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作者:由 愛軍歷史趣談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12

戰國全面戰爭怎麼稱帝

秦王政繼位時,秦國西面已吞併了巴、蜀、漢中;

南面越過宛城到達郢都,設定了南郡;

北面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

東至滎陽,並且吞滅了二週,在其故地設定三川郡。

嬴政掌權後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公元前236年,秦國先後攻取趙國閼與(山西和順)、河間(河北滄州下轄市)、安陽等地,漳水流域已為秦所佔有。

公元前234年,秦國建立雁門郡和雲中郡。

至此,秦國掃平天下之勢已經不可阻擋。

一、最後的補強,秦國滅韓【1:0】

1、疲秦之計?其實是大禮包

公元前230年開始,秦始皇掀起了掃平六國的宏大戰爭。

而這第一個目標,就是排在戰國七雄末位的韓國。

其實以這時候秦、韓兩國的實力差距,基本上沒有任何懸念。

為了直觀一點,請看圖: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秦、韓實力對比

這樣的實力對比和地理距離,對於韓國而言,“躺平”是不是最好的策略?

就這局面,你韓惠王還能逆襲咋的?

韓惠王:我覺得我還可以挽救一下~

還別說,人的潛力是無窮的,當了萬年配角的韓國在這局勢日趨明朗的戰國末期,硬生生為自己增添了一些戲份。

公元前246年,韓惠王為了拖延秦國進攻的時間,使出一招“疲秦之計”——-安排工程師鄭國入秦,為秦國修建一條灌溉水渠,史稱“

鄭國渠

”。

這條計策的初衷是讓秦國在這項工程上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其沒有精力來對付韓國。

從道理上來看,韓惠王的打算沒啥毛病。鄭國渠這樣的大型工程,即使是以秦國的國力也不能等閒視之。

事實上,“疲秦之計”在短期內確實起到了效果。

在鄭國渠修建的大約十年時間內,秦國沒有對韓國發動大規模的進攻。

但是從古至今,大型的水利工程,一旦完工,那效果只有八個字: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鄭國渠幾乎改變了整個關中的農業潛力,大量的鹽鹼地經過灌溉變成沃野。韓惠王的這招“疲秦之計”,卻幫助秦國完成了最後的補強。

正如鄭國所言,修建鄭國渠不過是幫韓國續幾年命而已,可對於秦國、對於關中卻是遺澤無窮。

不僅僅是秦國,甚至後面的秦、漢都享受到了鄭國渠的紅利。

《漢書·溝洫志》: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鄭國渠

後來鄭國的身份曝光,並沒有影響鄭國渠的工程進度,嬴政依然讓他安安心心地把水渠修完。

不過由此卻引出了另外一件事——-“逐客令”。

2、李斯登場——-諫逐客書

嬴政認為這些外來的客卿都心思各異,關鍵時刻靠不住,於是就打算將這些客卿全部趕出秦國。

然後就是李斯一篇洋洋灑灑的《諫逐客書》,痛陳利弊,勸說嬴政收回成命。而李斯也因為這一篇雄文名聲大噪,受到重用,逐步走上人生巔峰。

但各位細想一下,會不會覺得“逐客令”這件事相對於秦始皇的段位而言,有些太low了?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能夠和歷代秦王組成黃金CP的,幾乎都來自於六國。

商鞅、張儀、范雎、魏冉、呂不韋等等。

難道這些嬴政會不知道嗎?

如此欠缺考慮的命令,會出自“秦皇”之口嗎?

即使是幼年期的秦始皇,段位也不可能是青銅吧?況且楚、趙、魏、韓等國的外戚勢力在秦國紮根一百多年,僅僅憑藉一封“逐客令”又哪裡能清除得乾淨?

