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作者:由 吉文說歷史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2-12-21

烏鴉的五行屬性是什麼

上帝的本體論存在不需要任何經驗限制,康德認為,唯一的途徑是抽離全部經驗存在,只能先驗地從純粹概念中推論出最高原因。以往上帝本體論證明的實質,就是排除一切經驗推論出最高的存在。

康德進一步認為,首先,絕對必然不一定推論出客觀之實在。以康德所舉三角形有三個角為例,並不是現實中真實存在一個三角形才能推論三角形的概念,而是三角形的概念推導不需要藉助現實個案。由此可知,必然存在與客觀實存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不可將其混淆。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其次,假設上帝存在是一個分析命題,謂詞“存在”並沒有給主詞增添任何意義,因為上帝的概念中本來就包含著上帝必然存在。

最後,康德認為上帝在經驗中是否真實存在值得商榷,如果想要對此理念賦予客觀性,則大大超出現實的邊界,沒有辦法在經驗中證明。上帝與經驗毫無關聯,因此任何用來形容上帝的所有現實的綜合命題都是一種僭越。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知識得以成立在於客觀經驗的給予,而人類沒有能力在經驗層面給予上帝任何屬性,所以只可以假設有一個高大全的上帝形象,但其實存性卻不可以堂而皇之的認可。

因此,康德將上帝的實在“復活”於道德世界中,上帝只能是信仰的物件而非知識的物件。康德並非想為上帝安排盛大的葬禮,他只是把上帝請出了知識領域而已。人類理性針對上帝的存在束手無策,也對證偽上帝存在毫無辦法,因為無法基於任何經驗性的現象予以分析。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傳統宇宙論的證明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時間上的先後,另一類是邏輯的次序。在第一批判中,康德認可由偶然性存在推匯出必然性存在的邏輯路徑。但是宇宙論證明則避免從概念層面論證上帝,調轉方向從世界的偶然存在物開始推論上帝的存在。

宇宙論證明保留著經驗存在與絕對必然最真實的聯絡,從已經存在的某物推論出上帝實存,萊布尼茨稱其為世界的偶然證明。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此種論證鮮活生動,在民智未開的中世紀以及近代歐洲擁有很強的解釋力。它放棄了在冰冷的邏輯推演中放射上帝的光芒,轉而在情感領域激勵人們的信仰。

事物的存在方式有兩種,偶然存在或必然存在。第一種存在需要滿足其存在的合理性,而非從先天概念入手,所以有著很強的經驗可控性。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康德認為宇宙論想證明存在為必然,而能滿足這一前提的就只能是最實在的存在,但是此概念正是本體論證明的核心。此處埋伏著一個前提即宇宙論承認本體論天生有效,否則宇宙論就無法成立。這樣這又回到了前述的思路,即從概念證明上帝存在。

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基於本體論證明的宇宙論證明同樣不可靠。經驗基礎之上的宇宙論證明,從現象走向必然的存在,但是經驗性在存在的屬性方面並沒有給予過多的內容。

康德的哲學:以宇宙論為本體論證明的核心,上帝不成立於客觀經驗

總而言之,宇宙論證明從偶然出發到必然,再到最終實存的演進,本身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從經驗推導上帝之存在,而是最後還是迴歸到概念證明的本體論證明的思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