳門總督有權力嗎

引言

馬戛爾尼使團的失敗,即以外交手段向北京獲得一個英國在華貯運站的失敗,使英國人的可選手段只剩在澳門的安排上做文章,即葡萄牙將其作為外國人在澳門的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所指為何)轉交給大不列顛,前提是這不能引起中國官員的騷動。換言之,這種權力的轉移基於的是一些完全正當的理由。

1801年,法國與西班牙的軍隊人侵葡萄牙。

由於擔心這是法國對葡萄牙的海外勢力範圍進行襲擊的前奏,東印度公司在倫敦的董事們做出決定:為保衛澳門,必須派遣英軍增援薄弱的葡萄牙駐軍。1802年3月,皇家戰艦“傲慢”號(Arrogant)護送三艘載著英國軍隊的東印度公司船隻抵達伶仃洋,他們打算在澳門登陸。

19世紀初,為何“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成功佔領澳門?

“特選委員會”受到了驚嚇,他們告知船隊的指揮官,沒有澳門總督的批准決不能讓軍隊登陸澳門。

他們表示,這樣做絕不是在保護英國的利益,反而可能對其造成損害。於是,海軍與陸軍指揮官們上岸前去會見澳門總督,他們發現他已很久沒有收到來自果阿的命令了。總督說,這些事應該再等等。軍官們強調,在馬尼拉的西班牙人以及在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和法國人離澳門很近,但總督含糊其辭,堅決不直接回應這個問題。

同時,加爾各答收到了一份從歐洲傳來的錯誤的報告,其大意是法國與葡萄牙締結了一項和平協議。

英國在印度的總督馬癸士。韋爾斯利(Marques Wellesley)立即向澳門加派了兩艘戰船,只要在“特選委員會”看來不會破壞與中國的關係,他就授權軍隊以武力奪取澳門。在一封寄給澳門總督的信中,韋爾斯利要求駐留地在戰爭期間應立即交由英國管轄。

他繼續寫道:我日前已指示,英國軍隊的指揮官可使用其麾下的武力,向閣下提出和平交出澳門駐留地及其附屬地的條款。憑藉閣下的智慧與辨別能力,您定然瞭解對這個既定辦法的任何抵抗都沒有意義。閣下是正義仁慈之士,定不會使澳門百姓的生命與財產暴露在與大英軍隊毫無勝算的危險對抗之下。

19世紀初,為何“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成功佔領澳門?

因為“特選委員會”的反對,這封信並沒有送達澳門總督之手,但它說明葡萄牙人已開始反抗。

韋爾斯利十分清楚,一旦英國人控制了澳門,加上已經紮根澳門的英國巨大的商業利益,澳門將永遠不再屬於葡萄牙人。

沒有人比葡萄牙人更清楚這一點,他們後來知曉了韋爾斯利那封信的內容。葡萄牙總督孤注一擲,暗中向北京求助,請求皇帝將澳門置於其保護之下。然而北京對此沒有立即迴應。在葡萄牙人焦慮了兩個月後,來自檳榔嶼(Penang)的英國駐軍宣佈,歐洲停止了敵對行動[這與《亞眠和約》(the Peace of Amiens)的簽訂幾乎同時發生]。

因此,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一兵一卒登陸澳門便全體返航印度。

當兩位住在北京的葡籍神父(其中一位在欽天監工作)將葡萄牙人尋求保護的請求上呈給皇上時,北京還不知道澳門的這一幸運結局。嘉慶皇帝一開始感到很震驚,但來自廣州的兩廣總督認為英國人並無敵意,他諫言稱葡萄牙人誇大了危險。這激怒了嘉慶皇帝,他命令葡萄牙神父們不得干預政治。

北京的拒絕在廣州和澳門產生了不利於葡萄牙人的重要影響

,這出人意料地引發了這一時期最為重要的事件,英軍佔領了澳門。

19世紀初,為何“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成功佔領澳門?