所以小步推測,

“逐客令”更像是嬴政的一種試探和表態。

一是清除呂不韋的殘餘勢力。

呂不韋擔任秦國相邦期間,大肆招攬門客,麾下來自六國的奇人異士很多,這股力量不可小覷。

在扳倒呂不韋之後,殘留在秦國國內的這些門客自然讓嬴政如芒在背,藉著鄭國這件事的契機,將他們驅逐出去。

二是對秦國本土勢力的表態和安撫。

對於年少卻有大志的嬴政來說,秦國本土產出的軍事將領,才是將來掃平六國可以依靠的基本盤。

嬴政弄這一出“逐客令”,就是向秦國本土大族發出一種訊號:

我嬴政真正信任的始終是秦國自己人,將來一定會重用你們的。

由此看來,嬴政的“逐客令”並不是單純的因為鄭國事件引發的憤怒,更像是一場“秀”。

至於說把六國客卿趕走會不會對秦國造成損失,其實並不用擔心。從秦始皇在掃平六國時期的表現來看,只要是對他一統天下有利的建議,嬴政都會全盤接受。

於是,李斯一丟擲《諫逐客書》,嬴政就立即改弦更張,繼續重用各國之人。

如此表現,你敢說嬴政心裡會沒有一杆秤?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李斯憑藉《諫逐客書》崛起

3、秦國滅韓

鄭國渠修成之後,秦國完成了最後的補強,接下來秦始皇就要啟動秦國這臺已經養精蓄銳多年的戰爭機器了。

按照先清小怪再推塔的戰略,秦國的第一個目標毫無懸念就是韓國。

韓:我連個塔都算不上?

公元前231年,嬴政派內史騰去接收了韓國在南陽的土地。

之前韓國經過秦國多年的蠶食,基本上就剩下兩片,南陽一片,潁川一片。

現在好了,南陽已經姓了秦,韓王手中的產權證八成是保不住了。

順帶說一句,內史騰這哥們不姓“內”,人家名字叫“騰”,姓啥不知道,擔任的職務是內史,因此叫內史騰。

內史騰:我謝謝你哈,還特意強調我不姓“內”

轉過年來,就是這個內史騰從南陽發兵,生擒韓王安,置潁川郡。

韓國,涼。

《秦始皇本紀》:十六年九月,發卒受地韓南陽假守騰。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

從歷史上來看,內史騰這個人絕對不能算是征戰四方的猛將,反而更像是個牧守一方的郡守。

可就是這個武力值不超過70的人,帶著一部偏師,就把韓國給搞定了。

難度不要太低!

總而言之,這第一個葫蘆娃算是到了煉丹爐裡面了。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秦始皇:先收一個

二、趙國苟延殘喘【2:0】

1、讓秦國焦頭爛額的李牧

如果說秦國滅韓是三個指頭捏田螺——-十拿九穩,那麼嬴政的第二個目標趙國的攻略難度就兩個字形容:

難搞!

按照我們的印象流,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一錘定音的大決戰,趙國在這一戰被白起打斷了脊樑骨,從此再也構不成威脅。

可實際過程並不是這樣。

在長平之戰後的三十年中,趙國向天下展現了什麼叫做血性和韌性,硬生生地從最艱難的時刻挺了過來。

不僅國力有所恢復,而且擁有了戰國四大名將中最後出場的一位——-李牧。

在李牧的運籌帷幄之下,趙國在“

肥之戰

”、“

番吾之戰

”接連重創秦國,損失在十萬人以上。趙國的堅韌讓嬴政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

李牧也因為彪炳的戰績獲得封號【武安君】,是的,和蘇秦、白起一樣的武安君。

也不知道是不是獲得這個封號需要獻祭壽命?

蘇秦遇刺,白起自刎而亡,李牧也沒能逃脫這個怪圈。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將李牧給“咔嚓”了。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李牧:我也是封號鬥羅!

2、趙國僅剩下代郡

李牧死,趙國亡!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趙國遭遇旱災,原本就是短板的糧食生產更是雪上加霜。

而財大氣粗的秦國在滅韓之後,趁著趙國缺糧虛弱,馬不停蹄地發起了滅趙之戰。

對待趙國可不能向對待韓國那樣隨意了,秦國派出了同樣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王翦出征,而趙國則派出李牧抗衡。

果然,能對抗封號鬥羅的,只有封號鬥羅。

秦軍北線穿越“太行八陘”的井陘,南線則從河內出兵,從南北兩個大方向對趙國的邯鄲形成戰略夾擊。

而李牧則成了趙國最後的希望,堅守防線和秦軍對峙。

上文所說的離間計就發生在這時候,趙王自毀長城的舉動讓趙軍士卒軍心崩潰,這個時候又拿什麼來阻擋秦國的王翦呢?

