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

漢正街文化在近代百年響噹噹|讀+

作者:由 長江日報 發表于 歷史日期:2023-01-26

輪船仿照什麼做的

改革開放之初有句順口溜——“對外開放看深圳,對內搞活看漢正街”。“漢正街模式”是當時我國三大制度創新之一,另外兩個是“首鋼模式”“小崗村模式”。

“漢口漢正街”是武漢的文化大IP,不只是這四十年。在紀念《人民日報》社論《漢正街小商品市場的經驗值得重視》發表40週年之際,武漢市社會科學院、漢正街道辦事處邀請了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英,深入解讀“近代漢口的商業與商人”。

漢正街文化在近代百年響噹噹|讀+

朱英教授。

在正位於漢正街的武漢跨境電商服務資源中心內講“漢正街的近代歷史”,朱英教授認為“非常契合”。

商業浪潮讓漢口後來者居上

武漢是由三鎮組成的,如果追溯歷史,會發現三鎮中發展最早的是漢陽。諸多悠久歷史文化遺蹟在漢陽也可見端倪。武昌是重要的軍事重鎮,因此發展也很早。

三鎮中,漢口的發展反而較晚,但是卻後來者居上。因為漢口“不走尋常路”,它的發展並不是沿襲傳統的模式。朱英介紹,與國外很多城市的發展模式不同,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歷史上都是“以農立國”,“重農抑商”既是政策也是社會潮流,經濟並非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途徑,反而和政治軍事更有關係。但是到了近代,情況發生很大變化,中國和世界市場建立了密切聯絡,開始出現有因“商”而興的城市。漢口地位急劇提升,成為三鎮最重要、最繁華的區域。

當時全國最著名、最重要的兩個城市就是上海和漢口。“這兩個城市很相似,上海今天是直轄市,長三角中心城市,但在很長的時間裡,上海的政治地位一點都不高,只是‘上海縣’,隸屬於江蘇。清朝時期,兩江總督在南京,巡撫在蘇州。蘇州、杭州都非常發達,出了很多官宦和狀元,上海只被稱為‘小蘇州’。無論從什麼方面來說,上海都不算什麼。”

漢口的發展較之上海稍晚一些。如果說,上海是近代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中心,那麼漢口就是全國轉口貿易的中心。無論是進口商品轉向全國各地,還是全國商品轉出去,漢口都是必經之路。

那時候,運貨主要走水路,這就讓上海、漢口顯得越發重要。最初長江航運到宜昌為止,因為宜昌再往上走是三峽“天險”。外國來的是輪船,可不是小船,從來沒有輪船能抵達重慶的。外國商人為了推銷商品,不斷冒險,最後還真就有輪船到達了重慶。

這樣一來,整個長江貫通了。而武漢的漢水把西邊幾個重要省份也連線起來了。於是,漢口乃至武漢擁有了中國獨一無二的區位條件。

當時,國外最著名的銀行在漢口設有分行,各國在漢口設領事館,漢口聚集了很多外國人。國外對漢口有各種溢美之詞,比較著名的是美國人稱漢口是“東方芝加哥”。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長江流域是最早直面西方商業文明挑戰的區域,長江沿岸的上海和漢口推動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最終形成了一條商業線路,更是一條文化線路。

辛亥革命能成功應記“漢口商人”一功

中國近代“商會”誕生之前,明清時期形成了十大“商幫”,比如晉商、徽商、潮商勢力很大、影響很深遠,但商幫到了近代慢慢衰落,這是因為近代有新式的金融機構,而票號跟銀行相比落後許多。

清王朝在最後的十年進行改革,史學界稱為“清末新政”。清政府推行各項新政措施,實施獎勵工商、振興實業的新政策,各省商會得以正式誕生。中國傳統社會地位排序為“士農工商”,“商”是“四民之末”。可這一次,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重商”,商人一下子從“四民之末”躍為“四民之首”。

最早成立的商會在上海——上海商務總會。1907年,漢口商務總會成立;1916年,又升級為湖北省漢口總商會。各地商會誕生之後,商界有識之士又意識到應該使“會與會聯合而成大會”。1907年和1909年上海商會兩次發起召開的商會討論會,都曾商議此事,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民國建立後,上海、漢口商會繼續推動華商聯合會的成立,並於1912年在全國臨時工商會議舉行期間接連召集商會代表商討相關事宜,通過了全國商會聯合會章程,呈請工商部批准立案,終於讓全國性商會組織得以正式成立。

這個過程中,上海總商會的王一亭和漢口商務總會的宋煒臣、盛炳記擔負了發起、倡導、聯絡、籌劃等作用。商會最早的領導人就是漢口人、上海人,後來是由漢口、北京、天津等清末民初幾個最主要商會領導人輪流當,可見漢口地位有多重要。

“漢口商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成績就是辛亥革命。”朱英介紹,武昌起義之前,全國商人沒有公開支援革命的,因為公開支援意味著要被殺頭。但武昌起義一爆發,武漢三鎮商人尤其是實力雄厚的漢口商人,卻旗幟鮮明地支援革命黨。