韋爾斯利軍隊的離開並沒有使危機結束。

由於戰事的恢復看起來迫在眉睫,在韋爾斯利勳爵收到倫敦發出的要求他穩住全域性的指令之前,《亞眠和約》的條款竟然還沒在印度實施。澳門的情況也沒有發生變化。英國人隨時都可能再次尋求機會“保衛”澳門免受法國人與其在馬尼拉的盟友西班牙的進攻。

1807年10月,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軍隊在朱諾將軍的領導下入侵了葡萄牙,英國的機會來臨了。現在的印度總督是明託(Minto)勳爵,此時採取軍事行動的基本條件不像韋爾斯利時那麼困難了。一支英軍當即被派往澳門維護英國在中國的利益,同時這也是為了保護英國最古老盟友的駐留地。

1808年9月11日,英國海軍少將威廉,喥路唎(William Drury)率領300名士兵出現在澳門的洋麵。

對於葡萄牙人來說,儘管明託威脅的口氣並不強烈,但這一次的危機遠比1802年嚴重。英國在印度的總督明託與果阿的葡萄牙總督保持著通訊,後者顯然批准了英國的行動。這一切都是非常友好且恰當的,但麻煩的是,千里迢迢之外的葡萄牙大公們似乎沒有認識到澳葡當局的困境,英軍的到來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英國成為澳門實際上的統治者。

一旦英國實施統治,隨之而來的事實是,任何阻止其在之後某一時刻成為紙面上的統治者的努力,都將與政治和商業現實相違背。

19世紀初,為何“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成功佔領澳門?

在1802年那次向天朝皇帝不成功的求助中,澳門總督和議事會已就該問題使出了渾身解數,再向中國人尋求庇護只會導致葡萄牙的威信在中國人那裡盡失這一結果。此外,葡萄牙人不再擁有“特選委員會”的支援。考慮到嘉慶對葡萄牙人的外交冷落,加上在這個廣州官員態度“溫和”的時期裡英國人與中國官員間好得不同尋常的關係,“特選委員會”得出結論:當英國部隊登陸澳門時,中國人只會提出正式抗議。這便是喥路唎少將在抵達澳門時收到的建議。

英國人從葡萄牙本土帶來的嚴峻事實,讓那些住在澳門的葡萄牙人的處境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朱諾的人侵未受到多少抵抗;葡萄牙攝政王帶著全家逃往巴西;一個新政府成立了;葡萄牙人被徵人拿破崙的軍隊為其服務。[喥路唎和澳門總督都不知道自那以後法國人在葡萄牙的傲慢行為引發了一次國內暴動,也不知道阿瑟·韋爾斯利(Arthur Wellesley)爵士將率領英軍於幾周內前去救援。]

這一關鍵時期的澳門總督為花利亞(Bernardo Aleixo de LemosFaria),與往常一樣,他沒有收到來自果阿的命令。此外,喥路唎還沒收到葡萄牙總督授權英軍登陸的重要信件就抵達了澳門。澳門只有一些三流士兵,英軍正停在澳門的錨地,有權有勢的英國居民們正坐等澳門變成英國領地,法國就在不遠之處,澳門裡裡外外又都是中國人。

面對這樣的情形,總督能依靠的只剩智慧與運氣。

19世紀初,為何“韋爾斯利”的入侵部隊沒有成功佔領澳門?

他先用謊言提醒少將,稱澳葡當局與中國已締結條約,澳門已被置於中國政府的保護之下。

他還稱只有經過中國人同意後,外國軍隊才能進人澳門。對於喥路唎的保證,即此行是以保護澳門為目的的友善之舉,花利亞回信稱,他非常感謝英國的一片好心,但對像中國人那樣多疑的人來說,英軍的登陸對其盟國弊大於利。

緊接著他私下裡找到了香山縣丞,後者告訴他,澳門完全不需要英軍的保護,如果遭遇襲擊,澳門作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將獲得中國軍隊的保護。要讓英國人登陸,葡萄牙人就會收到中方的威脅。

喥路唎少將也對葡萄牙人發出威脅。

他告訴他們,如果葡萄牙人拒絕尊重他們與大不列顛的盟國關係,那麼他將得不以武力登陸澳門;如果中國人反對,其也將面對武力威脅。

這在澳門產生了反響,隨著形勢的惡化,人們的態度也變得更加強硬。

在一次氛圍激昂的會議上,議事會發誓,除非從他們的屍體上踏過,否則英軍休想進入澳門。人們拿出鏽跡斑斑的老舊火槍併為其上油,八旬老人們自告奮勇加入反抗,每座炮臺的人員配置也已安排妥當。

只有澳門大法官眉額帶歷(Miguel de Arriaga)建議謹慎行事,此人能夠較為精明地處理澳葡當局與中國的關係。

在他的建議下,葡萄牙人決定有條件地滿足英國的要求,條件之一是隻有葡萄牙的旗幟才可以被升起。火槍被收了起來,表面上的禮貌得以維持,爭執彷彿從來就沒有發生過,英軍被迎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