公元前228年,王翦攻破邯鄲。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秦國從南北兩個方向包圍邯鄲

雖然趙國的公子嘉逃到北方的代郡,又將趙國的名號延續了幾年,直到公元前222年才被滅。

但隨著邯鄲的丟失,趙國絕大部分領土都被納入秦國版圖,代郡真的只能算是個象徵意義。因此小步採用的版本是趙國亡於公元前228年。

趙國,涼!

第二個葫蘆娃也進了煉丹爐。

三、秦國攻魏,水淹大梁【3:0】

1、堅固的大梁,魏國的底氣所在

當年“桃園三結義”的三兄弟,如今已經走了倆,僅剩的魏國悲憤莫名:

二弟、三弟,我會為你們報仇的!來吧,秦國,我魏國與你決一死戰!

魏國:喂喂,你別亂加臺詞啊,我可沒那個意思~

秦國和魏國這一場決戰,雙方的兵力對比大約是45萬vs 45萬,賬面上看起來旗鼓相當,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

魏國的國土分佈在黃河兩岸,由於趙國沒能挺過公元前228年,所以秦國在滅趙之後,已經有條件從邯鄲向魏國發起進攻。

不過秦國卻沒有立即對魏國動手。

在之後的公元前227-226年,大將王翦率領秦軍向燕國發起猛攻,奪下了薊城,將燕王趕去了遼東。

從魏國的視角來看,秦國這幾年的進攻重心放在了北方,先攻趙,再攻燕,進攻路線很清晰。作為弱勢一方的魏國,很自然地會在黃河以北屯集重兵防禦。

屯了多少人呢?差不多40萬。

也就是說,魏國百分之九十的兵力都放在了黃河以北。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魏國將重兵屯於北方防線

這也太大意了吧?

魏國的都城大梁可是在黃河以南,秦國完全有可能從其他方向進攻啊!

並不怪魏國做出如此失衡的兵力部署,有兩個原因:

一是剛才說的,這幾年王翦的主力一直在北方,魏國的注意力自然會被吸引過去。

第二個原因,恐怕就是魏國對於都城大梁防禦能力的自信了。

當初“三家分晉”的時候,魏國的都城是在河東的安邑。

後來由於魏國將戰略重心放在中原地區的擴張上,都城就從安邑遷到了大梁。

搬家之後,地方是寬敞了,可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大梁地處中原,四周無險可守,容易遭受攻擊。

怎麼辦?也好辦!

既然沒有天然的地理優勢,那就提升大梁的城池防禦。

於是在之後的一百多年中,魏國對大梁的城牆和防禦工事不斷進行完善和加固,使得大梁的防禦能力越來越驚人。

而且為了防備秦國進攻,魏國早早地在大梁城內囤積了海量的糧食,倉庫和百姓家裡都儲備了能吃很長時間的食物,足以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守城戰。

在古代戰爭中,硬碰硬地進行攻城戰其實是下下策,進攻一方就算最後拿下城池,士卒傷亡和資源消耗都會是天文數字。

所以我們會在影視劇中看到無數智取城池的故事,有的圍三缺一、有的調虎離山、有的裡應外合、有的圍點打援。

總之一句話,

但凡能智取,就絕不強攻。

像大梁這種級別的重城,城高牆厚,人口兵源眾多,物資儲備充足,幾乎不存在任何短板。

想要正面攻破這樣的防禦,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魏國根本不懼秦國進攻大梁。

而這一點,就是魏國敢於將絕大部分兵力放在黃河以北的底氣所在。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大梁城防禦力驚人