當時革命政府為了獲得民眾支援,成立之初宣佈免除苛捐雜稅,受到商人們的歡迎。但這樣一來,革命政府沒錢了,難以為繼。商會於是發出號召,讓各行各業商人給予支援。這個說法有統計資料支援,當時湖北軍政府財政最大的支援來源是商會。

武昌起義勝利後,清王朝派出清軍南下鎮壓起義的革命軍,湖北革命黨人誓死保衛武漢,這場“武漢保衛戰”持續40余天。漢口商人負擔起了革命軍的後勤,還組織了“商團”這樣的軍事武裝,直接上前線去打仗。

“辛亥革命當中,漢口商人貢獻很大。”朱英說,漢口商人遭受的損失也是極其沉重的。因為兩軍交戰,從實力來說,革命軍的兵力、裝備等各方面都比清軍要弱。本來最初戰鬥不在漢口市區,但戰況不利,革命黨人中最善作戰的統帥黃興堅持了一段時間還是不行,革命軍不得不退守市區滿春茶園。清軍開始放火燒城,漢口最繁華的地區變成一片火海,漢口繁華的商業街市損失慘重,漢口商人遭受重創,元氣大傷。所以孫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之後兩次來到武漢,在很多演講中對漢口高度評價。

走向全國的漢口商人,不在少數

武漢因商而興,武漢的商業地位全國公認。“武漢最著名的商品行業是什麼、最著名的商人是誰,大家似乎說不上來。在漢口商人中,有一些在本地非常著名,但沒到海內外都知曉的地步。”據朱英觀察,比較集中的說法是,走出去的漢口商人比較少。

朱英教授說起了自己的經歷。最早去臺灣時,他發現很多老兵寫信回來時提到漢口都會寫“漢口市”而不是“武漢市”,因為他們的記憶還停留在“漢口市”,習慣了。這也側面說明了漢口的地位。

“漢口之所以給人如此深刻的印象,就是因為商業。”朱英說,說起“漢口商人”,如果追溯他們的祖籍,會發現他們很多不是本地人。“商業發展起來的都市,基本上都是移民。”這就像上海一樣,因商而興,來自廣東、福建、山東的人去往上海做生意,而到漢口做生意的多為周圍省市的人口。

他們紮根下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了;再後來,就是以武漢為家鄉。所以在朱英看來,批評“漢口商人不走出漢口、不走向全國”完全站不住腳。“在這些商人看來,我們來到漢口,就已經‘走出來’了。他們走出了自己的家鄉,來到了漢口。漢口也很好發展,他的目的地就是這裡。所以說漢口商人沒有開拓精神,沒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是脫離歷史情境的一種苛求,不要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商人。”

“勸業會”也是“敢為人先”的體現

武漢商人有一個顯著優點,那就是“包容,透過正當競爭發展”,要知道,這也是“敢為人先”的體現,因為“競爭”是與傳統守舊觀念迥然相異的新思想。

朱英介紹,會館也好,行會也好,傳統的工商組織都不是支援競爭的。而在近代,武漢舉辦了“勸業會”,類似於“展銷會”“博覽會”,是清末湖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地方性商品賽會,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在武漢,大家基本都知道“勸業場”這個地點,它有著沉甸甸的歷史。說到這裡,朱英專門提到了作出卓越貢獻的張之洞,“對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應該高度重視”。

對於武漢的工商業者來說,舉辦勸業獎進會的主要目的,是想改良國貨。因為他們認識到歐美強國幾乎“無國無會,無年無會,而賽會遂為實業競爭上之一重要機關”,要是中國沒有競爭之策,等於是自我放棄。舉辦賽會,就是提供一個競爭的舞臺。

武漢勸業獎進會雖然是地方性質的,但陳列的賽品來自全國各地。朱英從蘇州市檔案館中曾查到了一份公函,是湖北勸業會寫給江蘇農工商務局的,內容介紹了武漢勸業獎進會,請該局如果有優美品物,就運到獎進會陳賽。

陳列展品有多豐富?湖北兵工廠的軍械、陸軍工廠的洋式皮靴、武昌製革廠的洋式皮箱等等,一位來自日本歸國者參觀之後,誇勸業獎進會“五光十色,爭炫吾目,回想十年以前之景象,其相去若天淵”。

勸業獎進會讓武漢商人愛上了競爭。章程規定,凡出品中有新發明物品,仿照外國物品,改良土貨物品,以及獨出意匠物品,那麼經過審查,分別賞一等賞牌、二等賞牌、三等賞牌及獎賞執照,以示鼓勵。

打破墨守陳規的陋習,鼓勵創新與競爭,取代固步自封和限制競爭的種種行規,這一變化,根本說來是傳統經濟價值觀被顛覆了。經過這種轉變,武漢商人不再主要依靠行規壟斷市場和技術來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是用自由競爭、不斷創新追趕世界潮流。

(長江日報記者秦孟婷)

【編輯:張靖】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