2、王賁攻側翼,水淹大梁

秦國在北方的主力由王翦統率,在滅了趙國之後,王翦帶著人一路向東北方向挺近,拿下了燕國的薊城,燕王拖家帶口逃往遼東。

這在戰國時期,基本上已經到了世界邊緣了。

之後,王翦沒有窮追猛打,而是帶著主力南下,做出一副進攻魏國的態勢。而魏國當然也要在黃河以北擺開陣勢,阻擋秦軍南下。

如果王翦直接南下和魏軍槓上,那麼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長平之戰的局面:雙方几十萬大軍對峙,黃河以南的大梁可以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

單說糧食儲備,魏國絕對比當年長平的趙國能耗。

而且不同於長平之戰秦、趙單挑的局面,這次戰場如果放在華北平原,那麼北方代郡的趙王嘉,在遼東的燕王,還有東邊的齊國會不會對秦軍圍攻,這都是未知的風險。

所以這一次秦國選擇了更有技巧的戰術,由王翦的兒子王賁帶人從南線迂迴,迅速將大梁城周邊的魏國城池拿下,隨後將大梁團團圍住。

此時大梁城內的魏軍有多少人呢?5萬。

圍城的秦軍有多少人呢?20多萬。

攻防人數比超過4:1,這一仗可以打!

原本總人數差不多的秦、魏兩軍,被王賁這一招“釜底抽薪”打破了均衡。秦軍分出一部分兵力,藉助黃河天險,將魏軍主力牽制在了黃河以北。

而在大梁城的區域性區域,秦軍形成了絕對優勢。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王賁:大家好,我爸叫王翦

剩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只要能夠拿下大梁城,魏國基本上就涼涼。

到時候在黃河以北的魏軍失去後勤補給,將變成無根浮萍,自然不足為慮。

可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城高牆厚的大梁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拿下的。

城中有5萬守軍,還有充足的糧草儲備,這樣的城池用膝蓋去想也知道必定是塊硬骨頭。

果不其然,縱橫天下的秦軍一頭撞在了大梁城的銅牆鐵壁之上。激烈的攻城戰打了一個多月,秦軍毫無進展,士卒損失慘重。

訊息傳回咸陽,哪怕嬴政再自信,也知道仗不能這樣打下去了。

再這麼硬拼,就算拿下大梁城,秦軍也要去掉半條命,到時候拿頭去和齊國、楚國打?

值得慶幸的是,之前有一位縱橫家名叫蘇代,是我們熟悉的蘇秦的弟弟,他曾經提出過一個戰術建議。

蘇代認為大梁城所處的地勢較低,北面挨著黃河,魏國後來又開鑿了一條人工運河---鴻溝。這些水系一方面提供了天然的防禦,另一方面也讓大梁城的交通運輸更加便利。

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敵人使用水攻,那大梁城能不能頂得住呢?

這個戰術設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得到驗證,或者說沒有人有能力去驗證,所以一直停留在紙面上。

而對於志在掃平六國的嬴政來說,蘇代的這一設想當然早就被收錄進秦國的資料庫。現在秦軍被擋在大梁城下,嬴政打算實施水攻之策。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

史書寫得很明白,一個“河”,一個“溝”,是指黃河與鴻溝。王賁來個“水漫金山”,引黃河之水將大梁給淹了。

堅固的大梁城牆當然不會水一泡就倒,但也做不到防水密封,水還是可以流進去的。

所以大梁城內到處都是“海景房”。

3:0,秦國上演帽子戲法,趙、魏、韓終究沒能重現晉國的輝煌!

水淹大梁

“水淹大梁”真正的厲害之處,不在於對城牆的傷害,而是針對大梁城裡的物資和人員。

城牆短時間內不怕水,可糧食受了潮,又能存放幾天呢?

儲存的糧食再多,發黴了又怎麼吃呢?

房子裡面都是水,又如何生火做飯呢?

人長時間泡在水裡,會不會生病呢?又會不會傳染呢?

用一句專業一點的話來概括,“水淹大梁”之策削弱了大梁的戰爭潛力。

將原本可以堅持幾年的魏國都城,削弱到只能堅持幾個月了。

三個月之後,大梁城破,魏國,涼。

至此,趙、魏、韓的“三晉”家族被秦國整整齊齊打包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